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食品小作坊 振興市場服務忙
迎接建黨一百年 市場監管譜新篇 之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篇
規范食品小作坊 振興市場服務忙
一一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格小作坊標準 規范生產行為 確保食品安全
本刊記者柴占陽 通訊員趙正銀
切實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食品小作坊從加工場所、設施設備、衛生管理、食品原輔料管理、加工過程控制、產品包裝和標簽、檢驗、貯存產品檢測管理制度等內容進行了嚴格規范。
據介紹,食品小作坊是指有固定生產加工場所,從業人員不超過10人,生產加工場所面積不超過200平方米,生產條件簡單,從事食品生產加工活動的個體工商戶。
規范的內容有:加工場所選址,應距離糞坑、污水池、暴露垃圾場(站)、畜禽類動物圈養場所等污染源25米以上;通往加工場所的道路應硬化;加工場所環境,應清潔、衛生、通風良好,無積水、無垃圾;有防雨、防塵、防鼠、防蠅、防蟲等設施,并不得飼養畜禽、寵物;生食加工區和熟食加工區、直接入口食品內包裝區和外包裝區,應有效分隔,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污染;衛生間不得與生產加工場所直接連通;食品加工場所必須排水設施暢通,具有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排氣設施;要配備有與生產加工能力相適應的清洗設備、工具及容器;廢棄物應及時清除,避免造成污染。
食品加工人員應取得健康證明后方可上崗工作?;加袀魅拘约膊?,有礙食品安全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加工過程中應保持個人衛生,規范穿戴潔凈的工作衣、帽、口罩,按要求洗手和消毒;在加工場所禁止吸煙和吐痰。
采購的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應符合食品安全標準或有關規定的要求。不得使用非食品原料、回收食品、有毒、有害物質。采購的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和食品相關產品,應查驗供貨者的資質文件和產品合格證明,并留存進貨票據憑證。
畜禽肉類的還應按規定索取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生產加工場所不得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消毒劑、剎蟲劑等化學品。食品添加劑使用應符合GB2760的規定,而且要如實記錄使用品種和使用量,防止異物進入食品。
食品包裝應能在正常的貯存、運輸、銷售條件下保護食品的安全性和食品品質。 預包裝食品應有說明標簽;散裝食品應在容器、外包裝上標明食品的名稱、生產日期、生產批號、保質期和聯系方式、生產者、生產地址、登記證編號等信息。每批食品出廠前,必須檢驗合格后方可出廠。
食品原輔料、食品添加劑、包裝材料、成品應分開存放,不得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的物品混合存放。
貯存物品應與墻面、地面保持適當距離。食品添加劑應單獨存放,并標示“食品添加劑”字樣,專人管理。
清潔劑、消毒劑、殺蟲劑、潤滑劑、燃料等化學品應明確標識,并與原輔料、半成品、成品、包裝材料等分隔放置。不得將食品與有毒、有害或有異味的物品一同運輸。
在生產過程中,要建立四項制度。即:進貨查驗記錄制度;生產過程食品安全控制制度;食品銷售記錄制度;食品安全自查制度。
為嚴格落實食品小作坊通用衛生規范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持續推進食品小作坊規范化建設,近日,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針對轄區實際,組織轄區23家食品小作坊安全管理人員召開了小作坊食品安全工作推進會,并現場進行了食品安全知識培訓。觀看了《食品小作坊規范化建設教學片》,學習了食品生產小作坊通用衛生規范解讀和《三小條例》。
在推進會上該局副局長張翼強調必須抓好三個嚴格:
一是嚴格落實河南省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食品小作坊通用衛生規范標準,做到逐項落實不走樣;
二是嚴格落實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做到職責明確、責任清楚,搞好食品安全防范;
三是嚴格落實市場監管職責,做到加強督導、監管到位,不留死角。
通過規范食品小作坊標準,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