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檢測前處理方式方法分析

2021-10-13 16:36:10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楊 雪1,于 浩2,姜海洋1

(1.吉林省食品檢驗所,吉林長春 130000;2.揚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江蘇揚州 225000)

摘 要: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應用廣泛,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劑。合成著色劑的性質及種類較多,差異性較大,加大了食品檢驗檢測工作難度,需要檢驗人員掌握各類檢測前處理技術,以便于更好地檢測出合成著色劑的成分及含量。為了讓食品的色澤效果更好,控制食品的經濟成本,越來越多的食品企業使用合成著色劑,根據合成色素研究,過量的合成著色劑會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鑒于此,本文對食品中合成著色劑檢測前處理方式展開分析,以期能夠為檢測人員提供方法借鑒。

關鍵詞:食品檢測;合成著色劑;處理技術

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比較重視感官品質,其中色、香、味、形是食品感官的重要指標,色澤度的提升不僅能夠使人們的食欲增加,也會刺激人們的胃液分泌,促進食品的消化效果更好。食品企業通常會采用添加劑來提升食品色澤,刺激消費者購買欲望。合成著色劑在食品加工中屬于常見的添加劑類型。近幾年,越來越多濫用添加劑的事件爆發,食品安全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對合成著色劑的檢驗成為檢驗濫用食品添加劑的主要有效途徑。本文將詳細闡述合成著色劑檢驗前處理技術。

1 食品合成著色劑的殘留分析

著色劑主要用于改善食品色澤,使食品在生產完成以后保持長時間段的誘人色澤,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促使消費者產生購買欲望。食品的色澤是人們評判食品好壞的重要標準。為了增強食品的吸引力,食品企業按照比例進行著色劑的添加。食品檢測過程中,關于著色劑的檢測通常會先選擇對樣品進行檢測前處理[1]。檢測之前的主要處理工作是將雜質去除,并保留目標組成部分,規避雜質對檢測樣品造成污染,也避免雜質對檢測設備產生污染,影響合成著色劑殘留的檢驗結果。

2 食品合成著色劑檢測方法

有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著色劑并不能對人體提供營養,且如果超量使用還會生成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著色劑主要用于食品加工,加工期間所使用的設備會將重金屬這類的有害物質帶入到食品中,增加了合成著色劑對人體的危害。鑒于此,國家開始嚴格管理合成著色劑的添加,對大部分合成著色劑提倡限量或禁止的管理方式[2]。為強化管理力度,國家食品檢測部門定期對食品中的合成著色劑進行抽樣檢查,主要檢測方法包括液相-質譜法、分光光度法、毛細管電泳法及高效液相色譜法等。

3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檢測前處理技術分析

為進一步檢驗合成著色劑在食品當中的殘留情況,規避雜質對檢測結果產生的影響,在檢驗合成著色劑前,需要先對樣品進行處理。但因為合成著色劑的性質和類別多樣且復雜,常用樣品處理的方法也不同。

3.1 聚酰胺吸附法

聚酰胺方法主要是利用酰胺鍵的聚合作用,獲取高分子化合物,該種化合物當中包含酰胺基,其借助羥基酚類和氫鍵等基團形成吸附效果,在面對食品中的雜質時起到較強吸附效果,能將樣品中具備水溶性特色的酸性色素集聚起來。從原理上來講,當食品樣本處于弱酸環境的時候,聚酰胺粉能和食品中的水溶性合成著色劑結合,但卻不會和天然色素結合。當食品樣品處于弱堿環境,會出現聚酰胺粉解吸水溶性酸性染料,達到分離純化合成著色劑的效果[3]。從使用效果來看,目前聚酰胺吸附法是國內比較常見的合成著色劑檢測前處理方法,符合國家所規定的合成著色劑測定標準,已經被納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標準中。具體操作如下:先準備樣品溶液,在樣品溶液中添加200 g/L濃度的檸檬酸溶液,將pH值調節為6,將溶液進行加熱處理,使溶液升溫到60 ℃,將1 g聚酰胺粉利用溫水進行調試,使其呈現出粥狀。將調和好的聚酰胺粉糊和樣本溶液攪拌在一起,并利用垂熔漏斗進行抽濾,將準備好的pH值為4、溫度為60 ℃的水溶液對樣品溶液進行沖洗,再借助甲醇-甲酸溶液進行洗滌,繼續利用一級水進行沖洗,使溶液達到中性。最后,借助乙醇-氨水-水溶液完成解吸,通過3~5次解吸,將溶液解吸到無色狀態,將所有的解吸液收集起來,并將事先準備好的乙酸添加到解吸液當中,對解吸液進行中和處理,隨后放置到蒸發設備中進行蒸發,并加水復溶,經過過濾以后,可以借助液相色譜儀對其進行合成著色劑分析[4]。

3.2 液-液分配法

液-液分配法也是目前合成著色劑進行檢驗前的重要處理技術,其利用了著色劑的酸堿性,合成著色劑的酸堿性和雜質的酸堿性存在分配系數方面的差異,為了讓合成著色劑從食品當中被完整的提取和凈化,需要開展液-液分配法,達到分配處理的效果。目前我國所制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中已經將液-液分配法納入到合成著色劑檢驗前處理技術中,其主要用于對含有赤蘚紅樣品的檢驗中[5]。具體檢驗操作如下:將準備好的樣品溶液放置到分液漏斗當中,并在樣品當中添加10~20 mL三正辛胺-正丁醇溶液及2 mL鹽酸,振蕩使溶液充分混合,并提取溶液當中的有機相,重復提取操作,直到有機相呈現出無色狀態,將有機相合并,并借助飽和硫酸鈉溶液進行清洗。繼續提取有機相,并對其進行加熱處理,使其濃縮到10 mL,此時繼續將已經提取好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洞,并添加正己烷10 mL,繼續進行振蕩處理,在樣品溶液中添加氨水溶液5 mL,進行提取,能獲得含有水溶酸性的色素氨水溶液層。利用正己烷進行洗滌,獲得氨水溶液,借助乙酸將溶液調節到中性狀態,對溶液進行加熱蒸干處理,得到蒸干后的樣品繼續加水溶解和過濾,借助液相色譜儀展開合成著色劑的分析[6]。

3.3 固相萃取法

固相萃取法和聚酰胺吸附法原理比較一致,最近幾年主要被應用于微量農藥殘留的檢驗中,屬于操作比較簡單且使用范圍比較廣的合成著色劑檢測前處理技術。準備2 g樣品溶液,將其放置到離心管當中,混入乙醇-氨水溶液

10 mL,以漩渦搖勻的方式搖勻30 s,此時繼續進行離心處理,保持3 000 r/min,持續10 min,將已經離心好的樣品溶液中的上清液倒入漏斗當中,該漏斗內含脫脂棉,完成過濾后,將殘渣繼續如同上述操作進行過濾,直到濾液被濃縮到2 mL。此時可以對溶液的pH值進行調節,借助2%的氨水溶液,經過萃取處理,利用50%的甲醇溶液進行清洗,此時將溶液進行洗脫濃縮,完成定容和過濾后繼續借助液相色譜儀展開分析。

4 結語

食品安全問題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食品中著色劑的檢測也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應充分考慮到實際應用的需要,針對不同的食品基質,同時考慮食品生廠加工過程中合成著色劑添加的實際情況,建立有效的分析方法,提高食品檢驗檢測的高效性與精準性。

參考文獻

[1]李彤輝,尚偉,周楠,等.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多種食品基質中10種人工合成著色劑方法研究[J].現代食品科技,2019,35(2):279-284.

[2]王永仕,韋慶靈.高脂肪固態食品中合成著色劑的測定[J].食品安全導刊,2019(12):114.

[3]佟芳荻,張婷,何婷,等.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食品中11種合成著色劑[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2):

263-268.

[4]胡貝,李麗霞,劉紅,等.SPE-HPLC法測定食品中8種合成著色劑[J].食品工業,2020,41(1):298-301.

[5]曾楚瑩,王露,黎秀娟.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食品基質中5種不同合成紅色著色劑[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9,10(5):1341-1345.

[6]胡貝,劉紅.2015年—2017年湖北省食品中9種合成著色劑檢測結果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9,29(7):

123-126.

作者簡介:楊雪(1989—),女,吉林長春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食品檢驗。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官方網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金溝河1號9幢2門1層2號(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