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監”“管”無死角 “食安在線”保省運
科學“監”“管”無死角 “食安在線”保省運
---專訪浙江省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胡杰豪
本刊記者 吳楚陽 特約通訊員 厲俊 吳麗曉
金華,位于浙江省中部。是浙江省唯一一個既不沿海,又不與外省相鄰的省轄地級市,故素有“浙江之心”之稱。是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衛生城市、中國十佳宜游城市、中國最安全城市之一、全國雙擁模范城、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十佳和諧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2020年11月金華市又以全國排名第三的優異成績,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2022年9月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正式宣布金華市獲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2022年11月18日晚,浙江第十七屆運動會開幕式在金華市體育中心隆重舉行。作為本屆運動會賽事承辦方,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如何才能做到科學監管,不斷提升全域食品安全治理能力,確保賽事期間的食品安全事故零發生。為此,《食品安全導刊》于賽事結束后,專程采訪了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胡杰豪。
《食品安全導刊》(以下簡稱食安):您好,胡局長。據了解,金華市作為第十九屆亞運動會的協辦城市和第十七屆浙江省運動會承辦城市,既是榮耀,同時也是一份壓力和責任,金華市市場監管局作為這兩屆重大賽事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牽頭部門,其具體主要職責是什么?
胡杰豪(以下簡稱胡):我局作為亞運省運食品安全保障牽頭部門,主要的職責有:一是確保省運期間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事件兩個零發生,護航省運會“舌尖”上的安全。二是按照“主攻省運、備戰亞運”工作思路,把省運會做為亞運會的前哨戰,以省運練兵亞運,為明年亞運會食品安全保障積累寶貴經驗。三是以省運會為契機,結合“守查保”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提升全域食品安全治理能力。
《食安》:面對如此重大的賽事活動,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在賽事前具體都做了哪些工作和部署?
胡:成立了高規格領導小組。市級成立亞運省運工作領導小組“一辦十二組”,我們食品安全組由副市長阮剛輝擔任召集人,市政府副秘書長陳志堅、市市場監管局局長趙國榮擔任副召集人。食品安全組下設工作專班,趙局長同時兼任專班主任,由我擔任專班駐會專職副主任,組成人員還有市委統戰部(民宗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機關事務局等,4月1日即入駐市體育中心集中辦公,開展實體化運作。我局同時建立“一班六組”的安全保障工作架構,縣市區也都參照市級的組織架構建立工作專班。同時,由63名專家組成亞運省運食品安全專家智庫,負責開展方案審查論證、食品安全風險評估、食品安全監管技術咨詢、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指導等工作。
建立了一體化工作機制。始終堅持全市一盤棋思路,不斷迭代升級任務書、作戰圖、架構圖,建立了例會、信息報送、督查考核等三項制度,制定了“亞運省運供餐單位食品安全檢查評估工作指引”等十二個工作指引,形成了“一書二圖三制度十二指引”工作機制,確保全市上下進度統一、標準統一,全面統籌,一體推進。
開展了系統化業務培訓。從全市市場監管系統抽調骨干力量40人,組建省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駐點保障隊伍。開展了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通過跨區域、跨部門、全流程、全要素的遠程交互式演練,進一步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提高了應急處置實戰能力。舉辦了全市亞運省運食品安全保障和快速檢測培訓。同時,各縣市區也進行了應急演練和培訓,全市受訓人員達1萬余人次。
《食安》: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來確保賽會食品安全?
胡:用好數字化監管手段。開發了“省運食安在線”系統,通過這個系統,做好食材管理、檢驗檢測等相關數據信息上傳,實現了食材供應、檢驗檢測、食品加工、監督檢查等信息的統一集成、一屏展示、一目了然,監督檢查可以遠程在線,賽會食材可以全程追溯,違規行為可以自動抓拍、自動報警。全市31家食材供應商、54家供餐單位和工作專班全部接入平臺,所有食材都上浙食鏈,并接入省運食安在線平臺。
實施全程化食材管控。前端,按照能市內不市外,相對集中統一的原則,公開遴選確定由31家單位組成的亞運省運食材供應商目錄,既便于對食材供應商進行重點監督,又便于精準掌握來自本地農業種養殖基地的食材信息,農業部門加強源頭精準管控,排查治理農產品非法添加(使用)違禁藥物的風險隱患。中端,要求每個接待酒店建立一個食材專庫,從食材驗收入庫、儲存、領用等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在駐點監督人員的監督下進行,執法記錄儀全程記錄。每家接待酒店設立食材快檢室,確保賽事期間所有食材能夠快速批批檢測。末端,充分利用“智能陽光廚房”開展在線巡查、智能監測,確保食材從初期的種養殖,到采購、驗收、貯存,到最后的使用全過程受控。
推行實體化專班監督。按照“一場一策”和“一賽事一方案”的工作要求,在每家供餐單位和賽事場館組建成立由1名屬地市場監管局分管領導、兩名駐點監管人員和兩名檢驗檢測人員組成的“1+2+2”工作專班。供餐前,對供餐單位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的檢查評估,安裝“智能陽光廚房”,約談供餐單位負責人,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供餐中,2名監管人員對食品加工開展全過程監督,2名檢測人員對食材開展全覆蓋檢測。
部署全域化食安治理。以“辦好一個會、提升一座城”為目標,結合“守底線、查隱患、保安全”等各類食品安全專項行動,組織全市以比賽場館、接待酒店周邊食品經營單位為重點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深入推進全域食品安全治理,進一步提升我市食品安全水平。
《食安》:通過本屆省運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歷練,都取得了哪些經驗和成效?
胡:省運會供餐單位零事故。省運會期間,共集結專班駐點人員3352人次,分別進駐838家次供餐單位,開展食品加工全過程駐點監督和省運食材全覆蓋批批檢測,累計完成豬牛羊肉食源性興奮劑檢測1667批次,食材快檢1.64萬余批次,合格率99.95%,9批次不合格食材均嚴格按照要求開展溯源閉環處置,未發生各類食品安全突發事件,保障了40.4萬多人次的用餐安全。
全域食安治理成效明顯。全市累計檢查食品經營單位19.2萬余家次,處置各類風險問題2萬多個,立案查處3555起,累計罰沒款1350.21萬元,累計移送司法機關17起,全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有效提升。
食安保障能力有效提升。通過省運會食品安全保障,固化了一套工作機制、鍛煉了一支保障隊伍、優化了一個工作系統,為今后各類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積累了寶貴經驗,進一步夯實了明年亞運會工作基礎。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