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
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 確保疫情防控食品安全
趙正銀 本刊記者 柴占陽
為深入貫徹落實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疫情防控策略,進一步加強全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效防范新冠肺炎病毒傳播,依據《河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強化和規范進口冷鏈食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的通知》和《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加強批發市場進口食品監管和檢測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為切實搞好對進口冷鏈食品的監管工作,鄭州市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制定了具體的監管方案,并強化監管,抓好落實。

對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的范圍是:各類加工、儲運物流、貿易、銷售等環節中有 可能接觸進口冷鏈食品行業,包括相關企業運輸、倉儲、采購、加工、分割、包裝、配送、批發、零售、餐飲等環節從業人員;冷鏈食品包括各類境外進口的冷凍冷藏肉類、水產品等食品和原料。
具體監管流程是進入市場前。進口冷鏈食品進入鄭州市場的第一環節,需按照 “每車每批必檢”原則落實核酸檢測工作。檢測費用由采購企業自行承擔。采購進口冷鏈食品的企業(市場開辦方)要落實主體責任,購進進口冷鏈食品,需提前24小時向工作專班報備。報備內容包括進口冷鏈食品的產品種類、數量、運送車輛、到貨地點、預定到達時間及聯系人等。收到報備信息后,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工作專班預排核酸檢測時間表,并做好核酸檢測的人員組織、結果統計、匯總上報、應急處置等工作。采購進口冷鏈食品的企業(市場開辦方)需設定專門區域做為進口冷鏈食品運輸車輛的待檢區。進口冷鏈食品車輛到達待檢區后,首先由企業查驗進口冷鏈食品的供貨商資質、報關單、海關檢驗檢疫證明等相關手續,然后組織工作人員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殺,消殺完畢后由工作專班安排專業人員對進口冷鏈食品、環境及相關從業人員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如核酸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檢測機構出具檢測結果陰性報告證明,企業賦“鄭冷鏈”食品追溯碼入庫后方可進入市場。

進入市場后,未落實“鄭冷鏈” 食品追溯碼的進口冷鏈食品,相關單位及個人應做到不采購、不銷售、不使用。對檢測標準也做了詳細的規定:從業人員。從業人員指加工、儲運物流、貿易、銷售、裝卸等環節中有可能接觸首次進入鄭州的進口冷鏈食品工作人員,具體包括相關企業運輸、倉儲、采購、加工、分割、包裝、配送、搬運、批發、零售、餐飲等環節。按照每兩周對從業人員進行1次核酸檢測,新上崗工作人員需持7天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的標準實施。檢測費用由所在企業承擔。其他流通銷售環節的從業人員按原有規定執行。
食品及環境:依照聯防聯控機制綜發〔2020〕221號文件,對擬采集樣本的表面進行多點分布式采樣。按照運輸車車箱內壁采集1份樣本,每種冷鏈食品外包裝、內包裝及食品本身各采集1份樣本的標準實施。

對檢測中出現核酸檢測陽性的物品和人員采取的措施是:一是核酸檢測陽性樣品的處置措施。接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的樣品通知后,企業應在轄區工作專班指導下立即封存相關食品、包裝容器、倉儲設備、運輸設備物品,對已銷售貨品進行追蹤登記,對現場及運輸車輛進行規范消毒處理,對可能接觸人員及時開展健康篩查及核酸檢測。
二是從業人員核酸檢測陽性的處置措施。當從業人員出現核酸檢測陽性時,企業(市場開辦方)應當配合相關部門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及密切接觸者管理,并在衛健部門的指導下對核酸檢測陽性從業人員的工作場所進行終末消毒,如有空調通風系統,則同時進行清洗和消毒處理,經評價合格后方可重新啟用。

為切實搞好對進口冷鏈食品的監管工作,二七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成立了進口冷鏈食品工作專班,具體負責抓好此項工作的落實。
專班成立后,立即組織執法人員開始檢查。在前期對轄區進口冷鏈食品檢查的基礎上,11月6日,二七區領導帶領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安局、商務局、衛健委、區大數據中心、市場分中心、辦事處等相關單位對轄區的重點農貿市場、冷凍食品廠、大型超市進行了督導檢查。

檢查后,在二七區人民政府五樓會議室召開了二七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工作推進會。會上傳達了二七區《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區進口冷鏈食品監管的工作方案》,明確了各相關部門的工作職責。
二七區領導強調,對進口冷鏈食品的監管一定要做到高度重視,迅速行動,無縫銜接,壓實責任。強化底線思維、風險意識、問題導向,實現全區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全鏈條監管、全方位覆蓋,達到早發現、早處置、早隔離、早治療,有效遏制進口冷鏈食品環節的疫情傳播和擴散,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確保轄區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飲食安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