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安監管正向治理現代化邁進
食安監管正向治理現代化邁進
日前,按照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中央紀委機關、國家監察委員會印發的《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的實施方案》。由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會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負責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要真刀真槍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全國檢察機關、市場監管部門、藥品監管部門落實食品藥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提出嚴字當頭,嚴厲懲治一批犯罪分子,加大違法者違法成本,讓違法犯罪者付出付不起的代價。專項行動從2019年9月起到2020年12月止。
由農業農村部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將于2020年4月1日起實施。此次發布的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標準基本覆蓋了我國常用獸藥品種和主要食品動物及組織,標志著我國獸藥殘留標準體系建設進入新階段。
這僅僅是一個月我國食品行業發生的大事,卻足可見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程度。食品安全問題的出現,既有生產經營者誠信意識和守法意識淡薄的因素,也有環境污染給食品安全的影響,還有監管力度不足、監管人員缺乏與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的因素,這就決定了其解決途徑的綜合性,除政府監管外,還需要行業自律、媒體監督、消費者參與、司法裁判的積極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為了建立健全更高質量的食品安全生態環境,確保“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治理新政不斷推出,如完善統一權威的監管機構,強化監管能力,出臺“史上最嚴”的食品安全法及環境治理、監管處罰等法律法規,提出“四個最嚴”的食品安全監管指導思想,加快產品檢測與追溯體系建設,建立完備的行業標準,促進食品安全縣的創建,實行黨政同責、責任到人,實現社會共治、多部門跨界聯合治理等,以及堅持問題導向,開展一波接一波的專項治理,推動我國的食品安全總體向好,百姓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逐漸提升。
食品安全是產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黨和政府通過不斷完善食品安全法制體系和監管體制,不斷將最新的科技手段運用到市場監管中,不斷提升監管人員的專業素質,激發他們創新監管模式,使我國的食品安全監管工作大步向治理現代化邁進,未來人民的生活將更加美好。
本刊編輯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