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促發展 鄉村振興看“鳳泉”
新春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篇
市場監管促發展 鄉村振興看“鳳泉”
一一新鄉市鳳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全力助推鄉村振興戰略
李來忠 本刊記者柴占陽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河南省新鄉市鳳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立足職能,開展“四大行動”,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助推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鄉村消費環境品質化發展、鄉村治理體系現代化發展。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優化農村創業環境。
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通過“先照后證”、“多證合一”、簡易注銷、 “網上辦”、“掌上辦”、“預約辦”、 “郵寄辦”等一系列商事登記改革新舉措,進一步激發了農村市場主體創業創新活力。
為進一步簡政放權,2021將食品經營“三小”登記證下放到各基層市場監管所,方便農村群眾就近辦事。依托現有的 “互聯網+審批服務”、“最多跑一趟”改革,完善全程化電子化登記工作。
同時,加大農村市場主體幫扶力度,依法降低電商準入門檻,設立綠色通道,鼓勵企業和個體工商戶開辦電商網店。目前,鳳泉區共注冊農村電子商戶356家,電子商務公司2家。
積極引導鄉村電商“個轉企”轉型發展,推進“個轉企” 工作。2020年以來共幫扶3家農村個體工商戶轉制升級為有限公司;積極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 場、農家樂等市場主體發展。目前,全區共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33家、家庭農場25家,涵蓋蔬菜種植、養殖等行業。
二、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培育鄉村商標品牌。
加強商標知識的宣傳,強化對知名品牌的引導和培育,持續推動涉農企業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引導企業走品牌發展之路。
推廣“地理標志產品+龍頭企業+農戶+標準”產業化經營模式,鼓勵發展“一域一品”、“一社一標”。
深入推進“商標富農”工作,為服務 “三農”發展提供 “綠色動力”。
加強農產品商標品牌的培育,積極引導農民通過商標注冊提升農產品核心競爭力,目前“鳳泉薄荷”被列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名錄;同時,規范地理標志商標使用管理,指導商標持有者制定管理規定,要求使用者嚴格執行產品質量標準,確保地標產品的核心特色品質穩定 ;同時健全執法機制,嚴查侵犯地標專用權案件。
以農村地區小食品生產企業和生產加工小作坊、學校食堂、校園周邊小餐飲、小食品店等為重點,著力整治農村食品安全違法行為,督促食品生產經營單位落實主體責任。2020年以來共受理農村地區12315食品投訴舉報67件,查處農村違法食品案件63起。
開展小作坊整治提升行動,2020年共辦理小作坊登記證11份;2020年監督抽檢農村地區食品141批次,合格率100%;推進食品安全網格化監管,鳳泉區人民政府食安辦每年組織全區農村食品安全監管情況督查,同時開展對各鄉鎮(街道)的食品安全滿意度測評。
此外,2019年以來推進各類學校、幼兒園“明廚亮灶”全覆蓋,有效保障了農村師生的飲食安全。
四、開展市場秩序整治,凈化鄉村市場環境。
積極推進打擊傳銷宣傳教育,持續開展防止傳銷進鄉村宣傳活動,提高群眾防范和抵制傳銷的能力,在鳳泉區確立耿黃鎮耿莊為無傳銷示范村、寶西辦事處星湖社區為“無傳銷社區”。
加強對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村經濟主體的合同指導服務;
強化農資經營者責任意識,督促全面建立“兩帳兩票一卡一書”經營制度;
開展“春季打假冒保春耕”等行動,打擊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商品、無照經營等違法行為。
推進農村放心消費工作,充分發揮12315投訴舉報網絡和“一會兩站”作用,及時解決農村消費糾紛,加強農資消費引導,提高農民消費維權意識,2020年以來共受理農村地區消費投訴舉報137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0萬余元。
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以食品、假冒電池、水泥等傳統產業產品為重點,強化農村和城鄉結合部市場監管執法,2019年以來共查處商標侵權案件12件,沒收、銷毀當事人用于制造侵權商品的工具一批,沒收侵權服裝1015件、侵犯注冊商標“公牛”牌插座303只,罰沒款113萬余元。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