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食育 贏健康未來
抓好食育 贏健康未來
今年的5月17--23日是第6屆全民營養周,5月20日是第31個“5.20”中國學生營養日。宣傳口號是“健康中國,營養先行”“合理膳食、全民營養新時代”;傳播主題為“合理膳食、免疫基石”。各地紛紛結合實際,精心組織開展宣傳活動,帶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和促進營養健康科普宣教活動,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營養健康素養。
目前,全民營養周和中國學生營養日活動已經成為我國食育工作的一項重要抓手。所謂“食育”,就是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教育,是通過食物、飲食相關過程進行的德、智、體、美、勞等多方面的教育,從而培養健全的人格和豐富的人性。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在教育體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食品安全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當守住的底線。推動食育首先關乎全民健康?,F在講的德、智、體、美、勞發展,都要以身體健康、身心健康作為基礎,沒有這樣的基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也很難實施。一代一代青少年的健康素質得到改善,我們整個民族健康素質也就在不斷提升,民族競爭力就在不斷地提升,這是非?;A性的工作??梢哉f,食育是提升國民健康素質的重要基石。
同時,食育也是培育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徑?,F在各地逐漸復學,網上盛傳“神獸歸籠,胖子成堆”。據悉,某些兒童慢性病的檢出率超出了成人,尤其是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已成為不少“小胖墩”的通病。我國的食育包括以下內容:加強人們對食物營養、食品安全的認識;通過對食文化的傳承與環境的調和,使人們對食物產生感恩之心;以食為媒,培養良好的家庭和人際關系;培養健康的人格品質,最終實現人們健康的身心以及豐富的人性這一目標。通過長期持續的食育工作,可以使人們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傳承中國的飲食文化,預防慢性病的發生,提高國民的健康素質。
去年12月1日我國修訂后實施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國家把食品安全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內容,普及食品安全科學常識和法律知識,提高全社會的食品安全意識。從法律層面進行食育的保障,這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食品安全風險防范的根本舉措。教育是根本,教育是關鍵。只有全民食品安全意識大大提高,才能建起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的萬里長城。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健康的高素質人才,需要一代一代人的努力,抓好食育工作,使中國“營養夢、健康夢”得以成真,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本刊編輯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