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亞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2021-04-27 15:45:56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三亞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打造市場監管品牌 全市市場監管工作取得新成效
  
  江 斌  本刊記者 韋昌惠
  
  2020年,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三亞市委、市政府和海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正確領導下,緊緊圍繞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大局,堅持“四個最嚴”要求,在嚴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努力創新市場監管制度、做好“六穩”“六保”工作、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消費維權、提升監管效能和加強旅游消費、食品、藥品、特種設備、產品質量“五大安全”等重點領域市場監管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三亞市場概述
  
  三亞市現有市場主體169321戶,其中企業69496戶,占海南全省15.97%,個體工商戶99147戶,占海南全省12.96%;農民專業合作社678戶,占海南全省4.33%。共有食品生產企業54家,備案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327家;食品流通銷售單位11130家,特殊食品經營單位962家,食用農產品綜合批發市場1家,農貿市場34家,大中型超市39家;餐飲服務單位5755家;藥品零售企業630家,各類醫療機構561家,化妝品經營單位510家;具有醫療器械經營備案和許可資質的經營企業1080余家。共有海鮮餐飲行業經營主體213家,旅游購物店18家,婚紗攝影店153家,旅游水果店967家。共有特種設備21151臺(套),壓力管道1060公里。
  
  2020年 打造市場監管品牌 
  
  全市市場監管工作取得新成效
  
  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一是大力推進市場準入制度改革,推行全程電子化的“海南e登記”,取消窗口受理和紙質材料,讓辦事群眾“一次不用跑”,大幅推行自主申報登記制度改革,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以內。2020年,三亞新增市場主體4.31萬家,同比增長7.28%,其中新增企業2.35萬家,同比增82.17%。2021年1-2月,新增市場主體5485戶,同比增長112%,其中,企業新增3687家,同比增長173%。出臺《三亞市“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實施方案》,對528項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實行全覆蓋清單管理。深化商事主體退出機制改革,進一步拓寬簡易注銷適用范圍,暢通市場退出渠道,同時基于“誠信推定”,允許曾經被終止簡易注銷的企業再次申請簡易注銷,優化企業簡易注銷容錯機制。為新開辦企業免費刻制印章,降低企業開辦成本。二是行政審批更加高效?,F有的43項食品藥品及特種設備相關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均可在三亞市政務中心門戶網站進行。堅持照后減證,僅銷售預包裝食品的經營單位取得營業執照即可當場辦結食品經營許可證備案。同時實行餐飲服務食品經營許可“承諾審批制”。
  
  嚴把旅游消費安全關。以旅游購物、海鮮餐飲、旅游水果、婚紗攝影等為重點,完善監管制度、出臺工作規范、開展質量提升行動,聯合多部門進行整治,嚴厲打擊欺客宰客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違法行為,對欺客宰客等擾亂旅游市場秩序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一次性死亡”,吊銷營業執照。指導海鮮餐飲協會制定行業標準、簽訂自律公約,自覺誠信守法經營。2020年共查處涉旅案件16宗,吊銷營業執照5宗,罰沒款50.7萬元。推動旅游購物點落實線下無理由退貨。推進建設“三亞市旅游消費市場數據采集與監管服務平臺”,累計接入商戶769個,實現上傳數據174萬筆,有效降低了消費投訴率,提高了監管水平和處置效率。
  
  嚴把食品安全關。積極發揮食安辦牽頭作用,理順食品安全工作機制。組織對三亞市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進行評議考核,督促各區及有關部門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及食品安全屬地管理責任。在2019年海南省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中,三亞市位列“優秀”等次。出臺《三亞市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方案》,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深入實施食品生產經營風險分級管理,加強抽檢監測,整治各類食品安全問題。共抽檢監測食品2544批次,總體合格率達98%;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111宗,移送涉刑食品案件25宗,公安機關立案偵查1宗。公布食品安全抽樣檢驗信息6期,1114批次樣品信息;發布食品安全消費提示10期。對轄區內47家持證食品生產企業進行風險等級評定和日常檢查,推進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進行APP監督抽查考核,抽考覆蓋率達100%,抽考合格率在94%以上。更新了7452家食品銷售經營者的風險分級評定信息。2020年以來,全覆蓋檢查冷凍庫576家次,完成63家食品冷凍庫備案,指導79家食品冷凍庫經營單位將信息錄入“海南陽光餐飲”系統。組織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食品安全監管、冷藏冷凍食品質量監管、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治理、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建設、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等多類專項執法檢查,累計檢查食品經營戶5864戶次,發放疫情防控、冷鏈食品監管等宣傳資料6千余份。2家農貿市場被省食安委授予“食品安全規范化農貿市場”。組織全市59家大中型超市開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加強日常監管,開展節假日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旅游接團供餐單位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等,全年共計檢查各類餐飲服務單位18937間次。大力推進餐飲服務單位“明廚亮灶”建設,實施“陽光餐飲+智慧監管”,推動各級各類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入駐“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平臺,學校(幼兒園)“陽光餐飲+智慧監管”安裝覆蓋率達100%。積極推進合餐場所“公筷行動”。
  
  嚴把藥品安全關。開展藥品與化妝品市場日常巡查,共檢查藥品零售企業1720家次,醫療機構426家次,化妝品經營企業205家次。開展藥品與化妝品抽驗,共抽取藥品151批次,化妝品28批次,收到不合格藥品報告1份,已依法處置。強化高風險藥品安全監管,共檢查疾控中心及疫苗接種單位40家次,檢查審核備案的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51個批次,責令改正15批次。開展中藥飲片、藥品網絡銷售違法違規行為、“線上凈網線下清源”等專項整治,共檢查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企業2家,第三方平臺25家次,藥品網絡銷售企業44家次;檢查中藥飲片經營單位403家次,中藥飲片使用單位342家次;檢查企業自營交易平臺22個,微信公眾平臺26個,化妝品經營企業37家次。推進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分級分類管理,開展醫療器械“清網”行動、無菌和植入性醫療器械監督檢查等專項檢查工作,共檢查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530余家次,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14份,下達警告11份,立案2宗,進一步規范了醫療器械市場秩序。已辦理醫療器械經營備案260余件,辦理網絡銷售醫療器械備案173件。2020年累計查處藥品案件74宗,已辦結62宗,辦結案件罰沒款17.61萬元。
  
  黨組書記,副局長文開平檢查藥店疫情防控工作落實情況
  
  嚴把特種設備安全關。開展了元旦、春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隱患集中整治,特種設備安全保障,電梯專項整治行動,液化石油氣瓶專項整治,制冷行業和中央空調使用的壓力容器檢查等,組建了特種設備行業專家庫,加強電梯檢驗,推動電梯位置碼賦碼、電梯維保單位分類評定等工作。全局近70人新考取了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證(B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人員缺乏問題初步解決。全年檢查各類單位652家次,下達《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意見通知書》15份,責令停用設備68臺(套),查封設備1臺,責令停業整頓5家單位。
  
  嚴把產品質量安全關。開展電氣產品消防安全治理,兒童和學生用品安全守護行動,消防產品、勞動保護用品質量安全專項執法整治,電動車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危險化學品質量安全隱患排查等工作,強化獲證企業監管,加大工業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力度,對24家生產企業實行產品質量分類監管。累計檢查電氣產品生產銷售企業36家,檢查兒童及學生用品生產銷售企業300余家次;檢查消防產品專營企業12家、勞動保護用品批發店3家、五金雜貨店19家;檢查品牌電動車專營店76家、電動車維修門店35家;對全市加油站、加氣站、液化石油氣充裝站進行監督抽查。組織開展37種583批次產品的市級監督抽查。累計查處產品質量違法案件18宗,罰沒款21.13萬元。
  
  加強質量提升建設。加強計量監管,落實強檢計量器具登記備案工作,已達到了強檢全覆蓋的要求。加強認證認可監管,開展強制性產品認證監督檢查和蓮霧、野米等有機認證產品監督檢查等。全面推進標準化建設,積極推動三亞市旅游服務類和農業類8家單位開展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工作;推進公共信息標志標準化建設,對市婦保健院、市人民醫院、崖州區創意產業園等各類機構進行公共信息標準化監督檢查;引導鳳凰機場、亞沙會賽區及亞沙村等單位按相關標準要求規范設置公共信息標志。對道路上標志牌進行升級維護改造,2020年來共優化整改道路標志牌174塊,更新設置辦公場所標志牌2101塊。完善開發三亞市道路公共信息標志監管系統,對全市道路上的交通指引標志牌、旅游牌、地名牌、慢行道牌等各類標志進行電子化檔案管理和監督。
  
  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王曉前往基層調研
  
  加強信用監管工作。推進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監管,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推進企業信用公示,強化涉企信息歸集共享。依托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海南),2020年以來共歸集市場主體信息35684條,異常名錄累計列入信息6211條,移出信息2043條,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信息397條。強化信用約束,實施聯合懲戒。2020年以來共公示經營異常名錄4527條、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2條,通過三亞市信息共享平臺推送至其他部門共享信息,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投標、國有土地出讓、銀行貸款、授予榮譽稱號等工作中依法予以限制或者禁入。加強商事主體滾動年報宣傳,已在特種設備重點領域實現年報100%的目標。繼續在食品藥品、安全生產等重點領域申請行政許可、移出經營異常名錄等方面推行信用承諾制。
  
  加強價格監管,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大力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節假日和旅游旺季農副產品價格監管,發放《價格提醒告誡書》,嚴肅查處哄抬物價、欺行霸市等價格違法違規行為。推進明碼標價工作,開展“黑物業”亂象、規范充換電及轉供電收費行為等專項整治行動,全年共計查處價格違法案件13宗,罰沒款271750.36元。市場價格秩序基本穩定。召開全市公平競爭審查工作聯席會議,牽頭各相關單位開展全市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共審查文件186件。
  
  局黨組副書記,局長王曉攜機關科室相關負責人檢查農貿市場疫情防控及禁塑等工作落實情況
  
  加強網絡監管。以大型電商平臺和三亞地區自營網站為重點,加強對重點商品和服務的監管,全年共檢查網站4800余戶次。三亞網絡交易監管平臺進入試運行階段,提供定期監測數據,解決“發現難”問題。還開展了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專項整治行動、殯葬服務市場及非法銷售仿人民幣圖樣整治、網上動產抵押登記、非法售砂專項整治等工作。
  
  加強廣告監管。制定廣告監管規范標準1個,指導執法單位查辦違法廣告案件6宗。做好了涉嫌違法廣告案件線索移交處置工作,處理率和反饋率達100%。加強廣告內容審查,糾正不規范宣傳用語34條。
  
  營造優質消費環境。繼續推進消費投訴信息公示和實體店購物七日無理由退貨試點工作。共集中公示了涉及19個行業的1082條消費投訴信息,對34家無理由退貨試點企業進行了“回頭看”。拓寬消費維權渠道,推進消費維權社會共治。聯合三亞市司法局、市商務局設立了三亞市消費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自成立至今,共調解消費糾紛1050余件。積極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2020年以來共處理消費者訴求21088件,已辦結20793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約214萬多元。推動85家企業在全國12315互聯網平臺注冊為ODR(在線消費糾紛解決)企業。
  
  加強知識產權服務和保護。推進知識產權服務便利化。持續推進商標注冊便利化改革,全面實行網上辦理,同時增加變更、續展等23項商標業務。2020年我市商標申請量7803件,商標注冊量4506件;專利申請量1927件,授權量907件。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草擬了《三亞市促進知識產權發展實施辦法》《三亞市促進專利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實施細則》《三亞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管理辦法》《三亞市專利保險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等政策草案。持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項行動。成立了三亞市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行動領導小組,積極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知識產權執法“鐵拳”行動、“藍天”行動、地理標志專項行動等系列專項行動。共立案查處侵犯商標專用權案件12宗,已辦結10宗,罰沒款37.429萬元,共立案查處及移交相關部門電子商務假冒專利案件309件。
  
  重大活動保障工作成效明顯。2020年以來共完成重要接待食品安全保障任務6項,累計出動食品安全駐點保障人員共計15人次,累計保障周期達160余天。冬休重要接待任務保障工作落實得到上級有關單位的充分肯定,有3名保障人員作為冬休任務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獲得省級以上表彰獎勵。完成泛珠三角區域合作行政首長聯席會議等17項重大活動食品及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共出動84人次,保障天數51天。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發揮擔任市疫情防控指揮部市場監管組和冷鏈組組長單位的職能作用,全局上下全員上崗、責任到人,加強農貿市場、活禽交易市場、超市、藥店、餐飲店等市場監管一線檢查,深入開展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推進聯防聯控,強化違法行為查處,檢查指導企業復工復產。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以來,督促經營者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突出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將經營單位全部納入“海南省進口冷鏈食品追溯平臺”監管,落實“四證”查驗和消毒工作,實現閉環管理。760家藥店上線“海南陽光食安發燒藥售賣追溯系統”,登記購藥數據37萬條。累計共出動執法人員2.5萬人次,檢查各類市場經營主體6萬余家次,開展跨部門聯合檢查8次,立案查處違法行為26宗,罰沒款40.97萬元,保障了市場總體平穩有序。
  
  2021年
  
  砥礪前行 奮發圖強 再創佳績
  
  2021年是建黨 100 周年和“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和加快自由貿易港建設的關鍵之年。三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繼續發揚市場監管人的優良傳統,立足自身職能,切實加強市場監管,團結一心,奮發圖強,全力服務海南自貿港高標準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推進商事制度改革。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落實落細。在省級統籌下,實行企業簡便注銷登記制。依托“海南e登記”平臺,實現一次性辦理營業執照、刻制印章、申領發票、社保登記、公積金繳存登記、銀行預開戶等事項,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承諾時間。
  
  進一步加強旅游市場消費安全監管。制定重點行業旅游市場監督管理具體措施、辦法,推進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落實常態化明查暗訪工作機制,加強跨部門聯合治理,凈化旅游市場環境。推動旅游購物行業、海鮮廣場主體設立“消費糾紛先行賠付基金”,落實“先行賠付”制度。推動三亞市婚紗攝影行業協會籌建。
  
  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修訂完善食品綜合協調各項工作制度,加大食品安全抽檢和風險監測力度;加強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日常監督檢查,深入開展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各類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嚴厲打擊“兩超一非”等違法違規行為;繼續開展農村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治理工作,推進農貿市場食品安全規范化創建工作;持續抓好農貿市場、商場超市、餐飲服務單位等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加快推進我市餐飲業“明廚亮灶”建設和“公筷行動”普及等工作。
  
  進一步加強藥品安全監管。做好藥品和化妝品日常監督檢查工作。按期完成分級、定期全覆蓋藥品化妝品抽樣工作。強化監管對象培訓;加強防疫器械監督檢查,保障器械安全、有效;持續深入推動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分級分類管理,提高監管的效率和靶向性,對重點企業、重點器械、重點環節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繼續嚴格實施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經營質量管理規范。
  
  進一步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做好電梯位置碼賦碼、電梯維保單位分類評定等工作。推進三亞市電梯應急處置及物聯網遠程監控平臺建設項目,提升應急救援能力。推動人大開展《三亞市電梯安全管理條例》立法。
  
  進一步加強質量基礎建設。產品質量合格率保持高位穩定,質量工作考核保持在A等級評定。加強計量檢定能力建設,深入開展計量惠民和誠信計量體系示范建設,在海鮮排擋、水果店等企業中建立誠信計量示范單位,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規范認證檢測市場秩序。對重點工業產品,危險化學品等進行質量安全隱患排查,落實產品質量監督抽查各項工作。加強獲證生產企業證后監管。繼續做好企業分類監管工作,健全企業信息檔案。全面推動“禁塑令”實施。深入開展對標達標提升行動,針對重點行業和重點產品,加快引進和轉化先進的國際標準,提升我市工業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繼續推進實施公共信息標志標準化建設工作。建立市級標準化專家庫、標準化企業庫、公共信息標志標準化數據庫。不斷推進國家級、省級及市級標準化試點示范工作。
  
  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服務和保護。加快推進各項政策出臺,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推動中國(三亞)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設。積極推進三亞市知識產權綜合保護行動,加強各部門協作與聯合執法,持續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
  
  進一步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將其與信用風險分類監管有機融合,實現智慧監管。推動信用監管風險精準預警,著力解決重點關注名單比例高的突出問題。拓展信用數據應用,運用大數據實現對未年報企業的有效鎖定,精準監管,做到“應報盡報”,降低經營異常名錄列入頻次。完善市場主體信用分級分類,實施差異化監管。
  
  進一步強化網絡市場監管。開展2021年網絡市場專項行動(網劍行動),推動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繼續加強對網絡交易平臺經營行為的監管,督促平臺切實落實責任與義務。
  
  進一步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深入推進線下零售企業7日無理由退貨承諾、消費投訴信息公示、“誠信經營•放心消費”創建等工作,擴大試點覆蓋面。深入開展宣傳教育,營造共治氛圍。以“食品安全宣傳周”、“安全用藥月”、“質量月”等為重要契機,深入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推動市場監管相關科普宣傳陣地建設,積極引導消費者提高認知水平和辨別能力。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