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坑院里農家樂“煙火經濟”正紅火
新春媒體走基層 處處繁榮收眼中 之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篇
地坑院里農家樂“煙火經濟”正紅火
一一三門峽市陜州區 堅持把旅游與文化融合 帶動周邊餐飲業發展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肖 偉 張 珩
隨著春節假期臨近,特色餐飲業迎來旺季,1月12日,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張汴鄉曲村,以生炒土雞、十碗席、包裝禮盒以及陜州地坑院獨有的“煙火”特色吸引周邊城市居民前來打卡。
張汴鄉曲村朱十七小院每天營業都會吸引不少周邊城市居民前來吃飯。每天早上老板娘朱麟直播介紹陜州地坑院的風土人情和農家院的日常,收獲了不少粉絲關注,大量外地顧客就是通過直播了解并前來品嘗。
“我家的生炒土雞量大、味好,是本店顧客必點的招牌菜,每月都能賣出1000多份。”朱麟邊碾香料邊介紹道。
“炊煙裊裊起,游客踏雪泥。”隆冬時節的張汴塬上積雪融化,游客三三兩兩站在崖上向地坑院里張望,仔細打量著新穎奇特的穴居建筑。這兩天,在曲村37號院中,每天前來品嘗美食的顧客也特別多。其中,很多顧客都是奔著本地特色農家菜十碗席來的。顧客陳偉說:“我和幾個朋友來這邊吃飯,氛圍比較好,飯菜味美量大,主要是在這能體驗特色民居地坑院,還能品嘗十碗席。”
“新年過節有新禮,品嘗陜州十碗席。”隨著陜州十碗席名聲大噪,外地的游客也想品嘗這獨特美味,于是,地坑院里的老板們便做起了真空包裝禮盒,這使身處異鄉的游客有了口福,足不出戶也能品味到十全十美十碗席。
曲村的知青大院以特色的裝修風格和包裝禮盒吸引了眾多顧客。一到晚上,各種彩燈和紅燈籠流光溢彩,把整個知青大院映照得格外溫馨。老板盧偉麗說:“我們農家樂飯菜美味可口,環境氛圍獨具一格。除此之外,我們還提供真空包裝禮盒,每天銷售500多件,除本地銷售一部分外,大部分銷售到了周邊和外地,顧客可以在家享受我們的飯菜?,F在每天都有很多的顧客網上訂購,生意非常好。”
據介紹,近年來,三門峽市陜州區堅持把旅游與文化相融合,充分發揮地區優勢,依靠陜州地坑院景區、二仙坡綠色果業采風基地、草廟山紅腹錦雞攝影基地等帶動周邊餐飲業發展。目前,陜州區張汴鄉共有農家樂有60余家,日接待顧客量1.2萬余人次,帶動鄉村旅游相關產業5000余人,人均年增收8000余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