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各顯神通 注重發展服務民生

2020-07-29 16:06:50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抗擊疫情豁得出 市場監管看江蘇

市場監管各顯神通 注重發展服務民生

一一江蘇省常州、蘇州、南通市等三地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談市場監管新舉措

滕志銘 本刊記者柴占陽

編者按 7月21日,江蘇省市場監管工作座談會在南京召開。會上,各設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圍繞今年以來的疫情防控、優化營商環境、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等特色工作、專項工作進行發言,交流工作中的新舉措、新做法。

為貫徹落實座談會精神,借鑒各地的工作亮點和經驗做法。今天介紹的是常州、蘇州、南通市等三地市的市場監管相關做法。

常州市場監督管理局

拉升高線 爭創一流

為奪取“雙勝利”貢獻市場監管力量

▲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何革

今年以來,常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面抓好各項工作的同時,發揮改革的突破和先導作用,“證照分離”改革和智慧市場監管工作成效明顯。

深入推進“證照分離”改革

一是高規格組織。常州市人民政府成立“證照分離”工作推進專班,建立“一辦四組”工作機構,明確了25個專班成員單位;

二是高起點謀劃。第一階段對106項涉企行政審批事項實施“證照分離”改革。第二階段在省級以上開發區、示范區實施“證照分離”改革。第三階段全面推開;

三是高標準推進。開發“證照分離”應用平臺,依托“互聯網+”,實現精準“雙告知”;推動涉企經營許可事項全流程“一網通辦”;建立各級登記機關與有關主管部門信息互聯共享機制;

四是高質量探索。在實現證照辦理“小閉環”、審管聯動“大閉環”、信用體系建設與“證照分離”改革相融合等方面主動作為。

推進“1234”架構模式的智慧市場監管體系建設

一是率先推出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6月1日,常州“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上線,歸集52個信息化子系統,實現業務系統全覆蓋。在歸集食品、藥品、醫療器械相關信息數據的基礎上,逐步新增了特種設備、工業產品、年報、經營異常名錄等信息數據;

二是探索構建 “1234”智慧市場監管體系。在建成“智慧市場監管一體化平臺”基礎上,重點探索推進2個中心、3張業務網和4個智慧板塊建設。2個中心,即大數據中心和智能指揮中心;3張業務網,即巡查、檢測、執法三大業務網;4個智慧功能板塊,即監管、服務、政務、應用四個智慧功能板塊。

下半年,繼續推進 “市場監管品牌建設年 ” 和“拉升高線、爭創一流”各項活動。

一是堅持專班推進,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城市名片;

二是突出數字賦能,打造智慧市場監管品牌;

三是探索戰略融合,打造質量強市精品工程;

四是提高安全標準,打造本質安全品牌;

五是優化內部管理,打造一流干部隊伍。

蘇州市場監督管理局

吹響干事創業“沖鋒號” 打造營商環境“最舒心”

▲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虞偉

今年以來,蘇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奮力開拓創新,有效服務大局。

堅持簡政放權 營造更為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

推動省級20項市場監管行政權力事項有序賦權蘇州自貿片區。八類事項和權限委托、下放至縣區市場監管部門。食品生產許可承諾審批時限壓減至10個工作日。全市市場主體達到212萬戶,半年凈增24萬戶,同比增長90%。

堅持問題導向 打造更為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秩序

清理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政策措施。在 “雙隨機、一公開”監管中實施大數據監管和多類別檢查對象庫建設。出臺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業務指引。探索包容審慎監管,出臺免罰輕罰71個事項清單。“區塊鏈+公證”應用模式,實現行政執法全程實時留痕和可回溯管理。

堅持用戶思維 創造更為精準高效的政務服務價值

出臺抓“六保”、促“六穩”十項舉措。開展首席質量官職業技能競賽和質量專業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發布雙元制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及志愿者服務積分管理3項地方標準。設立“企業上市知識產權服務中心”。建立 “線下購物線上退、本地消費異地退、政府墊付先行退”的線下無理由退貨工作機制。

下半年,圍繞“攀高線、聚合力、優機制、強擔當、創一流”主題,加快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高水平服務全市開放再出發和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在全省和全國領先率先、在地方有為有位的蘇州市場監管工作品牌。

一是著力防風險保安全,維護穩定要有“實兜底”;

二是著力優化營商環境,政務服務要有“亮招牌”;

三是著力強化市場監管,規范執法要有“高水準”;

四是著力推進三大戰略,賦能創新要有“新突破”。

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創新思路求實效 優化監管提效能

▲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倪建明

今年以來,南通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聚焦主責主業,聚力改革創新,扎實推進市場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現代化建設。

創新部門聯合抽查機制 提高事中事后監管效能

推進“8+N”跨部門聯合抽查新機制,以“小抽查”形成“大震懾”,推動監管效能“提檔升級”。立足“規范化”,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納入服務高質量發展考核。

突出“常態化”,持續打造“8+N”跨部門聯合抽查機制2.0版,在2019年確定的8個行業領域基礎上,將普遍實施聯合抽查的行業領域提高到20個。推動“科學化”,開展以遠程監管、移動監管、預警防控為特征的非現場監管試點。探索“標準化”,編制部門聯合抽查工作指引,細化跨部門聯合抽查的程序、內容、方法和依據,提升跨部門聯合抽查的標準化水平。

上半年,全市市場監管領域各部門累計制定 “雙隨機”抽查任務2027項,抽取檢查對象16299戶,檢查并公示結果6677戶。其中,跨部門聯合抽查任務119項,涉及成品油市場、煙花爆竹經營單位、人力資源市場、民辦培訓機構等30多個行業領域,聯合監管成效凸顯。

創新食品安全工作思路 提升食品安全工作成效

始終把保障食品安全作為為民解難題、辦實事的重要內容,以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為抓手,創新機制方式,持續提升食品安全監管效能。

創新農家宴監管措施,登記備案民間廚師4845人。創新食品安全抽檢模式,開展食品安全“你點我抽他檢”活動3次。創新食品安全總監模式,在全市150余家規模以上食品生產企業中率先實施食品安全總監制度。創新分類治理監管模式,組織開展“食安利劍2020”韭菜豆芽綜合治理,種植環節、索證索票環節、批發環節多措并舉,上市必檢、每日快檢、每周抽檢、應急抽檢綜合運用,取得初步成果。

下半年,狠抓工作推進落實,提升市場監管履職效能。

一是延伸助企解難的服務鏈條;

二是打造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

三是完善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

四是推進包容審慎的監管機制;

五是營造安全生產的社會環境;

六是營造高質量發展的內部環境。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