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油菜花粉質量控制現狀

2021-08-23 14:29:18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牛建均1,劉春艷1,耿 瑞1,晏朝操1,曾凡勇1,張麗艷2,王煥珍1,馬四補2*
(1.銅仁市德江縣德江民族中醫院,貴州銅仁 565200;2.貴州中醫藥大學,貴州貴陽 550025)
摘 要:油菜花粉富含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天然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開發利用價值,已被廣泛運用于食品和藥品中,因此對油菜花粉進行質量安全控制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國內外文獻進行整理研究,從質量控制方面對新資源食品油菜花粉的研究進展進行概述,為油菜花粉產品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油菜花粉;質量控制;概述
油菜花粉為蜜蜂科昆蟲中華蜜蜂()等工蜂所采集的十字花科植物油菜()的干燥花粉。油菜分布廣,最早栽培于印度和中國,種植地域廣闊,現如今廣泛分布于我國各地。油菜花粉含黃酮、蛋白質、維生素、多糖等成分。中醫認為油菜花粉具有益腎固本的功效,可用于治療腎虛,慢性前列腺炎等疾病,現代藥理證明其具有增強免疫力、抗氧化、抗腫瘤等作用[1]。本文對現有油菜花粉的質量控制方法、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指紋圖譜研究加以總結概括,以期為油菜花粉的開發利用提供參考。
1 檢查項
1.1 性狀
依據國家標準《蜂花粉》(GB/T 30359—2013)發現,油菜花粉為黃色至棕黃色,不規則的扁圓形團粒(顆粒),直徑約2~4 mm,無肉眼可見砂粒、細土,無明顯外來雜質,無蟲蛀和霉變,具有特有的清香氣和滋味,無異味。油菜花粉在顯微鏡下花粉粒呈球形或近球形,極面觀為裂圓形,直徑30~35 μm,具3條萌發溝,無內孔,外壁厚度約1.5 μm,外層較厚,基柱末端稍膨大,造成球面輪廓呈波浪形,表面具網狀紋飾,網眼細小,不規則,網脊和溝膜上呈模糊的顆粒狀。
1.2 水分
目前,藥材水分的定量分析已成為一項重要指標應用于多種物質的理化分析。2017版《浙江省中藥材標準》里規定油菜花粉水分不得超過15.0%;2006版福建省中藥材標準中規定油菜花粉水分不得超過8.0%;2019年版《吉林省中藥材標準》中規定油菜花粉水分不得超過13.0%。油菜花粉中的含水量測定對其在產品加工和制劑生產中有重要的作用,陳露[2]參考《食品中水分的測定》(GB/T 5009.3—2010)中干燥法對油菜花粉、荷花花粉和山茶花花粉進行水分檢查,發現3種蜂花粉含水量分別為4.80%、5.99%、5.42%,不同實驗對象數據結果較統一,可作為油菜花粉的質量控制指標之一。有研究[3]通過比較減壓干燥法、甲苯法、烘干法測定花粉中的水分,發現烘干法難以達到恒重,減壓干燥法水分難以完全揮發,甲苯法消耗樣品較多。
1.3 灰分
灰分是指物質內的含碳有機物經高溫煅燒后揮發殆盡,而氧化物、無機鹽等無機物則殘留下來。2017版《浙江省中藥材標準》中規定,油菜花粉灰分不得超過5.0%,2006版《福建省中藥材標準》中未規定油菜花粉灰分限度。相關文獻[4-5]均參照《中國藥典》對中藥材質量標準研究中的灰分進行測定。陳露[2]依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灰分的測定》(GB/T 5009.4—2016)方法測定油菜花粉灰分發現,其灰分含量僅為3.02%,該方法也可作為測定油菜花粉灰分標準之一。
1.4 浸出物
浸出物是指被測物質中能溶于水或其他溶液的非蛋白質含氮物和不含氮有機物。浸出物本質上來說就是物質加入液體溶液中,從而進行提取分離組分的過程。浙江省中藥材標準和福建省中藥材標準中均未對油菜花粉的浸出物進行測定。相關研究[4-6]中均依據《中國藥典》對中藥材質量標準研究中的浸出物進行測定。采用合適的測定方法能夠準確得到油菜花粉浸出物含量,為油菜花粉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1.5 二氧化硫
隨著現代工業的飛速發展,SO2大量排放,SO2氣體進入植物后會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破壞胞內與光合作用相關的葉綠體等細胞器,導致植物枯萎死亡[7]。中藥材儲存過程中有硫磺熏蒸的保存方式,傳統的硫磺熏蒸加工方法由于其經濟低、可操作性強、防霉防蟲等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藥材初加工和倉儲等環節[8]。但過度硫磺熏蒸會導致藥材的二氧化硫的含量超標,甚至造成藥材化學成分發生量變或質變,影響藥材質量,危害人體健康。有研究[9]對全國27個省/市級藥品檢驗機構的374個品種共13 776批藥材檢測發現其整體合格率僅為79.7%。檢測油菜花粉中二氧化硫殘留可有效地預防不合格油菜花粉藥材應用于臨床,及時改進藥材儲存方式甚至原植物的生長環境。
1.6 農藥殘留
農業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大量農藥的使用在讓農產品獲得了更高的產量,廣泛的存在于各種環境介質及動植物體內,極大地威脅動物機體的健康[10]。有機氯農藥因其顯著的殺蟲效果被廣泛應用,但具有半衰期長、不易降解和代謝等特點[11]。有研究結果[12-13]表明,花期前后的農藥噴灑和加工的過程中混入的各種農藥和環境污染物,是花粉中農藥的主要來源,因此農藥殘留成為蜂花粉質量控制中一個重要因素。檢測油菜花粉中的農藥殘留對其產品開發具有重大意義。有學者[14-15]運用氣相色譜(Gas Chromatography,GC)和液相色譜-質譜聯用(Liquid Chromatograph Mass Spectrometer,LC-MS)對花粉中的有機氯農藥殘留進行檢測,研究發現有一定的殘留。
1.7 重金屬
油菜花粉的營養價值逐步被發現,并作為保健食品進入人們的生活中?;ǚ郾旧砗锈}、鐵、錳、鋅等微量礦物質,同時也含鉛、鎘、砷、汞、銅等有害元素[16]。重金屬元素是一種高毒性、持久性、難降解性的環境污染物,其可通過一系列途徑富集于植物體內,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因此,中藥材中重金屬的控制和管理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17]。有研究運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spectrometry,ICP-MS)技術建立了茶花粉和蕎麥花粉中砷、汞、硒、鎘4種重金屬的含量測定方法[18]。有研究[19]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10批油菜花粉藥材中的鉛、鎘、砷、汞、銅的含量。有學者[20]對已收集的花粉樣品采用ICP-MS技術檢測,結果顯示,蜂花粉含有一定量的鉛、鎘、砷、汞、鉻等有害元素。有學者[21]采用ICP-MS技術檢測不同地區的蜂花粉中重金屬含量,結果表明不同地區的花粉重金屬含量有明顯差別,其中山西省地區花粉的重金屬含量最高,山東和密云地區花粉中重金屬含量呈一定的變化趨勢。對油菜花粉中重金屬有害物的檢測及檢出限度將有助于花粉的開發利用。
2 薄層鑒別
薄層色譜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屬于液-固吸附色譜,由于其直觀、經濟、簡便的特點,被廣泛應用于藥品定性鑒別、藥品雜質檢查、藥品的含量測定及中藥指紋圖譜分析[22]。有學者[23]運用薄層色譜-生物自顯影法對油菜花粉粗黃酮提取物成分分析。較多蜂花粉的質量標準研究中均采用薄層色譜法對樣品定性鑒別[24-25]。然而油菜花粉現行質量標準《浙江省中藥材標準》和《福建省中藥材標準》中均未對油菜花粉的進行薄層鑒別,僅有2019年版《吉林省中藥材標準》中對油菜花粉進行了薄層鑒別,對油菜花粉進行薄層鑒別將有助于花粉的質量控制和開發利用。
3 含量測定
研究[1]表明油菜花粉所含營養成分主要包括的黃酮、蛋白質、氨基酸、多糖、維生素、脂肪酸、礦物質等。目前針對油菜花粉化學成分含量的研究要集中于黃酮類、多糖等,其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譜法、分光光度法、苯酚-硫酸法、福林酚法等。
3.1 黃酮的含量測定
黃酮類化合物是一類常見的重要天然產物,具有降血脂、抗動脈硬化、抗炎等多種生理活性功效[26]。2019年版《吉林省中藥材標準》對油菜花粉中槲皮素和山柰素進行了含量限定,其總量不得少于0.24%。2017年版《浙江省中藥材標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對油菜花粉總黃酮進行測定,規定其總量以無水蘆丁計不得少于3.0%。鄭敏燕等[27]采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對青海油菜花粉中槲皮素、山萘酚、異鼠李素測定,其平均含量分別為0.928%、0.295%、0.0834%。阮征等[28]運用HPLC測定油菜花粉經不同破壁方法對黃酮提取的影響,結果顯示溫差-超聲-酶法混合破壁法的破壁率最高,其黃酮的提取得率也最高。黃新球等[29]采用硝酸鋁比色法對油菜花粉等11種蜂花粉中總黃酮測定,結果顯示11種蜂花粉中總黃酮含量4.75~32.39 mg/g,其中油菜花粉總黃酮含量為15.71 mg/g。高志華[30]運用HPLC成功測定了產自貴陽、龍里、貴定的油菜花粉中山柰素含量,結果顯示不同產地的油菜花粉中山柰素含量存在一定差異。楊潔[31]運用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對油菜蜂蜜中黃酮類物質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鑒定出17種黃酮類化合物,包括槲皮素、山柰素、異鼠李素、木犀草素等。
3.2 多糖的含量測定
蜂花粉中含豐富的多糖,主要包括果膠多糖、纖維素和半纖維素等,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和藥理作用[32-33]。研究表明[34-35]蜂花粉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等功效。胡景華等[36]對油菜花粉中的多糖進行提取、測定,結果顯示不同產地油菜花粉的多糖含量無顯著差異。涂宗財[37]等通過單因素實驗優化和篩選苯酚-硫酸法測定油菜花粉多糖的顯色條件,得出最佳顯色條件,降低了多糖測定中其他成分的影響,使分析測定的結果更加可靠。有研究采用[38]響應面優化超聲輔助提取油菜花粉多糖,優化后多糖提取率驗證值可達5.28%。有研究表明[39]油菜蜂花粉多糖(平均值)通常占花粉干重的35%左右,不同產地的油菜花粉多糖的含量有差異。
3.3 其他成分的含量測定
油菜花粉中還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總多酚和維生素。有研究[40]對油菜花粉破壁前后的品質分析,發現破壁后的花粉中脂肪和蛋白質含量均高于未破壁花粉。李敏[41]分別采用凱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測定油菜花粉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含量,結果顯示油菜花粉中的蛋白含量比脂肪高。有研究[29]采用福林酚法對油菜花粉等11種蜂花粉中總多酚測定,結果顯示油菜花粉中總多酚含量為21.16 mg/g。蔣燕霞[42]等采用HPLC技術對油菜花粉中維生素C的含量進行測定,結果油菜花粉中維生素C含量范圍為0.32~0.42 mg/g。
4 化學成分
油菜花粉的化學成分相當豐富,它含有較多的天然活性成分,其成分主要包括多糖、黃酮、蛋白質和氨基酸、礦物質和維生素、脂類等。油菜花粉中蛋白質種類多,主要包括水溶蛋白、難溶蛋白、醇溶蛋白和堿溶蛋白,總蛋白含量合計可達27.4%[43],氨基酸主要包括天冬氨酸、谷氨酸、賴氨酸、脯氨酸和豐富的游離氨基酸[44]。
有研究發現[20,45]發現油菜花粉分別含有鈣、鎂、鐵、鈉、錳、鋁、銅和維生素A、維生素E及維生素C等常量和微量元素。研究發現[43]油菜花粉中含有一定量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有花生四烯酸、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等。多糖是由多個單糖分子通過脫水得到的。有研究[35-36,41]對油菜花粉中的多糖分析,發現其主要含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大量研究[23,46]表明油菜花粉的活性物質主要是其含有的大量且種類繁多的黃酮類化合物,包括山萘酚、槲皮素、異鼠李素等。油菜花粉除含有上述營養成分外,還含有磷脂、甾醇類及揮發油成分等[47-49]。
5 藥理作用
油菜花粉因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具備了多種藥理作用,隨著國內外學者對油菜花粉功效的深入研究,發現其具有提高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腫瘤、抑制前列腺增生、降血脂等作用。
相關研究[50-54]表明油菜花粉中的植物多糖、維生素、蛋白質和其他多種活性成分可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增強細胞活性。相關臨床研究[55-56]表明花粉在治療前列腺疾病上作用溫和,無不良反應,有良好的治療效果,治療機制與激素調節及抗炎作用相關。有研究[51,57]發現油菜花粉具有抗衰、抗氧化、保護機體免受外源自由基損傷的特性,主要原因是其對氧自由基致紅細胞膜損傷有保護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黃酮、蛋白及多糖[58-60]。研究表明[61]花粉多糖主要通過活化淋巴T細胞、巨噬細胞等對腫瘤細胞有強殺傷力細胞的增殖,產生淋巴因子和抗體,從而對腫瘤產生抑制作用。有研究表明[62]油菜花粉肽為抗腫瘤的有效成分,其作用機制主要是油菜花粉肽作用于胃癌SGC 7901細胞,與油菜花粉肽的濃度有關。油菜花粉因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及黃酮類化合物,可作為理想的降血脂原料藥的理論,已被相關研究[63-64]證實。油菜花粉營養物質豐富,還具有美容養顏、抗疲勞、保護肝臟[65]等多種功效。
6 指紋圖譜研究
6.1 指紋圖譜研究概述
指紋圖譜技術包括色譜法和光譜法,色譜法是其主要方法。目前國際上,將中藥指紋圖譜看作一種對天然藥物進行質量控制及成分檢測的方法,且已達成共識。建立中藥指紋圖譜,保證其專業的特性并更好的應用于相關研究,需遵循穩定性原則、特征性原則和系統性原則。高效液相指紋圖譜技術具有使用范圍廣、分離效能高、分析速度快、流動相選擇性廣等特點,適用于揮發性低、熱穩定性差、分子量大的中藥成分的分析檢測。
6.2 油菜花粉指紋圖譜的研究
有研究[66]利用HPLC色譜法對油菜花粉總黃酮部位進行分析得到HPLC指紋圖譜,并明確劃出16個共有峰,結果證明該方法穩定性及重復性較好,為油菜花粉的質量控制提供一定的依據。有研究[67]建立11批不同產地油菜花粉的中藥指紋圖譜,其相似度評價結果表明不同地區油菜花粉含有的化學成分是相對穩定的,建立的中藥指紋圖譜可行,為其質量評價提供一定依據。有學者[68]利用HPLC指紋圖譜對10批油菜花粉進行研究,實驗結果表明黃酮類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能客觀反映油菜花粉的指紋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內在差異,可通過內在的差異來控制油菜花粉質量,成為油菜花粉質量評價及質量控制的重要
指標。
7 結語
油菜是我國主要的油料農作物之一,有悠久的種植歷史,豐富多樣的資源。隨著對油菜花粉不斷深入研究,它的功能特性逐漸被挖掘出來,利用價值也越來越高。與此同時,油菜花粉的安全性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要在不斷利用油菜花粉的同時,采取各種手段來嚴格控制油菜花粉的質量,保證其安全有效。本文通過對油菜花粉現有的質量檢測進行總結,以期為相關標準的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李志,李琳,石曉峰.油菜花粉化學成分和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甘肅醫藥,2018,37(5):394-398.
[2]陳露.泰州地區三種蜂花粉營養成分分析[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2(1):58-59.
[3]駱華星,范涯.幾種蜂花粉中水分含量測定的方法比較[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09,19(1):214-215.
[4]赫一鳴,劉鑫,王玥玥,等.炒車前子質量標準的研究[J].中成藥,2020,42(1):44-47.
[5]班小軍,孫蕓,趙翠琴,等.白平子質量標準提升研究[J].中國中醫藥科技,2019,26(6):865-868.
[6]王敏春,王云霞,王苑桃,等.市售草蒲黃的質量考察及質量控制標準的探討[J].中草藥,2010,41(1):132-134.
[7]樊恒暉.普光氣田SO2排放對周圍農作物的影響研究[D].青島: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
[8]康傳志,楊婉珍,莫歌,等.中藥材二氧化硫限量標準及殘留現狀探討[J].中國中藥雜志,2018,43(2):242-247.
[9]許瑋儀,于江勇,金紅宇,等.我國2013—2017年中藥材及飲片硫熏情況調查以及二氧化硫殘留量限度標準建議[J].中國藥房,2019,30(24):3330-3336.
[10]李慧君,張文生,吳潔珊,等.中藥材農藥殘留研究現狀[J].中國中藥雜志,2019,44(1):48-52.
[11]羅智強,章虎,王祥云,等.氣相色譜法同時測定蜂花粉中7種有機氯農藥殘留[J].現代科學儀器,2011(3):81-83.
[12]Choudhary A,Sharma D C.Dynamics of pesticide residues in nectar and pollen of mustard(Brassica juncea(L.)Czern)grown in Himachal Pradesh(India)[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2008,144(1):143-150.
[13]Stoner K A,Eitzer B D.Movement of soil-applied imidacloprid and thiamethoxam into nectar and pollen of squash(Cucurbitapepo)[J].PLoS One,2012,7(6):39114.
[14]魏月,陳芳,薛曉鋒,等.改進QuEChERS-氣相色譜-質譜法快速分析蜂花粉中的多環芳烴[J].中國食品學報,
2016,16(8):211-217.
[15]肖利龍,趙悠悠.QuEChERS-氣相色譜法同時測定蜂花粉中多種有機氯和擬除蟲菊酯殘留量[J].遼寧化工,2017,46(8):838-840.
[16]MARIA C,DANUTA B.Application of ICP-MS method of determination of 15 elements in honey with chemometric approach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their authenticity[J].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2011,49(11):2741-2749.
[17]荀二娜.植物花部重金屬積累對植物繁殖和蜂類傳粉者的影響[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8.
[18]藍海英,丁冶春,范小娜,等.微波消解-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兩種花粉中四種重金屬元素含量[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2013,20(2):32-35.
[19]趙艷,馬曉靜,崔業波.油菜花粉藥材中5種有害重金屬殘留量的測定[J].中國藥物評價,2019,36(6):427-429.
[20]王鋼軍,孫彩霞,張永志,等.ICP-MS測定蜂花粉中12種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5,31(28):266-269.
[21]黃嘉琪,魏月,陳芳,等.蜂產品中重金屬對環境污染指示作用的研究[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8,20(4):92-100.
[22]尹麗,宗蘭蘭,蒲曉輝,等.薄層色譜法在藥物分析中的應用[J].河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6,35(2):77-80.
[23]王滿生,曾新安,熊夏宇,等.油菜蜂花粉中粗黃酮提取物成分分析[J].食品與機械,2016,32(9):144-148.
[24]李志,李琳,石曉峰,等.牡丹花粉口含片的質量標準研究[J].中國藥房,2019,30(9):1246-1250.
[25]張敏捷,朱萍,李玎,等.蘋果花粉中異鼠李素和綠原酸鑒別及總黃酮測定[J].藥物分析雜志,2016,36(4):617-623.
[26]趙靜,秦艷,左巍,等.植物來源的黃酮類化合物抗體的制備和應用研究進展[J].食品與發酵工業,2021,47(4):284-292.
[27]鄭敏燕,魏永生.油菜蜂花粉黃酮含量的HPLC測定[J].分析測試學報,2004(2):95-97.
[28]阮征,鄧澤元,吳龍耀,等.HPLC法測定油菜蜂花粉中黃酮含量及六種破壁方法對黃酮提取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8(10):455-458.
[29]黃新球,楊有仙,梁鋮,等.十一種蜂花粉中總黃酮和總多酚含量分析[J].蜜蜂雜志,2017,37(11):3-6.
[30]高志華.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油菜花粉中山柰素的含量[J].貴州醫藥,2006(5):449-450.
[31]楊潔.油菜蜂蜜中黃酮定量、定性分析及指紋圖譜初步建立[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1.
[32]王博,張夢珊,張中玉,等.菊花蜂花粉多糖的分離純化及抗腫瘤活性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6,37(5):358-360.
[33]喬子桐,尹麗,周旖璇,等.蜂花粉多糖成分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21,42(14):401-407.
[34]史天潔,李淑芳,左紹遠.蜂花粉多糖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安徽農學通報,2020,26(14):30-31.
[35]張錦錦,王倩,張穎,等.蜂花粉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蜂業,2020,71(7):59-62.
[36]胡景華,王添奕,顏偉玉.幾種蜂花粉多糖含量的比較[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8(3):237-239.
[37]涂宗財,李敏,劉光憲,等.苯酚-硫酸法測定油菜花粉多糖含量的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07(4):219-221.
[38]姚秋萍,姬青松.響應面優化超聲輔助提取油菜花粉多糖[J].糧油食品科技,2015,23(4):62-65.
[39]HANNELIE H,NICOLSON S W.Nutritional content of fresh, bee-collected and stored pollen of Aloe greatheadii var. davyana (Asphodelaceae)[J].Phytochemistry,2006,67(14):1486-1492.
[40]連文綺,薛霖莉,鄭曉楠.油菜蜂花粉破壁前后的品質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6,44(10):1464-1466.
[41]李敏.油菜花粉多糖的分離、純化、結構鑒定及抗氧化活性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學,2007.
[42]蔣燕霞,肖禮娥,林榜建.HPLC法分析油菜花粉中維生素C含量[J].海峽藥學,2013,25(3):53-54.
[43]黃新球,楊有仙,盧煥仙,等.5種云南產蜂花粉礦質元素分析及蛋白質營養評價[J].西南農業學報,2020,33(5):980-986.
[44]牛德芳,王波,陳玉勇,等.油菜蜂花粉及其蜂糧的營養成分[J].食品工業科技,2019,40(9):218-223.
[45]王謙,耿越,李曉,等.蜂花粉和松花粉主要營養成分對比分析[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7,38(14):219-224.
[46]邵帥.油菜及牡丹花粉抗良性前列腺增生活性成分分析[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5.
[47]梁惠花,劉曉河,張利民,等.壩上油菜蜂花粉中磷脂的含量測定中成藥,2003,25(6):504-505.
[48]楊開,王玏縈,徐夢婷,等.油菜花粉甾醇的制備、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國糧油學報,2018,33(1):69-75.
[49]牛德芳,王波,殷玲,等.油菜蜂花粉及其蜂糧的揮發性成分研究[J].江蘇農業科學,2019,47(3):164-169.
[50]易吉平,蔡拓,陳堅峰,等.油菜花粉添加富硒酵母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保健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16(3):33-36.
[51]廖呂燕,陳小權,李健,等.油菜花粉超微粉對肉雞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中國獸醫學報,2018,38(12):
2398-2403.
[52]張金明,楊曉萍.油菜花粉多糖對小鼠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4,15(6):45-46.
[53]孫培龍,張奕敏,何榮軍,等.蜂花粉多肽分離純化及免疫活性研究[J].食品科學,2008,29(3):450-452.
[54]孫麗萍,廖磊,王大仟,等.油菜蜂花粉及其提取物對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J].食品科學,2008,29(9):547-549.
[55]ASLAMAZOV E G, AKHVLEDIANI N D,VINAROV A Z, et al.Cernilt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static adenoma and chronic prostatitis[J].Urologiia,2007(1):52.
[56]李璐,張紅,吳云,等.油菜花粉活性部位對尿生殖竇誘導的鼠前列腺增生的治療作用[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6,18(2):291-295.
[57]李姍姍,趙鴻仁,王偉.破壁油菜花粉配伍的體內抗氧化活性研究[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20,43(3):237-240.
[58]姚秋萍,衛亞麗,楊瓊,等.油菜花粉多糖羧甲基化分子修飾及其抗氧化研究[J].食品研究與開發,2017,38(17):26-30.
[59]張紅城,董捷,李慧,等.六種蜂花粉多酚和黃酮類物質含量測定及抗氧化性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9):500-504.
[60]鄧建軍,楊海霞,曹煒,等.油菜蜂花粉蛋白的分離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J].食品與發酵工業,2011,37(100):218-212.
[61]JATON J C,ROULIN K,ROSE K,et al.The secalosides, noveltumor cell growth inhibitory glycosides from a pollen extract[J].J Nat Prod,1997,60(4):356-360.
[62]孔繁琪.油菜花粉肽對胃癌細胞SGC 7901生長的影響及機制研究[D].華中農業大學,2013.
[63]陳小夏,陳冰.油菜花粉提取物對高脂血癥大鼠血脂的影響[J].中藥藥理與臨床,2004(3):18-19.
[64]章定生,馬麗萍,章琦,等.油菜花粉內酯對高脂血癥大鼠降脂作用的研究[J].蜜蜂雜志,2014,34(7):1-3.
[65]郝轉.油菜花粉的功效及研究進展[J].糧食與油脂,2020,33(8):4-6.
[66]馮鋮鋮,楊素德,原少偉,等.油菜花粉總黃酮部位HPLC指紋圖譜研究[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5,17(3):
591-595.
[67]寧生榮,裴棟,馮祖飛,等.油菜蜂花粉HPLC指紋圖譜研究[J].中藥材,2011,34(5):693-696.
[68]姚秋萍,李健,胡娟,等.基于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的油菜花粉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食品報,2012,12(8):203-209.
基金項目:貴州省中醫藥管理局(黔中醫藥函〔2020〕101號)。
作者簡介:牛建均(1991—),男,漢族,碩士,中藥師。研究方向:中藥、民族藥質量控制及新藥研究。
通信作者:馬四補(1979—),男,回族,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中藥、民族藥質量控制及新藥研究。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食品安全導刊》雜志官方網站 ? 2012-2025 中商富安版權所有

京ICP備09075303號 京公網安備1101085079, 1101055372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金溝河1號9幢2門1層2號(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010-88825653   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