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以“四位一體”監管模式穩步提升
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以“四位一體”監管模式穩步提升全市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2020年以來,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在推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中,圍繞守住安全底線的既定目標,抓住監督抽查、監督檢查、部門協同、風險管控四個關鍵環節,綜合施策、精準監管,穩步提升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一是目錄管理+監督抽查,提高質量監管有效性。結合地區實際,制定《呼和浩特市重點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目錄(2020年度)》,將12大類84小類工業產品列入目錄管理范疇,實施有效監督。在此基礎上,制定并實施2020年呼和浩特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將成品油、化工產品、日用消費品、建筑裝飾裝修材料、工業生產資料、農業生產資料等六類68種產品列入抽檢范圍,進行監督抽查。目前,已完成農資產品質量監督抽樣檢驗297批次。對工業生產資料、食品相關產品、日用消費品、建筑及裝飾裝修材料完成抽樣140批次,相關檢驗工作正在進行中。
二是工作指引+監督檢查,提高質量監管靶向性。制定《2020年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證后監管工作計劃》,全面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杜絕區域性、行業性質量安全事件的發生,確保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證后監管到位。編制《產品質量安全監督雙隨機指引》,逐步完善“雙隨機、一公開”事中事后監管模式, 先證后核例行檢查食品相關產品12家、“雙隨機、一公開”檢查企業30家,積極幫扶企業整改存在問題,進一步落實企業質量安全主體責任。進一步梳理完善重點工業產品風險點責任鏈,對13家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9家化肥生產企業進行專項監督檢查,督促獲證企業建立進貨驗收、產品質量安全過程控制、出廠檢驗,落實企業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三是聚焦難點+部門協同,提高質量監管系統性。在質量監管工作中,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管局更加關注“衣”領域存在的難點問題的治理工作,發揮部門協同作用,采取四個步驟,提高整治工作成效。第一步,對全市兒童服裝、學生校服、服裝鞋帽、羊絨制品、皮革制品和其他絮棉制品的生產企業及相關批發市場進行統計匯總,建立相應企業數據庫。第二步,與自治區纖維檢驗局簽署了“衣”領域專項抽查免費檢驗協議,與自治區電子產品檢測研究院達成意向,對線上銷售服裝鞋帽、羊絨制品、皮革制品的產品開展監督抽查。第三步,與教育局聯合制定《提升兒童用品、學生校服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方案》,建立校服雙重送檢制度,規范幼兒園兒童用品、中小學校服采購管理。組織開展“守護兒童 遠離傷害”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培訓會,通過集中教育提升相關群體的安全意識。第四步,收集整理開展專項整治所需要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產品標準,提煉整理了“衣服標簽小常識”,準備做為宣傳手冊印發,讓消費者了解更多常識,為達到“全民共治”奠定群眾基礎。
四是分類監管+風險管控,提高質量監管精準性。建立健全87家工業產品生產企業檔案,通過對企業監督檢查,及時掌握轄區內獲得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企業的數量、生產規模、產品品種、生產條件和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狀況等信息,并進行企業分類監管評價,評價為AA類企業1家、A類69家企業、B類企業17家。按照自治區市場監管局風險管控工作思路,全面梳理了重點工業產品生產企業的 “質量安全風險管控點”,引導相關企業入駐內蒙古風控系統,通過企業開展自查落實主體責任,有效降低產品質量安全風險。
內容來源:呼和浩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李桂賢、亞麗娜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