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今后從百旺城出來的農產品都有專屬溯源碼
10月22日清晨,如往常一樣,陸續有裝載農產品的小貨車從三水區百旺城市場駛出,把農產品運送到城區、鎮街的每一個市場。與以往不同的是,從百旺城市場批發出的每一批次、每一種類農產品,都有了專屬的溯源二維碼。百旺城市場是三水區“食品安全星級市場”之一,也是區食用農產品追溯批發市場試點。
近日,三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各鎮(街道)分局、市技術標準院組成驗收組,對區內申報創建區級“食品安全星級市場”的農貿市場進行驗收,全區共16家農貿市場成功創建“食品安全星級市場”。相比普通農貿市場,“食品安全星級市場”重點在二維碼溯源管理、市場快檢室升級、檔口提升改造等“10個一”方面下了狠功夫,實現了市民人人隨手可查商品檢測、商家信息。
在百旺城內的朱寶坤菜檔內,檔主忙著處理客戶要的蔬菜,上磅、打包、裝車……流程與往常無異,只是從今年9月開始,磅重的稱換成了具有出具二維碼功能的追溯智能稱。
只見蔬菜上磅后,檔主在追溯智能稱上輸入蔬菜的品類、單價,按下打印鍵,一張有二維碼的小票便從稱上打印出來。這張可不是普通的小票,小票上面的二維碼蘊藏了每一批蔬菜的產地信息、批發商信息、數量、檢測信息等,只需要掃一掃二維碼,便能把這些關鍵食品安全信息一一了解。
每一個從百旺城批發農產品的商販,提貨時都必須要取走該二維碼小票,然后提交到銷售點的農貿市場管理方。這是三水區食用農產品追溯批發市場的“一品一碼”可追溯機制。
三水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市場安全監管科科長陳常曉說,市場管理方收集了二維碼之后,便會通過系統自動錄入每一檔商家、每一批農產品的溯源信息,全面掌握農產品的檢測情況。過去,銷售類農貿市場未能掌握批發市場檢測情況,容易造成重復檢測、多次檢測的情況。
百旺城是全區唯一一個大型批發市場,今年,三水創建食用農產品追溯批發市場,以百旺城批發市場為試點單位,實施可追溯批發市場提升工程,加強對批發市場的準入管理,嚴格控制進場農產品的品質。
百旺城建立了進場農產品準入機制,從固定檔口的商家,到不定期、不定點擺放的商販,市場都全面登記了商家及農產品信息,把進場農產品的種類、數量、生產單位、檢測等信息上傳到溯源管理平臺,實現上游可追溯。
“即使是流動商販,只要掃一掃二維碼,他銷售的農產品是出自哪塊田都能查詢到。”三水百旺城市場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覃斌說。在溯源管理系統建設上,百旺城引入了42把追溯智能稱,其中37把供固定檔口的商家使用,5把供流動商販使用。追溯智能稱已經連通了溯源管理平臺,能獲取商家、農產品信息,為對應批次的農產品生成溯源二維碼。
市民在“星級市場”隨手可查食品安全信息
二維碼溯源管理系統建設是三水區“食品安全星級市場”考核的硬指標之一。“不斷升級溯源管理體系,是為了讓食品安全信息更規范、更透明,讓普通百姓都能隨手查詢到食品安全信息。”陳常曉說。
三水推動市場創建“食品安全星級市場”過程中,推廣使用溯源二維碼,利用“一戶一碼”技術,對試點農貿市場內的每個經營檔口配置一個專屬二維碼,與區食品抽檢溯源大數據管理平臺對接,把經營戶信息、進貨渠道、檢驗結果等記錄到這個追溯二維碼中。消費者通過掃二維碼就可查閱農產品相關信息,實現食品市場農產品全過程的追溯。
筆者走訪了百旺城市場、商業城市場,“一戶一碼”已經覆蓋了全部商家,每一個檔口都重新設置了統一的門頭,門頭上有商家二維碼和食品安全宣傳圖標。如百旺城的批發區內,原來的檔口并沒有招牌,在升級改造后,不僅每個檔口都有了顯眼的招牌,還掛上了信息公示欄,經營者姓名、聯系方式、經營品種、營業執照、食品安全“一檔一碼”的信息都公示在上。
在商業城市場銷售區域的人流密集處,添置了一臺設備——農產品溯源電子信息公示查詢終端機,碩大的觸屏查詢機器讓市場增添了些現代感。終端機連通了三水區食品安全公示系統,市民可以在系統內查詢農產品的抽檢信息、溯源信息等資料,了解自己買的產品是否安全。
商業城市場運營方、三水粵三房產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健強說,在改造之前,市民更多只能通過檔口里掛出的證照了解到簡單的商家信息,未能查詢到每一批次農產品的檢測情況,現在有了“一戶一碼”、農產品溯源電子信息公示查詢終端機,市民隨手就可以查詢到購買商品的質量情況,讓市民更安心、更放心。
“互聯網+”
整合快檢、溯源和監管三大平臺
全區共16家“食品安全星級市場”覆蓋了西南、云東海、樂平、蘆苞、大塘、南山等鎮街,為市民掌握食品安全信息提供了更多便利。事實上,打造“食品安全星級市場”是2018年三水區政府十件民生實事“品質食品 放心市場”重點工作內容之一。
“品質食品 放心市場”工程以“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搭建具備食品安全快檢、溯源和日常監管三大數據管理的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通過開展“放心農產品市場和食堂”“智慧協管”“食品安全一店一碼”重點工程建設,著力解決三水區食品安全監管工作中存在的食品安全溯源體系不完整、監管力量不足、社會參與度不夠等問題。
目前,“品質食品 放心市場”工程建設工作穩步推進中。其中,打造“放心農產品市場和食堂”方面,已完成1個食用農產品追溯批發市場、16個流通環節“食品安全星級市場”、1個國家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個市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6個區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180個餐飲服務單位快檢室的建設和驗收工作。
“智慧協管”方面,于8月初正式開始運行智慧協管系統,依托全區66個村居198名食品安全主任、協管員和信息員,以及10名專業巡查員力量,目前共完成協管任務1893單。“食品安全一店一碼”方面,在西南街道、白坭鎮3000余家食品經營單位試點推行的基礎上,向其他鎮街全面推開。
陳常曉說,“食品安全星級市場”的建設主要依托三水多年來逐步建立起的食品安全檢測體系,為溯源平臺建設和信息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現在通過“互聯網+”技術,讓安全快檢、溯源和日常監管三大板塊實現了有機整合,進一步完善了區內食品安全體系。
■鏈接
三水區“食品安全星級農貿市場”“10個一”
一個升級的食品安全快檢室:快檢室增加一臺農產品多功能快檢設備,自行上傳檢測數據至三水食品抽檢管理平臺。
一戶一碼:每一個檔口門頭上有二維碼和食品安全宣傳圖標。
一個食品安全管理員:每個市場設置一個專職或兼職食品安全管理員,安排專人負責溯源管理。
一套完整的食品安全檔案:包括相關制度和記錄等內容。
一個公示欄:醒目位置設立公示欄,公布食品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抽樣檢驗結果以及不合格產品處理結果、投訴舉報電話等信息。
一臺農產品溯源電子信息公示查詢終端機:市民可直接查詢農產品質量安全相關信息。
一個攝像頭:檢測室內設置統一品牌監控攝像頭并可接入區監管平臺。
一批合格的熟食檔口:燒臘熟食櫥窗采用透明玻璃封面,配有預進間,售賣間必須配置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設施。
一套三防設施:市場內設有公共防蠅、防鼠、防塵設施,每50平方米經營區域至少設有1—2個清潔箱(桶)和一個滅蠅燈。
一份承諾:經營戶簽訂規范格式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協議”和“安全生產承諾書”。
統籌:王伯樂 撰文:梁楚欣 毛潔嘉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8-07-20)上半年全國主要農產品例行監測合格率達97.1%
- (2018-07-27)沙市為市民免費檢測蔬菜農殘 為市民詳解選購農產品的技巧
- (2018-08-07)江門農產品質量安全創建成效顯著 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
- (2018-08-23)如何去除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家有妙招要知道
- (2018-10-17)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科普活動在肥啟動 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