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周邊食品安全風險分析
□ 韓佳琪 劉建洋 張子臣(通訊作者) 山東標準檢測技術有限公司
□ 朱愛國 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服務中心
摘 要:近年來,校園周邊的“五毛食品”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決定整治校園及周邊的“五毛食品”,并加強了對學校周邊食品安全的監管,而主要監管對象就是“五毛零食”,其中包括豆制品、方便食品、膨化食品、糖果、飲料等。本文對我國東部某地區學校周邊的食品安全抽檢情況進行分析,重點關注“五毛零食”中的食品添加劑,食品樣品為校園周邊的超市、文具店等商店隨機抽取的“五毛零食”相關食品,共計285批次。
關鍵詞:五毛零食 食品添加劑 山梨酸 苯甲酸 脫氫乙酸
1 引言
“五毛食品”指校園及周邊、城鄉結合部、農村食品市場的食品小超市、食雜店、食品流動攤販等銷售的五毛錢左右的油炸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果味飲料等小零食[1]。筆者針對我國東部某地區校園及周邊銷售“五毛零食”的各類超市(副食超市、百貨超市、百貨商店)、文具店、書店、母嬰生活館等,隨機抽取了調味面制品、膨化食品、豆制品、糖果、果味飲料以及其他預包裝小食品等共計285批次,按照《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2019年版)[2]推薦的檢測方法進行項目檢測,其中重點檢測對象為食品添加劑。結果顯示,抽檢食品中常用的添加劑主要包括甜味劑(糖精鈉、甜蜜素、紐甜、三氯蔗糖)、防腐劑(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增色劑(檸檬黃、日落黃、胭脂紅)等。
2 抽檢結果分析
2.1 常見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
GB 2760-2014[3]中明確規定了甜蜜素、苯甲酸、山梨酸、脫氫乙酸等在我國食品中的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參考表1。當前,我國食品中食品添加劑使用規范和限量標準基本依據GB 2760-2014[3],部分依據相關產品標準,但一般產品標準的判定依據仍源自GB 2760-2014[3]或比GB 2760-2014[3]更為嚴格。不屬于GB 2760-2014[3]中的食品添加劑品類,按“不得添加”予以判定。
2.2 抽樣數量及品類
本次抽檢的樣品品類主要針對“五毛零食”,同時包括常見的方便食品(調味面制品)、豆制品(大豆素肉類及新型豆制品等)、肉制品(預包裝的鴨翅、豬頭肉、鴨脖、烤腸等熟肉制品)、蔬菜制品(預包裝的金針菇、腌制咸菜等)、水果制品(山楂片、蜜餞涼果等)、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飲料、蛋制品(鹵蛋)、水產制品、速凍食品(烤腸、雞柳、雞排等)等。以上樣品主要從校園周邊的小超市、百貨商店中隨機抽取,共計285批次,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中的指導項目和可能出現風險的項目進行檢測。
2.3 抽檢結果分析
本次抽檢結果顯示,不合格樣品主要有豆制品、方便食品及水果制品。其中,豆制品中山梨酸添加量超標,不合格率為4.17%;調味面制品(俗稱辣條)中檢測出不得添加的脫氫乙酸,不合格率為3.57%;水果制品中話梅類產品的甜蜜素超量添加,不合格率為2.86%;蜜餞涼果類(山楂片)的苯甲酸添加量超標,不合格率為2.86%。此外,餅干、肉制品、蔬菜制品、膨化食品、糖果制品、飲料、蛋制品、水產制品、速凍食品全部合格。與此同時,抽檢還應該關注幾種防腐劑同時檢出之和是否超過最大限量的問題。而本次抽檢結果顯示,防腐劑添加之和為合格,說明安全風險較小。方便食品中的調味面制品,即辣條,因是此次抽檢的重點關注對象,故同時檢測了酸價、過氧化值、菌落總數等項目,其中一批次酸價不合格,不合格率為3.57%,方便食品的不合格率為7.14%。
整體而言,本次抽檢的各類食品合格率達到了98.6%,但“五毛零食”檢測不合格率最高,超范圍、超限量使用的情況仍然存在,是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的重要隱患。
3 結論
通過本次抽檢可以發現,“五毛零食”的不合格率較高,存在較大的食品安全風險。同時,“五毛零食”在校園及周邊的零售范圍廣泛,對處于成長期兒童的安全隱患更大。因此,只有繼續深入加強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的監管力度,并倡導家長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遠離“五毛零食”,才能讓不法廠家及商販無利可圖,進而凈化校園周邊環境,為校園周邊食品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將開展“五毛食品”整治[J].中國食品,2018(9):81-81.
[2]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實施細則(2019年版)[S].
[3] GB 2760-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S].
[4] GB 5009.97-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環己基氨基磺酸鈉的測定》[S].
[5] GB 5009.2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鈉的測定》[S].
[6] GB 5009.121-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脫氫乙酸的測定》[S].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