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出硬手 假酒老板低了頭
新聞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篇
市場監管出硬手 假酒老板低了頭
一一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淮河路市場監管所查獲一批假茅臺酒 案值近10萬元
本刊記者柴占陽 通訊員趙正銀 喬志強
買家說,商家賣給他的三箱茅臺酒是假的;
商家說,我賣給他的茅臺酒是正品酒,絕對不假,如果說是假的,也是他買回去后自己搗的鬼。
那么,誰說的是假話,經過四方協調,最終敲定了究竟是誰之過。
投 訴
市民尚先生今年端午節在鄭州市淮河路上一家某有限公司買了三箱茅臺酒(18瓶)準備過節用,每瓶3250元,共付款58500元。買回后,在和朋友喝的過程中,被朋友認定是假酒,于是尚先生去找老板石某要求退貨,老板說:可以給他換三箱,但是不退。經過多次交涉,老板不承認是假酒,也不給退。
尚先生為了弄個明白,于是就投訴到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淮河路市場監管所。
協 調
淮河路市場監管所接到尚先生的投訴后,就與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聯系讓其派人到現場進行鑒定。商定后,約定6月22日下午,在淮河路市場監管所由市場監管所組織消費者、商家和酒廠打假人員四方在一起進行協調解決。
廠方打假人對尚先生購買的三箱茅臺酒當場進行了鑒定,經過鑒定,這三箱茅臺酒從包裝箱到每瓶酒的包裝盒以及酒瓶和標識都不是廠家的原包裝,而且做工十分粗糙,全是假的,最后鑒定為假酒。
狡 辯
當場被酒廠打假人鑒定為假酒后,執法人員問老板,這些酒都是假酒,現場鑒定的過程你都看到了,而且外包裝盒上還蓋有你們公司的章,老板石某當場狡辨說:我眼睛近視,章上的字我看不清,并說,既是箱上蓋的有公司的章,但現在箱內的裝的酒是不是我賣給他的酒,也說不清,老板當場狡辯,進行否認。
查 店
針對老板的狡辯,淮河路市場監管所由所長親自帶隊,組織執法人員在廠方打假人員以及消費者的配合下到石某的店鋪里進行檢查。
在檢查中,首先查出了包裝箱所蓋的公章,經過現場比對,箱上蓋的章與店里被查出的章是一樣的。經過在店里清查,沒有發現存放有茅臺酒。
檢查中,執法人員發現在店門口停放的車里面放的也有酒,讓老板把車門打開進行檢查,老板以沒有車鑰匙為由拒不開車門。
移 交
由于老板不配合檢查,不開車門,執法人員立即與當地公安機關聯系派人協助查處工作。公安人員到現場后,責令老板立即把車門打開,在車里,又查出了一箱同樣的芧臺酒。
經過廠方打假人員現場鑒定,也是假酒。在店里檢查時,還發現了兩箱漢醬酒,經過鑒定也是假的。
對四箱茅臺酒和兩箱漢醬酒廠方打假人員鑒定后,現場出具了正式的假酒鑒定書。假酒的總價值達近10萬元。執法人員當場依法將假酒全部予以查扣,最終敲定是商家賣假酒。
由于案值較大,已將此案移交給公安機關處理。
對消費者退賠問題待公安對案件處理后,再作處理!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