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證來“坐專車” 服務直通企業門
- 新聞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許昌市開發區篇
- 許可證來“坐專車” 服務直通企業門
- ——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區分局“送證上門”暖企心
(柴占陽 馬帥)“真沒想到能這么快領到許可證,為你們的熱忱服務點贊!”2025年6月13日,當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區分局局長蔣紅杰將嶄新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遞到許昌富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手中時,企業方難掩激動。這張跨越窗口、直達企業的許可證,成為該分局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便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的生動注腳。
服務前移,解憂紓困暖人心
近日,富森生物科技公司因業務擴展需辦理主體業態為集中用餐單位食堂的食品經營許可證。面對陌生的申請流程,加之企業負責人行動不便的實際困難,前往窗口辦理面臨現實阻礙。開發區分局窗口工作人員敏銳捕捉到這一特殊需求,迅速啟動“務實、高效、便民、服務”響應機制,第一時間完成受理、審核與登記全流程,以最優服務化解企業燃眉之急。
“專車”送證,跑出服務加速度
從窗口受理到證件送達,開發區分局展現高效執行力。僅隔數日,蔣紅杰局長便帶隊將辦結的許可證送抵企業。“送證上門不僅節省了企業時間成本,更重要的是傳遞了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誠意和溫度。”蔣紅杰表示。企業負責人反復端詳證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機制護航,便民承諾再升級
富森生物的案例并非孤例。2025年以來,開發區分局主動重塑服務理念,持續細化服務顆粒度;
聚焦續辦、急辦事項及特殊群體需求,建立“送證上門”響應清單;
踐行“點對點解決難題、一對一精準入戶”服務模式;
將“最多跑一次”從承諾升級為可觸達的現實體驗。
“從‘坐等審批 ’到‘ 上門服務’,本質是政府職能向服務型的深度轉變。”該分局相關負責人強調。這一轉變正悄然重塑開發區營商環境土壤——企業得以輕裝前行,將更多精力投入創新與發展。
本刊記者在這里看到,一張許可證的“旅程”之變,折射出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清晰脈動。當政務服務不再固守柜臺后的程式化應答,而是帶著溫度與效率主動抵達需求現場,其意義已遠超流程優化本身——它重新定義了“最后一公里”的內涵,將制度善意轉化為市場主體可感可知的發展信心。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區分局以躬身之姿,為深化“放管服”改革寫下溫暖注腳,也為各地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服務力即競爭力”的實踐樣本。未來如何將個案探索固化為長效制度,持續擴大惠企覆蓋面,值得期待!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