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基于CNKI數據庫的綠茶文獻計量分析

2021-11-26 11:39:10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吳國麗1,王加真1,3*,劉義富1,3,秦 中2

(1.遵義師范學院生物與農業科技學院,貴州遵義 563000;
2.遵義師范學院信息工程學院,貴州遵義 563000;
3.遵義師范學院茶葉研究所,貴州遵義 563000)

摘 要:綠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咖啡堿等多種生化成分,具有重要的保健價值。為了更深入地了解綠茶生化成分與保健功效的相關領域的研究熱點與趨勢,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方法,以1991—2020年中國知網數據庫收錄的文獻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選用高級檢索方式,探討近30年來對該領域的研究狀況。檢索到與綠茶相關的文獻402篇,涉及162種文獻來源,作者共計326人次,發文作者來自281個機構,涉及關鍵詞共245個。

關鍵詞:綠茶;生化成分;保健功效;CNKI;文獻計量分析

綠茶是一類未經發酵而制成的茶,其含有500多種化學成分,主要的生化成分是茶多酚、茶多糖、氨基酸、葉綠素、咖啡堿和多種維生素等,它們作為生長發育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可以幫助人體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綠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降血壓和血脂、保護肝臟、保健治療抗炎癥、抗輻射和降低腎病綜合癥的發病率等多種藥理活性[1]。茶多酚是一種天然的抗氧化劑、保鮮劑和食品添加劑,能改善食品的品質,對食品的色和味都有著重要的作用[2]。茶多糖是一種從茶葉中提取的具有生理活性的酸性糖蛋白復合物,成分及結構較為復雜[3]。近年來發現茶多糖還能治療糖尿病,研究表明綠茶中的茶多糖具有抗氧化、降糖降脂、抗癌、調節免疫、抗病毒和抗菌等多種生物活性作用[4-5],引起了人們的進一步關注。

茶氨酸是茶葉中一種特有的游離氨基酸,具有鎮靜和加強人的認知功能、治療神經系統疾病、降低血壓、提升抗癌藥物療效等作用。茶氨酸有著易溶于水和其獨特的理化功能,是生津潤甜的重要成分,作為新型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劑在食品生產中被廣泛應用,如用于各式各樣甜點、糖果、果凍、飲料等食品中,不僅可抑制苦味物質,還可以改善食品風味??Х葔A是茶葉中一種含量很高的生物堿,是一種珍貴的藥用成分,擁有活躍中樞神經提神和保持耐力、利尿、提升血液循環的強度和質量、幫助消化和增進食欲功能,它作為原料或添加劑在醫藥、食品等領域被廣泛應用。

CNKI期刊全文數據庫是目前全國最大、學科較全面、論文質量相對較高且連續更新的數據庫。文獻計量學作為情報學和文獻學的交叉學科,能概括描述研究現狀并揭示該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在推動學科深入發展方面作用顯著,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現代科學研究。為準確掌握1991—2020年有關綠茶中主要的生化成分和保健功能文獻的情況,進一步了解其在未來研究中的趨勢,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中的可視化分析方法和統計分析方法,對該領域發表的文獻進行統計分析。

1 材料與方法

1.1 數據源

在中國知網(CNKI)中,將檢索范圍限制為農業科技、醫藥衛生科技以及經濟與管理科學,并以中文數據庫為數據統計源。

1.2 檢索方法

采用專業檢索方式,檢索年限設置為199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根據表達式SU=綠茶、ANDSU=生化成分進行檢索。

1.3 數據處理

共檢索到文獻1 062篇,在庫中選取期刊、教育期刊、特色期刊、博士、碩士和學術期刊后,最終共得到滿足條件的與綠茶相關的402篇論文作為研究對象。

2 結果與分析

將數據導出至Microsoft Excel 2019進行統計分析。

以文獻計量學和可視化分析法為主要研究方法,從年度發文量、主要機構發文量、主要刊物發文量等方面對檢索出的文獻展開分析,分析近30年來綠茶中主要的生化成分與保健功效的研究狀況。

2.1 年度發文量分布

年份及發文量分布可以反映所研究領域的發展歷程與發展現狀。由圖1可知,1991—2020年間共收集到相關文獻402篇,近30年來綠茶相關文獻發表量總體呈上升趨勢,2006—2020年發文量都在10篇以上??傮w來說,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研究的不斷的深入,國家加強了對茶葉的品質、保健功效、以及生產的重視。

了解市場現狀和發展趨勢,明確綠茶的生化成分和保健功效,對促進中國綠茶貿易的持續發展,提升綠茶產業,實現中國綠茶貿易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

意義。

2.2 主要機構發文量

發文機構是指對某一學科或領域進行統計分析的綜合性研究組織,為研究者提供清晰的脈絡,幫助其明確把握研究重點。1991—2020年間,發文量排在10名的機構是四川農業大學、湖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湖南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云南省農業院茶葉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福建農林大學、浙江大學、貴州省茶葉科學研究所和四川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這10個機構共發表了88篇,其中,,綠茶相關發文量居前3位的機構分別是四川農業大學(14篇)、湖南農業大學(11篇)和湖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1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0篇)和云南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10篇),可見這些機構在綠茶研究領域有著突出的貢獻。

2.3 主要期刊發文量

發文期刊是指出版學術論文的期刊,對該領域相關刊物進行統計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顯示該領域的重要出版物類別,有利于科研人員進行針對性的閱讀。1991—2020年綠茶相關文獻共涉及162種文獻來源,排名前10的期刊共發表了130篇文章,占總數的32.39%,其中茶葉通訊是發文量最多的期刊,共發文32篇,中國茶葉共發文22篇,西南農業茶報共發文12篇。

1991—2020年,根據發文量由高到低排序,篩選出綠茶發文量居前10的關鍵詞進行統計分析。出現頻率較高的是“生化成分”“品質”“茶樹”和“綠茶”這4個關鍵詞,分別共有69篇文獻出現過“生化成分”,說明綠茶的生化成分在其研究領域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另外有51篇文獻中出現過“品質”,47篇文獻中出現過“茶樹”和“綠茶”。根據高頻關鍵詞的分布,可以發現目前的研究集中于綠茶的生化成分與綠茶的感官品質,以及綠茶的品類上。

3 結語

本文對綠茶的主要生化成分與保健功效進行了簡要概述,并運用文獻計量學的方法對1991—2020年該領域的402篇文獻進行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領域的研究內容及其側重點,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張楊波,饒甜甜,劉仲華.茶多酚的抗癌作用機制及EGCG納米載體技術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9,40(16):343-348.

[2]王偉偉,陳琳,張建勇,等.茶多酚的特性及其在食品中的應用[J].中國茶葉,2020,42(11):1-7.

[3]許倩.茶葉中茶多糖的提取和測定方法[J].食品安全導刊,2020,(36):116.

[4]蔡淑嫻,萬娟,劉仲華.茶葉的調節免疫作用[J].中國茶葉,2020,42(4):1-12.

[5]王京雅.茶葉中多糖及多酚類成分的理化性質及活性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17.

基金項目:貴州省科技支撐計劃(黔科合2020-1Y071);貴州省教育廳科研項目(黔教合KY字2017-023);遵義市科技局項目(遵市科人才2020-2;遵市科合HZ字2020-15);博士基金項目(遵師138[2019]22號)。

作者簡介:吳國麗(1999—),女,貴州貴陽人,本科。研究方向:食品科學。

通信作者:王加真(1977—),男,漢族,甘肅景泰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茶園生態、茶葉品質及功能產品開發。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官方網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金溝河1號9幢2門1層2號(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