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能創新完善新機制 三大環境優化有措施

2022-12-27 17:34:01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食安觀察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服務發展加油干 市場監管不遲緩 之河南省鶴壁市篇

賦能創新完善新機制 三大環境優化有措施

一一 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改革創新“硬舉措”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

本刊記者 柴占陽 通訊員 袁春芳

自2022年初以來,河南省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對標最好最優最強,以提升開辦企業、市場監管、知識產權指標為抓手,以提高企業滿意度為目標,完善一個機制,創優三大環境,實現N項創新,用改革創新 “硬舉措”提升營商環境“軟實力”,不斷擦亮全市營商環境金字招牌。

完善推進機制 強化營商環境建設

一是堅持統籌推進。成立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專班,建立了每名工作人員跟蹤督促一個具體指標、一人綜合協調、領導統籌負責的工作基調和統一安排、積極協調、定期匯總、按時反饋的工作機制,有力有序推進落實營商環境有關工作。

二是堅持定期會商。每周召開營商環境周例會,聽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情況。相繼召開黨組擴大會、年度工作會和全市評價動員會、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有關工作。

三是堅持主動對標。及時收集梳理上級文件、省內外先進經驗,結合實際制定印發了《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免申即享”政策清單》《關于落實<第十次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的通知》《關于做好營商環境指標整改提升工作的通知》,建立了優化營商環境問題臺賬、創新臺賬,梳理了《需重點關注政策文件匯總清單》,明確創新任務、責任科室、完成時限,定期收集落實舉措,督導工作進度。

優化準入環境 拓展開辦企業+N項服務

今年以來,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實現開辦企業一個環節、一窗出證、一日辦結的基礎上,先行先試聚焦6個轉變,不斷拓展開辦企業業務范疇。

一是由“區域辦”向“跨域辦” 轉變,打破營業執照辦理空間限制。在全市推行各類市場主體設立登記跨管轄機關、跨區域辦理,實現營業執照“全域辦”“就近辦”“智能辦” “當場辦”;與安陽、濮陽兩地簽定開辦企業“跨市通辦”合作協議,有異地辦理營業執照業務需求的企業和群眾通過線上平臺或線下專窗提交申請材料,業務屬地部門異地受理、遠程辦理、郵寄發證,實現三地企業和群眾辦事“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就近一次辦成”。

二是由“定時辦”向“即刻辦” 轉變,打破營業執照申領時間限制。在全市各級行政服務窗口配備24小時個體和企業登記智能審批終端,申請者只需攜帶身份證在終端上按照提示進行操作,最快1分鐘即可打印出營業執照;在市級大廳配備企業檔案智能查詢打印設備,實現檔案全市可查、免費打印。建設統一的電子營業執照和電子印章制作、發放、使用服務體系,企業設立并生成電子營業執照的同時,同步生成與實體印章“同章同模”的5枚電子印章。企業可通過小程序領取、管理、使用電子印章,利用電子營業執照在全市招投標平臺中進行身份認證、標書簽章、加解密等,實現招投標、政府采購領域“一照通投”。

三是由“一地址”向“多地址” 轉變,打破營業執照經營范圍限制。在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公司住所承諾申報、條目式勾選經營范圍的基礎上,在全市范圍內推行“一照多址” 改革,允許經營范圍不涉及行政許可的市場主體在其住所所在縣(區)增設經營場所,免于再次辦理分支機構營業執照。

四是由“逐個辦”向“并聯辦” 轉變,打破營業執照辦理流程限制。實行“證照聯辦” 改革,將傳統的證照串聯審批優化為并聯審批,“一站式辦理、一窗出件、同時發證”;實行“一業一證” 改革,在鶴壁市鶴山區試點基礎上全面推行藥品食品醫療器械經營行業 “一證準營”,最大限度減時間、減環節、減證明、減跑動次數,使市場主體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便捷、實實在在享受到了改革紅利。

五是由“分散辦”向“集中辦” 轉變,打破行政審批辦理模式限制。對市場監管領域136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梳理,整合食品生產、工業產品、特種設備、計量等13個主項57個子項行政審批事項進駐市行政服務中心窗口集中統一辦理,實現“大廳之外無審批”。

六是由“抓重點”向“全覆蓋” 轉變,打破企業服務范圍限制。在提升各級窗口服務效能,落實“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回訪制”的基礎上,拓展企業服務范圍,在全系統開展“企業服務月”活動,對全市2022年以來新設立登記、“雙隨機” 抽查、行政處罰企業進行全方位走訪服務,開展管家上門“幫扶”、惠企政策“直達”、業務培訓“強基”、政務服務“提效”、執法規范 “提升”五大行動,進一步急市場主體之急、紓市場主體之困、解市場主體之難。截至目前,全市市場主體突破17萬戶,增幅22.81%,居全省第一,鶴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林鴻嘉在全省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工作視頻調度會上做典型發言。

優化經營環境 探索雙隨機+N項監管

今年以來,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為基礎,以“寓監管于服務”為主線,逐步形成了制度化、精準化、高效化、智能化監管新模式。

一是實施“雙隨機+機制聚合”,下好“一盤棋”。建立組織推動機制,調整“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成員單位由25家至28家。制定出臺《鶴壁市2022年度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抽查事項清單(第一版)》,圍繞成品油等23個重點產品、領域制定專項方案,明確104個抽查事項,全面推動各成員單位制定方案、下達計劃、落實工作。建立協調聯動機制,2022年10月10日以鶴壁市“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辦公室名義召開工作推進會,對各成員單位工作完成情況進行通報,對提升部門覆蓋率等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發起聯合抽查任務540起,其中市直部門開展聯合抽查107起。

二是實施“雙隨機+信用融合”,擰成“一股繩”。出臺《鶴壁市在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中全面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 進一步提升監管效能實施方案》,要求各部門將監管對象信用狀況作為抽查依據,實現“對守信者無事不擾、對失信者利劍高懸”。2022年全市開展基于信用風險分類的 “雙隨機”檢查540起,減少對企業打擾4967家次,問題檢出率17.3%,提升了8.8個百分點。其中,聯合鶴壁市農業農村局開展的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雙隨機、一公開”抽查行動作為河南省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典型案例,推送至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予以復制推廣。

三是實施“雙隨機+ 包容審慎組合”,打好“一套拳”。積極推動全市各執法單位在 “雙隨機、一公開”抽查中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制定了《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實施包容審慎監管規范執法裁量權規定》《對“四新”經濟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的指導意見》《關于提升鶴壁市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包容審慎監管的意見》,在堅守質量和安全底線的基礎上,制定完善了不予行政處罰、減輕行政處罰、從輕行政處罰、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四張清單”、“四新”行業分類指導目錄,運用說服教育、約談警示等非強制性執法方式,將包容審慎監管執法融入市場監管工作的方方面面。今年以來,累計適用不予行政處罰案件37件,從輕處罰案件333件,減輕處罰47件,“四新” 經濟適用包容審慎措施案件14件。在信用修復、信用公示、企業年報等方面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出臺《包容審慎信用監管優化服務十二條措施》,對市場主體未年報、逾期年報等6種輕微錯誤,不予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符合條件的信用修復申請,簡化辦結時間為“即時受理+立即辦理”,對在工程招投標等企業發展重要節點因信用限制可能受到重大影響的,特事特辦,第一時間助失信者 “重返市場”。截至目前,累計幫助586家企業完成信用修復。

四是探索“雙隨機+智慧契合”,織好“一張網”。依托鶴壁智慧市場監管平臺“一張網”,應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推行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有效結合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專業領域風險分類管理,在對全量企業實施信用風險分類監管的同時,在食品藥品等重點領域探索建立“通用+專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和違法風險預警模型,實現風險線索自動設點、精準推送、及時處置,切實提升重點領域監管信用賦能水平。在此基礎上,對接共享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信用信息平臺、信用河南平臺企業信用分類數據,建立完善企業信用檔案、信用承諾、信用風險預警內容,實現市場主體全生命周期信用監管。探索“一碼監管”,執法人員通過執法終端掃描市場主體營業執照二維碼開展登記、許可、監管、信用等業務檢查,變全面檢查為依據信用風險結果精準檢查,切實提升市場監管效能,進一步減輕企業負擔。

優化創新環境 實現知識產權+N項提升

今年以來,鶴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持續深化知識產權強市戰略,高規格完善體系、高標準助力創造、高強度實施保護、高質量促進轉化、高水準靠前服務,不斷加壓奮進、力求突破,知識產權事業有高度更有跨度。

一是知識產權事業頂層設計全面加強。推動鶴壁市人民政府調整成立 “市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聯席會議”領導小組,進一步強化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編制《鶴壁市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綱要(2021-2035年)》,研究確定知識產權強市建設的長遠目標和光明前景。

二是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格局加快形成。推動鶴壁市委、市人民政府出臺《質量激勵若干政策》等一系列高價值獎補措施,為2021年度獲得國內發明專利授權、PCT國際專利授權、省專利獎等六類知識產權資助項目的95家企業和個人發放獎勵資金73.9萬元。推薦7家企業參加省專利獎評選,指導仕佳光子再獲省專利獎二等獎,天海、國立光電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認定。2022年,全市知識產權授權量再創新高。1—11月全市專利授權量1676件,同比增長7.78%,有效發明專利共529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37件。全年連續3次開展了非正常專利申請和惡意商標申請代理專項整治活動,簽署《鶴壁市、濮陽市、安陽市跨地區快速處置商標惡意注冊和非正常專利申請戰略合作協議》,打造跨區域商標惡意注冊和非正常專利申請快速處置新模式。今年以來聯系非正常專利申請清單中涉及的427件非正常專利申請,撤回363件,撤回率85%。

三是知識產權保護體系逐步完善。聯合簽署《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備忘錄》《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實施意見》,起草制定知識產權專利行政執法地方標準、知識產權糾紛調解處理地方標準,建立常態化溝通聯絡、信息共享、行刑銜接機制,全年共辦理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13件,較去年增長160%。充分發揮晉冀魯豫四省跨地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作用,在四省十八協作地市開展統一執法行動,形成大保護工作格局。建立完善人民調解、仲裁調解、訴調對接等多元化糾紛調解模式,實現知識產權基層維權服務站點全覆蓋。成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保護中心,發布海外知識產權風險提示十條,為全市70余家涉外企業做好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應對指導工作。

四是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益顯著提高。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鶴壁模式,與三家商業銀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印發《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實施方案》,出臺風險補償機制、入園惠企行動方案,開辟質押融資“綠色通道”、“辦理專柜”,提升知識產權轉化效能。2022年河南聯順食品等8家企業開展專利質押融資總計金額5766萬元,淇花食用油商標質押融資900萬元,合計6666萬元。

五是知識產權服務體系進一步優化。印發《加強實用專利技術評價機制建設實施方案(2021-2025年)》,設置國家知識產權運營(鄭州)試點公共服務平臺鶴壁市服務網點。依托智慧市場監管平臺,優化完善商標、專利電子申請系統,推進專利優先審查和質押登記電子申請全程網辦,推動知識產權業務“一網通辦”。出臺《鶴壁市市場監管局關于開展2022年度商標續展走訪提示工作的通知》,通過實地走訪、電話聯系等方式,對鶴壁市 “飛鶴”、“淇花”、“邦太”、 “全豐”等362件有效期臨近屆滿的注冊商標,集中開展商標續展走訪提示服務,連續12年幫助企業避免了商標過期帶來的損失!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