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在賦能 優化營商大環境
新春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鶴壁市篇
知識產權在賦能 優化營商大環境
一一2023年鶴壁市知識產權工作這樣干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賈 真
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 “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之年,同時也是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綱要實施的關鍵之年。
2月24日,河南省鶴壁市召開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明確提出,2023年要以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為契機,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十項工程”,全面促進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工作大提升,持續打造更優營商環境。
一是實施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
在“四優三新” 產業領域突破,加快培育一批核心專利和知名商標,力爭高價值專利從2022年的227件增長到300件。加快培育新聞出版、文學藝術等領域版權精品,推動“區塊鏈+版權”創新試點,拓寬版權作品國際合作與宣傳渠道,推動鶴壁市作品“走出去”。
二是實施知識產權強企培育工程。
以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為主要目標,切實推進企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全面發展,培育一批知識產權強企。2023年新增國家知識產權強企1家、省知識產權強企2家,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核心競爭力明顯增強。
三是實施地理標志產品助力鄉村振興工程。
深挖特色農產品潛力,積極培育地理標志產品,加大對地方特色農產品指導和服務力度。把地理標志產品作為鄉村振興重要抓手,全力打造地理標志品牌壯大全市特色農產品產業,形成品牌效應和產業規模,為農戶增收,助力脫貧攻堅。
四是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倍增工程。
引進知識產權專業評估機構,加強與金融機構對接,政銀協同,優化知識產權評估和辦理流程。深入實施《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專項行動方案(2022—2023年)》。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貼息工作。2023年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力爭達到1.5億元以上。
五是實施知識產權招才引智工程。
持續實施“興鶴聚才”計劃,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培育本地知識產權代理師,持續為全市提供創新人才資源,推動創新人才引進提速擴量和培養各方聯動。爭取3年時間培育30名本地專利代理師。
六是實施鶴壁品牌創建工程。
以“商標興企、商標富農、商標強市” 為目標,進一步完善鶴壁市馳名商標培育名錄,推動建成一批商標品牌基地和商標品牌集群。引導企業在實施“走出去”戰略中“商標先行”,通過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體系等進行國際商標注冊。
七是實施知識產權數字化工程。
啟動知識產權數字化工程,開展知識產權數字化平臺建設,進一步推進企業大數據平臺和智慧系統建設。持續優化知識產權數字化平臺,與中小微企業需求深度融合,向社會各中小微企業提供綜合服務,建立“全鏈條服務、服務全鏈條”的發展格局。
八是實施產業集群專利導航工程。
聚焦鶴壁市優勢產業,以知識產權賦能 “四優三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高質量建設鶴壁市知識產權維權保護中心,構建高質量、高標準專利導航服務工作體系,為企業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高效益專利運用、高水平科技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九是實施知識產權提質工程。
持續嚴格規范專利、商標申請行為,嚴厲打擊非正常專利申請和惡意商標注冊行為,提高專利質量。按相關政策規定逐步減少并最終取消對專利授權的各類財政性資助。及時處置上級交辦的非正常專利申請,確保撤回率達到96.5%以上,進入全省第一方陣。
十是實施知識產權利劍護航工程。
完善晉冀魯豫跨區域協作機制,加強與京津冀、大灣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建設。完善新興領域保護規則,聚焦重點領域持續開展專項執法行動。加強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和法院專業機構建設,健全完善知識產權維權援助體系和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引導企業提升自主知識產權海外申請布局能力、風險預警能力、涉外糾紛應對能力,完善涉外風險防控體系。
下一步,鶴壁市將以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為契機,深入實施 “知識產權十項工程”,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和服務水平,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為鶴壁建設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