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清規則好自強 甄別套路不上當
新聞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篇
厘清規則好自強 甄別套路不上當
一一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中心發布2023年第15號消費提示
(柴占陽 馬繼穩)一年一度的“雙十一” 購物狂歡節即將開始,各大電商平臺紛紛開始“花式促銷”,消費者對各類紅包游戲、滿減規則、定金預付等促銷手段早已見怪不怪,但隨著活動方式越來越復雜,還是難免會落入消費陷阱。近日,南寧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中心發布2023年第15號消費提示,提醒廣大消費者理性消費,合理選購,做一個精明的購買者。
選購平臺要正規,直播帶貨有風險。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臨近,眾多電商平臺紛紛拋出讓人應接不暇的優惠活動,建議廣大消費者認準正規平臺,優先選擇經營時間長、信譽度高、訪問量大、資質齊全的購物網站及直播平臺,下單前了解清楚網頁、直播間推薦的商品來源、功能、質量及價格等情況,不要相信絕對化用語的廣告宣傳,不要為了湊單而盲目購買不必要的商品。不輕易將個人信息、手機動態驗證碼提供給他人,謹慎對待未經認證或非正常彈出的網站鏈接,防止誤入釣魚網站購物。
優惠促銷方式多,各項規則需厘清。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促銷規則復雜繁瑣,儼然已經成了一場全民“燒腦游戲”。選購商品時,消費者應該仔細閱讀商家促銷活動規則,對于不明之處應及時向商家或平臺客服進行咨詢。針對預付定金的商品,要詳細了解預售規則、商品介紹、贈品信息、發貨時間、退換貨規則等。提前關注商品的價格變化,避免落入商家“先漲價再降價”的消費套路。如商家未贈送運費險,可在下單時自行選購,以抵扣退換貨產生的運費。
網絡購物應理性,消費陷阱要小心。
一些商家為了在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競爭中占據市場優勢,在商品的價格上動起了“歪腦筋”。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消費時應根據自身需求理性選擇,貨比三家,挑選有質量保障的正規商品,不要因貪圖便宜而沖動購買明顯低于市場價格的商品。尤其是對于“一折秒殺”“清倉甩賣”等超低折扣商品更要認真辨別,避免掉入消費陷阱。同時,注意甄別非正常返利促銷活動和 “消費返利”風險,不要被“高額返利” “全額返現”等宣傳所誘惑而盲目消費,提高防范意識和識別能力,做到科學、理性消費。
商品收貨重驗收,退換時限要把握。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期間,商家銷售量成倍增長,可能出現商家因備貨不足而不能按期發貨、物流配送時間延長等情況。建議消費者下單后關注物流信息,避免錯收和漏收快遞,如長時間未收到商品,應及時點擊“延長收貨”,以免系統“自動收貨”。收貨時,消費者先查看購買商品的規格、數量、贈品等是否與訂單一致,一旦發現商品或贈品出現問題,尤其是對于退貨理賠條件較為嚴格的生鮮食品,應盡快與商家或平臺聯系,把握好退換貨的時限,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售后維權糾紛。
網購憑證要留存,依法維權有保障。
網購商品時,消費者要及時向商家索取并妥善保管支付記錄、電子交易碼等有效購物憑證。發生消費糾紛時,要及時與商家、平臺協商,協商不成可通過撥打12345 、12315熱線,或通過“全國12315”網站、公眾號、手機App等渠道投訴舉報,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