假冒偽劣食品屢禁不絕
【食安中國網訊】 近日,黃島法院審結一批包括生產、銷售“過期啤酒”“無根豆芽”、“地溝油”等偽劣產品案,最高罰款達到40萬元。
為何假冒偽劣造假食品屢禁不絕?對于市場上大量的食品造假、以次充好,有人說,市場是怎么管理的?監管部門是怎么管的?這個觀點我以前也一直有相同類似的看法。但我轉念又想,經濟學家每天都跟我們說,現在是市場經濟,有問題找市場!可是,市場都亂了,你讓消費者去找誰?
中國正在努力健全和維護法律的尊嚴,正在逐步建立市場經濟下需要的監管手段,但是,中國的市場經濟機制還很弱小,尤其是監管力度還很缺乏強力手腕;還由于食品銷售本身這個行業既龐大又分散,當國民素質低下的時候,當國民無道德約束的時候,僅僅依靠所謂的市場監管,無論如何是無法全部監管到的。
每一次食品問題發生的背后,幾乎都纏繞著利益糾葛。唯利是圖的企業顯然沒有“道德血液”在流淌,大把的“添加劑”也在不斷傷害民眾的健康和感情。食品安全一直是一個世界難題,所幸國家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問題。解決假冒偽劣產品問題刻不容緩。
如果您想隨時隨地了解更多關于食品相關新聞、食品安全事件及食品安全常識等內容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cnfoodsafety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7)維護食品安全 重塑民眾消費信心
- (2014-06-17)消費者對食品安全關注度攀升
- (2014-08-07)購買問題食品 保險公司或可賠付
- (2014-09-03)“假月餅”賣村民,食品安全如何與健康同行
- (2014-09-05)個人送檢食品障礙待解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