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糧再豐收 科技顯神威

2021-06-30 15:23:31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夏糧再豐收 科技顯神威
  
  作為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糧食生產穩不穩,不僅全國人民關心,也備受世界矚目。近日,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健在河北三河市調研“三夏”生產時說,得益于人努力、天幫忙,我國夏糧生產先后經過“倒春寒”、病蟲害、抗倒伏等多個關口,夏糧再獲豐收,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為全年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打下堅實基礎,為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糧食安全,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
  
  近年來,在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保護耕地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中國人依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培育出一批國際領先的品種,推動全國主要農作物品種更新了5-6次,每次更新都增產10%以上。截至目前,全國選育農作物品種4萬多個,申請植物新品種保護達到2.7萬個,位居世界第一。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明顯,據統計,今年1-4月,全國已建成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約3383萬畝,占年度任務量的33.8%;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921萬畝,占年度任務量的61.4%。農標準農田建設,夯實了糧食安全基礎,加快了農業轉型升級,通過節約人工、肥料、農藥等投入和增加綜合收益,使農業節本增效。各地通過投入資金推進農機裝備轉型升級、進行田間實戰比武、開展機手輪訓等措施,降低機收損耗,也是增加糧食產量的重要舉措。
  
  對于我國這樣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儲存多一些,糧食安全系數就會高一些。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抓機收減損,確保顆粒歸倉,才能有底氣把飯碗端得更牢。大國糧倉先進的儲糧技術、智能化與信息化建設為筑牢我國糧食安全壓艙石增加了信心。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是中央對確保糧食產能的新思路,也是扛穩我國糧食安全重任的底氣,我們不但向土地要糧,還向科技要糧,軟硬件同時發力,成效顯著,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取了可喜的經驗,未來,這些措施也將助中國經濟乘風破浪、行穩致遠!
  
                                                                本刊編輯部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