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安全嚴監管 健康消費過新年
防控常態不松勁 市場監管看陜西 之渭南市篇
守護安全嚴監管 健康消費過新年
----渭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協會發布春節消費提示
劉少博 本刊記者柴占陽
春節將至,消費旺季來臨,為了讓廣大消費者共度平安、祥和、安全的傳統佳節,渭南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渭南市消費者協會向廣大消費者做如下消費提示:
一、減少傳播風險,杜絕餐飲浪費。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做好個人防護,務必科學正確佩戴口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避免人群聚集,減少疫情傳播風險;外出就餐倡導文明就餐、按需點餐、厲行節約,杜絕浪費,提倡用餐時實行分餐制,自覺使用公筷、公勺,拒絕食用野味,避免交叉感染等。
二、購買冷鏈食品應到正規市場和超市?,F有研究和防控實踐顯示,新冠肺炎未發現通過攝入食物導致感染的情況,也尚未發現消費者因接觸污染的冷鏈食品而感染的病例。因此,市民不必過于恐慌。但在購買冷凍冰鮮產品時,應到正規的市場和超市,并在指定區域進行購買,要查看食品產地、來源、進口食品檢疫等相關信息,選購冷凍冰鮮食品時應正確佩戴口罩,避免用手直接接觸食品及包裝表面,可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反套住手來挑選。購物后及時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洗雙手,洗手前,雙手不碰觸口、鼻、眼等部位。
三、理性對待打折促銷。不少商家推出誘人的折扣、獎品、贈品、返券等促銷活動,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詢問和辨別,是否具備相應條件才能享受,如必須購買指定商品或購滿規定金額等。年前個別商家玩“先漲后降”的價格貓膩,消費者面對高折扣、高額返券等誘惑時,應謹防虛假打折,保持理性,按需消費,切勿沖動購物。據中國消費者協會雙十一調查結果顯示,超7成商品在雙十一并沒有便宜,所以,節前消費夠用就好,切莫貪圖折扣造成浪費。
四、選擇口碑較好的家政公司。春節前,家政服務需求量大增,尤其是保潔,許多家庭都會用到,而消費者雇家政服務一般都是口頭約定,所以有時會在服務收費、質量標準、時間等方面發生爭議,特別是在出現財產損失、違約等情況時更容易產生糾紛。在選擇時,應選擇有經營許可、有較好口碑的家政服務公司,并簽訂好服務項目、服務時間、服務內容、收費、違約等問題的書面合同,不要隨便小廣告打個電話就預約。
五、預付消費,睜大雙眼。春節是餐飲、美容美發、健身娛樂等行業的消費高峰期。消費者在辦理預付卡時注意充值金額不宜過大,謹防經營者的附加條件,對相關服務內容最好進行書面確認,最好與商家簽訂協議。如果預訂年夜飯時,要控制在10人以下,盡量選擇疫情防控措施好、規模大、信譽佳、服務好的飯店。年夜飯一般是固定套餐,在挑選飯菜時,不要被花哨的菜名迷惑,盡量弄清每道菜的名稱、內容、規格和價格,同時弄清具體的收費項目。如,是否可自帶酒水,有無最低消費、開瓶費、包間費等。消費者要保留好預訂票據、書面協議、收據、發票等憑證,以便在權益受損時方便維權。
六、接收包裹認真驗貨。隨著節日銷售的走旺,快遞物流業務量也增大,不少騙子利用消費者不當面驗貨的習慣,向消費者寄送空包裹或劣質商品,然后利用快遞送到付費對消費者進行詐騙。因此,消費者在接收物流包裹時,一定要核驗是否為自己網購的商品,不要接收來路不明的快遞,特別是對于需要貨到付費的包裹,接收人或者代收人最好當面拆開包裹驗貨。
七、別貪小便宜不要發票。消費憑證是消費者購買商品、接受服務的重要憑證,也是與經營者發生糾紛時最重要的維權舉證材料。一些商家以抹零、贈送小禮物或沒有發票為由,不向消費者提供發票,有些消費者認為不要發票少收錢得贈品,自己占了便宜,可是,商家不給發票能為消費者優惠多少,如遇到投訴,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八、遇到消費糾紛要及時投訴。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接受服務時,要主動索取消費憑證并妥善保管。消費糾紛發生后可先行與商家協商處理,若協商不成,應及時撥打“12315”熱線進行投訴,或者到消費糾紛發生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旅游部門、消費維權服務站(點)進行投訴,維護消費者自身合法權益。
附:渭南市各縣(市、區)消費投訴電話(區號 0913):
臨渭區:2060315
高新區:2112315
經開區:2580315
華州區:4712315
華陰市:4412315
富平縣:8812315
潼關縣:3812315
澄城縣:6785315
合陽縣:5528315
大荔縣:3229315
蒲城縣:7259315
白水縣:6125315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