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縣奉母鎮產改結碩果 餃香暖人心

2020-12-25 14:22:34 來源: 食品安全導刊-食安中國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本刊訊(記者 蔚宏奎)“我來搓面勁兒。”“我來搟皮兒。”“我來包餃子。”奉母鎮七二村鄉村大食堂里一派熱鬧景象,該村鄉村振興文藝宣傳隊的十余名婦女同志自告奮勇,爭先在冬至節的餃子宴上“亮一手”。

“冬至大如年”,這一天,家家都要吃頓餃子。“晝短摒棄煩憂事,夜常相伴歡樂聲。小餃暖盡心頭寒,更勝金銀百十千。”喬金龍的詩歌也是在訴說冬至的風俗。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都是必不可少的。

鄉村大食堂院子里,大家有說有笑,圍在數平方米的巨大案板前,拿出了看家本領,分工協作,揉面、搟皮、包餃子,個個動作嫻熟,包起餃子來麻利干練,不知不覺間,面前的盤子里就放滿了餃子。這邊包著餃子,另一邊則開始燒水準備煮餃子。很快,一盤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出鍋了,大家圍坐在一起,一邊品嘗美味的餃子,分享節日喜悅,一邊憧憬著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共謀七二發展。

“非常感謝大家的關心,今天中午能夠吃上一碗香噴噴的餃子,我心里很激動,也很感動。鄉村大食堂就是我的家,我以后要發揮自己的余熱,為村集體做力所能及的事,緊密團結在村集體周圍,為發展村集體經濟貢獻自己的力量。”何欽亮吃完餃子后激動的對記者說。“我們號召行政村堅持過好傳統節日,增強群眾對傳統文化的認知感,從而增強群眾對村集體的歸屬感,不斷傳播正能量,促進鄉村融合,營造一個相親相愛、幸福和諧、經濟發展、共建共享的新農村。”一旁的黨委書記陳鵬向記者說,我們今天七里倉二村大食堂的紅紅火火,正是得益于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但村集體有了收入,更重要的是理順了干群關系,凝聚了全村各方力量,一些在外經商的鄉賢能人紛紛為鄉村大食堂捐款捐物,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我常年在外務工,這次回來意外看到我們村竟有這樣的鄉村大食堂,并且老人們在這里開心的吃了兩個多月飯了,我內心非常激動,這絕對是正能量,我也要為這個鄉村大食堂做點貢獻”前天剛為鄉村大食堂捐了一頭豬的打工仔何江民堅定的對記者說。

今天七里倉二村“三委”干部還把精心準備的餃子,送到在家里不能出門老弱病殘的老人身邊,讓他們足不出戶也吃到水餃,也感受到這濃濃的節日氣氛和集體大家庭的溫暖。另一個有集體分紅的營崗村,為本村15名60歲以上的老黨員、五保戶送去手工餃子,并給他們送上節日的問候,讓老人們在寒冷的冬日里,切實感受到來自集體大家庭的關懷和溫暖。

殘疾五保戶龐愛平接過餃子,激動的說:“餃子對別人說雖很平常,但今天對我很重要,很貴重,更有味道,我感到很滿足,也很幸福,共產黨的干部就是我最親最近的人!”

隨著奉母鎮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深入推進,逐漸拉開了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序幕,今后給群眾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會越來越高。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