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發布
文 張聰
2018年12月20日,聯合國通過決議——自2019年起將每年的6月7日確定為“世界食品安全日”,這標志著國際上食品安全被納入公共議程的主流,并將在全球范圍內減輕食源性疾病的負擔。
2023年6月7日是第五個世界食品安全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界衛生組織發布主題為“食品標準,安全所系”的“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強調既定食品安全規范和標準在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方面的作用。
食品安全包含食品數量安全、食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可持續安全三層含義。由于食品從生產到食用,需要經歷種植或養殖、采收或捕撈、屠宰或加工、包裝、儲存、運輸、進出口、售賣和烹調等一系列過程,涉及種植養殖端、食材加工端、生鮮配送端、批發零售端、餐飲烹飪端等多道操作和交易內容,如何在這復雜的食品生產銷售鏈中,嚴格把控食品安全大關,保障食品安全,理當成為全民關注的共同課題。
為響應“食品標準,安全所系”的主題,世衛組織向決策者、食品企業、教育機構和工作場所、消費者等提出呼吁,要共同致力于健全食品安全體系、培養和發展食品安全文化、支持安全教育和促進食品安全,推動食品安全認知的廣泛傳播。
同時,“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公布了9項該活動的參與方式。一是制作視頻,記錄農民、衛生專業人員、廚師或食品經營者的故事,幫助人們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二是知識測試,可通過線下或線上方式分享知識,組織競賽、測試等;三是舉辦體育活動,組織跑步、健走或跳舞活動,宣傳食品安全;四是使用傳單,應用并分享糧農組織及世衛組織文件中提出的建議,其中重點介紹不同情景下提升食品安全的方式;五是人員培訓,無論是從事食品生產、服務還是銷售,都可借此機會強化工作中的食品安全文化,表彰取得的成績;六是展示良好實踐,邀請食物種植、加工、銷售或烹飪行業的人員介紹或展示其從事的食品相關工作以及食品安全為何如此重要;七是舉辦網絡研討會,圍繞主題討論并進行問答,為線上或線下聽眾提出建議;八是發揮創意,進行歌曲、舞蹈、詩歌或繪畫創作,藝術可以激發行動,促成持久改變;九是參與社交媒體,提高認識,促進行動,幫助人們保障食品安全,希望在網絡內發揮影響力,推動食品安全,打造健康體魄。
“食品安全,關乎你我他”。據“2023年世界食品安全日指南”公布的數據顯示,全世界每年約有1/10的人口因受污染的食物而患病,無一國能夠獨善其身。因食用被細菌、病毒、寄生蟲或重金屬等化學物質污染的食物引發的疾病有200多種。
5歲以下兒童占總人口的9%,卻承擔了40%的食源性疾病負擔。
食品安全標準規定了為保護消費者和對產品建立信心所應達到的標準,目標是保護所有人的生命和許多人的生計。人們只有食用安全的食物才能吸收營養,實現長期發展,并實現若干可持續發展目標。在整個食品供應鏈中實施標準、準則和行為規范,可確保到達消費者手中的食品安全且有營養,有助于增強消費者信心。政府、生產商、加工商和零售商都在確保達到食品標準方面發揮作用。
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是促進國際貿易的公平做法。應用食品安全標準時,消費者的食品更加安全,從而獲得健康保護。食品安全標準確立了共識和行動基礎,確保每個人都能從安全食品中獲益。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