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管局查處一起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違規案件

2021-04-26 10:01:01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管局
  
  查處一起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違規案件
  
  南通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張周建 何丹 單赟
  
  2020年4月,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食品監督抽檢不合格報告,立案查處一起食品生產企業生產過氧化值超標瓜子仁的案件,罰沒款共計人民幣0.805萬元。在不合格食品后處置過程中,從瓜子仁和食用油兩個關鍵原料入手,細致排查、分析過氧化值超標原因,指導企業糾正生產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隱患,提高了企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該產品質量持續保持穩定安全水平。同時,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指導該企業與江南大學合作,從產品工藝、配方等途徑,立項研究該類產品過氧化值易超標的行業難題。
  
  抽檢基本情況
  
  2020年4月15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標稱“生產者名稱:港閘區某食品廠”的本味瓜子仁進行了監督抽檢。經揚州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以下簡稱“揚州質檢所”)檢驗,該產品過氧化值(以脂肪計)檢驗值為3.08g/100g,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堅果與籽類食品》(GB 19300-2014)規定的標準值“≤0.80g/100g”,檢驗結論為不合格。2020年5月25日,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本味瓜子仁”的《檢驗報告》(NO:YSP200808)送達該食品廠,并告知其相關權利義務。食品廠負責人當場表示對產品真實性以及檢驗結論無異議;在規定的時限內,該食品廠未申請復檢。
  
  核查處置過程
  
  2020年5月30日,復檢申請期限結束后,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再次來到該食品廠,就本味瓜子仁產品過氧化值超標進行不合格后處置。
  
  違法行為查處。經調查,2019年12月20日,港閘區某食品廠用50千克葵花籽仁作為原料生產本味瓜子仁,共生產產品50.8千克。同日,抽取250克產品用于出廠檢驗,抽取16袋產品留樣。2019年12月22日,該食品廠將生產該批次“本味瓜子仁”全部銷售給南京市江寧區某食品經營中心,銷售價格為60元/箱,規格為5千克/箱。該食品廠生產不合格本味瓜子仁的貨值金額為:50kg×12元/kg=600元,違法所得為:50 kg×12元/kg -50 kg×11元/kg =50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罰款人民幣8000元、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50元,罰沒款共計人民幣8050元。
  
  問題產品召回。港閘區某食品廠在收到《檢驗報告》后,就按照規定啟動召回程序,對已經銷售的同批次瓜子仁實施了召回。該批次產品全部銷售至南京江寧區某食品經營中心,由于銷售時間較久,產品已經全部銷售完畢。在發出召回公告至本案立案調查結束的期限內,未召回到同批次產品。
  
  不合格原因排查。在立案調查期間,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企業生產全流程進行了細致分析,指導企業深入排查不合格產生原因,發現了存在的兩個重大風險隱患。
  
  一個是原料瓜子仁存在的風險隱患。該食品廠采購的農產品葵花籽,在采購時,沒有核查葵花籽的收獲時間,存在使用陳年瓜子仁的風險。雖然有原料入庫驗收,但也僅僅是感官的檢驗。原料瓜子仁的質量得不到很好的保證。針對這一隱患,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企業制定了更加嚴格的原料供貨商審查機制和原料入庫檢驗機制,把農副產品的收獲時間以及酸價和過氧化值作為關鍵的驗收指標,并設定為企業生產過程中新的關鍵控制點。
  
  另外一個是原料油存在的風險隱患。該食品廠使用的原料油貯存在大型油罐內,由于油罐設計不合理,導致油罐底部殘留油不能完全排空,一直沉積底部,存在原料油過期變質的隱患。針對這一隱患,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企業重新設計、更換目前使用的油罐。在新的油罐沒有到位之前,必須通過抽取等方式清理完油罐底部殘留油,方可注入新油,并且增加原料油酸鉀過氧化值的檢測頻次,并同樣設定為企業生產過程中新的關鍵控制點。
  
  問題及對策
  
  本案雖然已經結案,但在案件辦理及后處置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難題和困惑。
  
  一是導致產品過氧化值超標的具體環節難判斷。食品廠按照規定進行了成品出廠檢驗,過氧化值在標準范圍之內。2020年5月26日,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委托南通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對企業留樣進行了檢驗,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也符合標準規定。而出廠之后的運輸過程或下游銷售商的儲存環境,均有可能導致過氧化值超標,所以過氧化值超標是哪個環節造成的,確實難以判斷。對于此問題,南通市崇川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企業與江南大學合作,在規范生產過程的基礎上,從產品配方、加工工藝著手,研究解決該類產品過氧化值易超標的行業難題。
  
  二是終產品難召回。對于食品生產企業而言,已建立了完善的食品銷售記錄制度,下一級銷售商均登記在冊,可以追溯,但對于規模較小的終端零售商而言,并未建立完備的銷售記錄制度,零售產品無法追溯,僅憑召回公告,很難召回問題產品,尤其是屬于快速消費的食品。對于這個問題,建議借鑒當前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模式和要求,逐步實現零售終端銷售全記錄,有利于追溯問題產品。
  
  案件評析與啟示
  
  本案中涉及的“本味瓜子仁”為油炸類食品、不合格指標為過氧化值。油炸類食品的過氧化值指標是一個反應產品是否變質的指示性指標,也是此類產品常見的不合格指標,而導致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很多,從原料到加工、從運輸到貯存,各個環節都有可能造成產品過氧化值超標。本案的意義不僅僅在于及時發現并懲處了企業違法行為,消除了食品安全隱患,保護了消費者健康權益,更重要的是,通過監督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線索,能夠深入排查、分析、查找不合格產生的原因,從“瓜子仁和食用油”兩個方面,為企業增設了兩項極為重要的關鍵控制點,提高了企業食品安全管控能力,避免今后該產品再次出現“過氧化值”超標的情形,為同類食品生產企業排查同類問題產生原因或者避免發生同類問題提供了參考,有一定的示范作用。同時也提醒我們,企業應該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不斷創新、提升產品工藝,通過技術手段來保證食品安全。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