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平臺食品安全風險研究
邊文青,李 娜
(西安翻譯學院商學院,陜西西安 710105)
摘 要: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不斷發展,通過電商平臺選購食品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構成部分,但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諸如生產違規、質量缺陷、溝通不當等一系列的問題。本文從電商平臺食品安全的現狀及產生食品安全風險的表現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以保障電商行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電商平臺;食品安全;安全風險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帶動電子商務不斷的普及和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于網購在時間支配、金錢分配方面有著一定的優勢,因此備受消費者青睞?;ヂ摼W及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為電子商務提供了創新增長的有利發展環境,但是電商平臺食品安全風險問題一直都是發展道路上的一道難關。
1 電商平臺食品安全現狀
相關數據顯示,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比重最大。電商平臺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新時代的新產物,但是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往往存在較大的隱患,尤其是在網絡化愈加繁榮的如今。電商平臺的食品安全工作在抽檢的結果上、網絡媒體的輿論中都在提醒著人們食品安全重要性。2018年,僅外賣網絡平臺的交易額就已經達到了1 500億元,預計到2022年年底網絡食品市場的交易額有望突破
3 000億元。2019年8月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對網絡食品的線下供貨點進行了相應的抽查,抽查的樣品總數在750個批次,其中合格的710個批次,不合格的有30個批次,嚴重不合格的有10個批次。實際的合格率94.6%,嚴重不合格率在不合格產品的比例在25%以上,從這一點上來看我國電商平臺食品安全現狀令人堪憂[1]。
2 電商平臺食品安全風險的主要表現
對于電商而言,其電商平臺食品安全風險主要體現在監督不利和宣傳不到位兩個方面,具體狀況如下。
2.1 政府監管力度不足
現代化的信息發展,讓網絡電商平臺的數量呈現幾何倍數的增長,導致政府監督工作越加繁重,在人力、物力、時間的安排上就會存在一定不足。面對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數量上的激增,政府難以有效地對市場進行實時監管,而這種狀況就會導致電商平臺的混亂狀況以及安全風險問題。很多在質檢抽檢頻繁出問題的食品還是會出現在電商銷售平臺上,這些問題食品是否能夠得到徹底的監管,是否有更進一步的懲罰措施都是有待研究的問題。2018年出現了盒馬“標簽門”事件,由于當時的電商平臺管理不嚴格,導致了食品安全方面的事故。除此之外,網絡上很多所謂“現買現賣”的產品處于“三無”地帶,難以保證安全性,已經脫離了政府的監管視野[3]。
2.2 網絡虛假信息充斥
在現階段的電商平臺中,“華而不實”“虛假宣傳”“以次充好”的現象也算是較為常見的狀況之一。這種狀況在面對電商食品市場而言就更加的嚴重,一些店家將食品照片進行二次加工,從而在視覺方面做好吸引工作,甚至是在網紅經濟較為發達的如今,一些商家也會將自身的產品進行“包裝”,稱是某某網紅食品、明星食品進行售賣[4]。這些雜亂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對于人的主觀認知方面也會造成屏蔽,使普通消費者忽視了對于食品安全方面的考慮。
3 優化電商平臺食品安全措施
3.1 健全與完善我國關于電子商務的法律法制體系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法律體系,為電子商務實現透明、和諧的交易秩序和環境提供保障。目前我國在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方面還有很多缺失,給一些不法分子帶來了可乘之機,不能有效地保護公眾的合法權益。我國已頒布相當數量的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規范,但立法層次不高,法律協調性較差,立法理念和立法技術相對滯后。立法部門應加快立法進程,適當借鑒國外網絡信息安全立法的先進經驗,建立和完善我國電子商務安全法律法規體系。應當考慮原有法律對電子商務行為的適用性,對于原有法律不能適應的可以采取修改原有法律和單獨立法的方式來解決,對于一些全新領域可以進行單獨立法。在電子商務安全方面,法制建設則應涵蓋保護隱私權、保護消費者權益、保證信息的合法訪問、數字簽名與認證機構及計算機違法與犯罪問題的控
制等。
3.2 電商平臺自我管理機制升級
電商平臺在發展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圖文、食品等必要的宣傳方式,如常見的網頁宣傳、平臺界面等。電商平臺管理者可以做好相應的電商主體的審核與監察工作,利用信息化、多平臺的模式實現電商網絡化的監管工作,同時電商平臺也可以做好自身管理機制的升級優化,將食品安全落實到重點管控范圍內。衛生安全和健康是食品在電商平臺通路長久發展中必須完美解決的兩個命題。電商平臺打破了整個食品銷售的原有的市場環境,給食品銷售帶來了迅速發展,但也面臨著品牌生產空心化的問題。龐大的電商食品銷量下,產業鏈的支撐管控是脆弱的。作為電商企業,要加強食品全過程的綜合控制,實現材料采購、生產過程透明化、陽光化、規范化,這是網絡食品平臺及相關產品能夠長久健康走下去的重要舉措[2]。
3.3 加大監管及懲罰措施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是監管部門發現風險、消除隱患、保證上市的食品質量安全的一項重要監管手段。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又對檢驗依據、補充檢驗方法、復檢程序等進行了完善。市場監管總局應發布相應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和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對抽檢程序和核查處置有細化的要求,并專門針對電商平臺食品抽檢成立了“神秘購買人”小組。由食品安全監督相關部門進行食品的風險發現、隱患消除、食品監督抽檢等。只要堅持進行監管,并定期進行食品抽檢,結果向社會公布,就會讓不合格的電商產品能夠得到更多的社會監督,在很大程度上對電商平臺起到一種強有力的安全管控壓力和動力。另外,《食品安全法》中可以考慮“行政累犯”制度,如果生產經營者在一年內累計3次受到行政處罰,市場監管部門可以責令停產停業,把這種多次違法違規行為確定為情節嚴重的情形,并要求依法從重從嚴進行處罰[5]。
4 結語
網絡食品安全問題是現代化發展中最為關注的問題,同時也是時代發展下的難題,政府需要做好監督以及立法工作;消費者需要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投入到網絡食品安全的監督中;管理者需要做好管理工作。只有完成多方位的統一,在多方位的視角下完成網絡食品安全問題的監管與處理,才能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發展,走向更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姜方桃,駱詩雨,鄧淇丹,等.新零售背景下電商平臺食品安全問題的研究分析:以盒馬鮮生電商平臺為例[J].電子商務,2020(9):5-6.
[2]江德斌.電商平臺要把好食品安全關口[N].人民公安報,2020-12-17(3).
[3]陳宇婷.電商平臺安全保障責任研究[J].法制博覽,2020(26):183-184.
[4]姚輝.闕梓冰.電商平臺中的自治與法治:兼議平臺治理中的司法態度[J].求是學刊,2020,47(4):90-102.
[5]王滋海.網絡進口食品及原料安全監管的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調味品,2020,45(3):163-166.
基金項目:陜西省2020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資助項目“周至縣‘子滿園’電商銷售平臺”(S202012714033X)。
作者簡介:邊文青(1999—),男,漢族,甘肅定西人,本科。研究方向:貿易經濟。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