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沃土在鶴壁 賦能新質生產力
新聞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鶴壁市篇
厚植沃土在鶴壁 賦能新質生產力
一一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厚植知識產權沃土 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
(柴占陽 袁春芳)近年來,河南省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入貫徹落實知識產權強國、強省建設綱要,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提升知識產權創造質量,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優化知識產權服務水平,全力打造知識產權支撐創新發展的一流營商環境。
一是強化知識產權頂層設計,統籌推進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
在全省率先出臺《鶴壁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綱要(2021—2035年)》,對全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作出長遠規劃和系統部署。出臺印發《鶴壁市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十四五”規劃》等文件,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戰略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健全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系,打通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
二是成立“四省五市三區”聯盟,織密知識產權協同保護網。
鶴壁市牽頭與濮陽、山東菏澤、山西長治、河北邯鄲等4個地市簽署《豫魯晉冀四省五市跨地區知識產權合作聯盟協議》;山城區、鶴山區、寶山經開區簽訂《三山統籌跨區域知識產權合作聯盟協議》,形成范圍廣、領域寬、層次深的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協作機制。與杭州市建立網絡知識產權保護跨區域協作機制,打通市場監管部門對多個網絡交易平臺的數據連接通道,實現監管在線化交互。
2023年,全市知識產權案件查處55件,罰沒金額58.48萬元,同比分別增長161.9%、447%。
三是“激勵、服務、管理”三管齊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穩步提升。
加大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知識產權強企、發明專利、地理標志等知識產權創造、運用行為的政策扶持力度,助力“知產”變“資產”。
2021年以來,全市完成質押融資22筆,實現融資金額2.32億元;對83個主體、246個項目,發放獎補資金共計277.9萬元,爭取上級獎補資金300余萬元。
聚焦創新主體和市場主體服務需求,建立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高價值專利培育、實用專利技術評價等機制,常態化開展專利開放許可對接、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商標專利走訪提醒等專項服務。
聯合市工信局,組織飛鶴股份、天海電器等8家試點企業,學習并實施ISO56005國際標準,切實提升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效能和創新水平。
四是知識產權工作量質齊升,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知識產權“生態圈”越優,企業“拔節生長”越快。截至目前,全市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有186家,馳名商標3個(天海字母 “THB”、“永達”、“飛鶴”),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個(小河白菜、大碾蘿卜),地理標志保護農產品6個;裕隆時代百貨有限公司愛之城購物廣場入圍全省首批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培育市場;國立光電圖形商標、商標品牌站“淇水灣站”入選國家首批 “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的企業商標品牌名單;10家企業被確定為國家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18家企業被確定為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彰顯出企業的創新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推動了知識產權“落地生金”。
下一步,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堅持高標準保護、高質量創造、高效益運用、高水平服務,全力推進知識產權強市建設,助推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