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來再提示 網絡物需警惕
新春媒體走基層 市場監管收眼中 之河南省商丘市篇
“3•15”來再提示 網絡物需警惕
一一河南省商丘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出3·15消費提示
王 超 本刊記者柴占陽
在一年一度國際消費者權益日“3·15 ”到來之際,河南省商丘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丘市消費者協會發消費提示,其主要內容如下 :
3·15消費提示
由于受疫情影響,大家減少了出門購物的頻次,刷朋友圈、刷短視頻、看直播帶貨,點擊購物車鏈接購買的消費者增多。當導購員變成隨時可以與消費者直播見面的“網紅博主”后,在互聯網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在微信朋友圈賣生活用品、國外奢侈品代購、減肥美容養生等產品的內容屢見不鮮。網購成了目前重要的消費模式。
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商丘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商丘市消費者協會鄭重提醒消費者,直播帶貨、微信購物存在以下風險:
一、目前網購缺少第三方擔保機制,也缺少對微商、電商的信用評價機制,錢款一旦進入對方賬戶將對商品售后缺少約束力,易發生賣家毀約不發貨或延遲發貨等情況,消費者如若對商品不滿意也很難進行退貨或申請售后保障。
二、產品質量貨不對板,“賣家秀” 與 “買家秀”差異大,消費者知情權、公平交易權等權益受損嚴重。
三、消費者獲取經營者及商品信息受限,經營者無需實名注冊、無信用擔保、無交易門檻,商品的質量、來源、渠道、價格等信息的真實性存疑,發生糾紛時消費者追責難。
四、消費糾紛多牽涉異地商家,地區跨度大,消費者舉證難,維權成本高。
消費者在網購前,應選擇制度完善、信譽良好的網站、和APP交易平臺進行交易活動;購買時,多瀏覽已售商品評價,謹慎購買與市面售價過于懸殊的商品;交易中,要保留證據索要發票;收貨時,要當場認真驗貨。當消費者權益受到損害時,請及時撥打 “12315”投訴熱線!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