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事件下的糧食安全問題研究
鞏慧穎
(阜新市檢驗檢測認證中心,遼寧阜新 123000)
摘 要:糧食安全是重要的戰略問題,關系到國家的整體發展與穩定。而在大規模疫情、洪災以及極端天氣等突發情況下,容易造成局部區域的糧食短缺,導致糧食不安全事件的發生,影響人們的生活。在糧食安全問題中,由于突發事件而導致的糧食安全問題是一種特殊的情況,它與通常情況下的糧食安全問題存在一定的區別,突出表現在突發事件下發生糧食安全問題,影響和后果更為嚴重。因此,本文針對糧食安全保障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突發事件下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發的措施,以期為提高糧食安全水平。
關鍵詞:突發事件;糧食安全;保障
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對國際糧食市場的影響不斷加深,國際投資資本將借機炒作糧食等商品,在很大程度上加劇了糧食風險。近年來,各種突發事件不斷發生,糧食安全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直接或間接的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因此對突發事件下的糧食安全問題進行研究尤其重要。
1 突發事件下我國糧食安全保障存在的問題
1.1 地方政府對突發事件下的糧食安全問題重視不足
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技術的不斷完善,我國的糧食產量實現了連年增長。就目前而言,我國的糧食生產總量不僅僅實現了自給自足,而且還進行了足夠的儲備。但許多地方對糧食問題的重視程度不夠,總認為在充足的糧食儲備和市場供應條件下,不會出現糧食問題,從而導致對糧食安全存在錯誤認識,缺少突發事件下積極有效的糧食安全應對措施,更沒有建立起完善的應對制度和應對體系。
1.2 一些地方的糧食儲備不足、結構不合理
雖然我國一些地方逐漸加大糧食儲備的投入力度,但是這些基本上都是原糧儲備,成品糧儲備很少甚至沒有,特別是在一些小的城市或邊遠地區,這種情況更加突出[1]。成品糧基本上是靠市場進行調節的,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發生突發事件,容易造成成品糧的脫銷斷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較大的困難。同時也造成了部分不法商販對成品糧進行囤積,甚至人們在購買成品糧的過程中,由于心理原因存在對成品糧進行哄搶的可能。
1.3 地方糧食應急加工能力不足
我國地方政府的糧食應急加工能力普遍存在不足,一些地方的糧食加工廠較少,且日加工能力較低,不能滿足人們的日常消費需求,因此一旦出現突發事件,糧食應急加工會出現一定的問題,我國地方糧食應急加工能力出現不足,主要是相關部門對糧食生產加工企業的技術升級重視不足[2]。
1.4 地方糧食儲備規模不足。
雖然經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我國各地的糧食儲備規模得到了不斷地提升,但應對突發事件,很多地區糧食儲備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盡管根據國家要求糧食主產區的糧食儲備不得少于3個月,銷區糧食儲備不得不少于6個月,但是實際上,很多地方遠遠沒有達到要求,降低了地方政府對糧食的宏觀調控能力,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會出現無糧可調的情況。
2 突發事件下我國糧食安全保障發的措施
2.1 進一步加強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解決糧食問題一直是維持安全與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糧食安全的基本要求是“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根據這一要求,地方政府要樹立正確的認識,不斷強化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以應對各類突發事件的發生。從具體組成上來看,強化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要建立以小麥、水稻等主糧為重點的國內糧食生產體系,完善我國的糧食儲備體系,有效地利用國際糧食市場和資源[3]。
2.2 建立針對突發事件的成品糧供給體制
應結合突發事件對糧食需求造成的影響,建立突發事件下成品糧供給體制,彌補由于重大風險可能造成的糧食安全問題。突發事件下的成品糧供給應由政府牽頭建立,政府要結合本地區可能存在的風險特征,對糧食產業鏈進行合理地引導,采取有效的措施嚴格打擊惡意囤積成品糧、哄搶成品糧的事件,以保證突發事件下糧食供應和糧食價格的穩定。
2.3 進一步加強糧食生產能力建設
相關部門應進一步提升糧食供給能力,筑牢糧食有效供給的基礎,保證糧食需求產能的基本穩定。①加強和完善農業支持政策體系,繼續推進農產品收儲制度改革,在現有農業補貼的基礎上,不斷規范補貼措施,加大補貼力度,繼續施行以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糧食保護價格。②對于糧食生產的主產區,國家要給予一定的政策傾斜,并進一步落實地方的責任,增強糧食生產主產區的糧食安全意識。③對于糧食主產區要進一步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為農業的增產增收提供科技支撐。④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的轉型升級,不斷地提高糧食產量和糧食質量。
2.4 建立和完善糧食產業鏈條監測預警機制
根據突發事件可能形成的糧食安全問題,建立糧食產業鏈條的監測預警機制,糧食產業鏈條的監測預警機制是從糧食的生產開始,到糧食的消費結束,通過對整體鏈條進行監測預警,及時發現可能形成的糧食安全問題,在源頭解決糧食安全問題,降低由突發事件形成的糧食風險[4]。
具體來說,糧食產業鏈條的監測預警機制應對糧食產業鏈條進行動態的監測,通過監測可以對整個糧食產業鏈條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查找、分析,最終發現糧食產業鏈條的薄弱環節和不足部分,同時進行針對性的改進,避免由于產業鏈條中的問題導致突發事件發生,造成糧食安全問題。其次,要進一步處理好糧食安全與市場、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系,在遵循市場發展規律的基礎上,不斷強化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糧食的控制力度,并最終建立和完善統一高效、協調有力的糧食保障體系[5]。
3 結語
總體來看,我國目前糧食安全建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一旦發生突發事件,會出現一定的問題,對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響,相關部門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現有糧食安全建設進行完善,保證突發事件下人們的生活正常。
參考文獻
[1]郭慶華.疫情暴露出危及糧食安全的短板需補上[J]糧食問題研究農家致富顧問,2020(10):57-58.
[2]程國強.增強應對突發事件沖擊的糧食安全保障能力[J]上海農村經濟,2020(11):45-46.
[3]羅佳麗,金鑫.糧食安全背景下糧食倉儲管理的問題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26):9-10.
[4]翁天璽.面向突發事件的糧食應急保障研究現狀與思考[J]糧食科技與經濟,2021(2):69-70.
[5]劉寧,孫丹.基于自然災害情況下的糧食應急物流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6):20-21.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