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市新吳區扎實推進江蘇省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
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
——無錫市新吳區扎實推進江蘇省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
滕小剛 本刊記者 祝富 侯慶山
2019年7月29日至8月5日,無錫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新吳區副區長、黨組成員錢前帶隊對空港經開區、江溪街道、旺莊街道、梅村街道、鴻山街道、新安街道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進行督查,區食安辦、市場監管局分管負責人、相關業務處室負責人,各街道食安委主任、食安辦負責人及市場監管分局負責人陪同檢查。

食品安全情系民生,無錫市新吳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有關食品安全的決策部署,全面貫徹落實《食品安全法》等系列法律法規,深刻踐行“四個最嚴”,切實落實“四有兩責”,以創建江蘇省食品安全示范區為引領,完善食品安全責任體系,加大監管力度,創新監管方式,推進示范創建,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顯提高,未發生區域性、系統性食品安全風險。2018年無錫市高質量發展綜合考評中,新吳區食品安全工作位居第二。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強化責任落實
扎實推進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

一是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專門聽取了食品安全工作匯報,學習了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地方黨政領導干部食品安全責任制規定》。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就食品安全工作作出指示,親自帶隊調研指導食品安全工作,并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區高重量發展考核體系,占比達3%。為進一步做好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工作,2018年12月,區委常委會、區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并印發了《關于落實食品安全黨政同責的實施意見》,進一步強化了各街道(經開區)黨工委、辦事處、監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和活動組織部門的食品安全責任。今年5月,成立了由管委會、區政府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任組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將“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列為區年度重點工作,同時成立了5個創建工作小組,并明確其職責。區政府主要領導要求創建工作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營造良好的創建氛圍和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和諧氛圍,提升群眾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食品安全滿意度,確保一次性通過“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驗收。二是召開食安委成員單位擴大會議,向各街道(經開區)下發了《2019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明確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目標任務,將全年食品安全工作進一步量化細化。三是加強宣傳教育,營造“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濃厚氛圍。印發《無錫高新區(新吳區)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宣傳工作方案》,將工作目標、宣傳內容、工作要求細化;以“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為契機,圍繞創建主題開展了高頻次的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宣傳,切實提高了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的知曉率和全民參與率;在相關主流媒體整版發布了新吳區食品安全工作總體情況,起到了較好的宣傳作用。
強化綜合治理
有效管控創建年食品安全風險

去年以來,由區分管領導帶隊每月對食品企業進行食品安全檢查的制度性安排,有力地促進了食品企業增強食品安全意識和企業主體責任意識。各食品安全監管部門履職盡責,一是嚴格食用農產品源頭治理。農業農村局在各街道成立了農產品質量監管站,在重要農產品基地配備了快速檢測員,完善區、街、村三級農產品質量監管體系,今年以來出動檢查人員168人次,檢查了131家“涉農”單位,出具責令停業通知書1份,責令改正通知書3份。同時,扎實推進5000畝綠色種植基地建設,2個品種獲綠色食品證書。二是嚴格落實監管責任。市場監管局建立健全食品生產經營者食品安全信用檔案,制作食品安全信息公示欄,統一張貼于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醒目位置,充分保障公眾的知情權。今年以來,對風險較高的31家食品、食品添加劑生產企業進行了檢查,并督促企業整改問題42個,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18份。三是嚴格校園食品安全管理。針對校園食品安全熱點問題,教育局加大學校食堂建設投入,全區學校實施食堂管理校(園)長負責制,明確校(園)長為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規范食堂進貨渠道,并將食堂管理工作列為學校年度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市場監管局開展春季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對173家單位進行監督檢查,提出并監督整改問題67個,并建立風險隱患清單。同時,將第三方協管機構發現的學校食堂問題反饋給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目前新吳區學校食堂量化分級優秀率達95.6%,中小學食堂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和“食品安全責任險”全覆蓋。四是嚴格食品檢驗檢測。全年計劃食品抽檢2800批次,達5批次/千人,目前已完成抽檢1245批次,合格率97.99%;新吳區將農貿市場食用農產品快檢室建設納入為民辦實事工程,目前已建成食用農產品快速檢測室18家,實現農貿市場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和不合格食用農產品處置視頻監測全覆蓋,今年以來,已完成快速檢測33561批,合格率99.91%,大型商超完成食品快速檢測6653批,合格率99.97%。農業農村局食用農產品計劃抽檢320批次,目前已完成抽檢86批次,合格率100%;民政衛健局有序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截至5月份,上報109份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采集16件樣品開展了食品化學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規范處置了3起食源性疾病事件。新吳區食品檢測和風險監測已覆蓋到從農田到餐桌的所有食品業態,上述食品檢測和監測工作也真實地反映了新吳區食品安全狀況,為管控好創建年新吳區食品安全風險和輿情奠定了基礎。五是嚴格保障重大活動食品安全。市場監管局以“事前介入、全程保障、重點抽檢”為原則,分別對今年的“兩會”、2019年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無錫交流大會,以及高考期間食品安全進行全程安全保障,并對接待單位開展食品安全事先評估,嚴把食材供應關,梳理本地食品原料供應商名錄。保障期間,采取定人、定崗、定時監管,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每家接待單位至少2名執法人員實施全程監督,共出動執法人員45人次,開展食品快速檢測85批次,有效地保障了重大活動期間的餐飲食品安全。
強化問題導向
始終保持對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一是圍繞熱點問題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今年以來,開展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在加強部門聯動、營造宣傳聲勢、落實日常巡查和強調行業自律四個方面下功夫,出動執法人員680余人次對保健食品生產經營企業監督檢查,簽訂《保健食品經營者告知書》《保健食品經營者承諾書》800余份;開展粉絲粉條專項監督檢查,出動執法人員46人次,共檢查企業20家,發現問題25個,開具責令整改通知書10份,抽檢產品11批次;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專項檢查行動,出動執法人員184人次,共計檢查校園及其周邊食品銷售經營者92家次,發現問題食品銷售者4家,抽檢40批次產品,檢出不合格產品6批次。查封扣押由湖南省平江縣鈞力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辣條”51袋(計1.122公斤),檢查中均對經營者進行宣傳教育。二是進一步做好新吳區非洲豬瘟防控工作。區非洲豬瘟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多次組織區農業農村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城管局和區公安分局,對各街道開展的非洲豬瘟防控工作暨“嚴厲打擊危害肉品質量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專項行動”以及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進行督查,重點檢查了春勤農貿市場、蘇食公司和生豬養殖戶等10余家單位,各單位防控工作執行良好。三是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公安分局破獲食藥案件2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員27名;市場監管局受理食品類投訴舉報215件,辦結食品類案件31件,罰沒入庫33.6萬元;城管局加大流動食品攤販監管力度,取締各類流動攤點450余處,立案查處202起,暫扣經營車輛269余輛,教育勸離533余起;各街道(經開區)累計整治取締違規違法食品小作坊32家。保持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不斷擠壓違法經營者和假冒偽劣食品的生存空間,為食品安全日常監管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為進一步營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和諧氛圍,提升群眾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食品安全滿意度,新吳區著力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實行“點、線、面”結合的監管機制,明責任、重預防、建機制、求長效,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

抓住“風險點”
明確食品安全監管重點
結合江蘇省級食品安全示范區創建工作和江蘇省食品藥品安全大排查大檢查大督查專項行動要求,新吳區結合本地實際確定重點品種,開展有針對性的安全隱患排查,加強研判分析,梳理出本區域食品安全風險點;緊緊抓住重點部位,尤其是學校食堂及周邊、農村集體聚餐、小餐飲和網絡餐飲等薄弱環節;集中解決突出問題,開展保健食品非法添加、非法聲稱問題、網絡訂餐食品安全、集體用餐配送單位和中央廚房食品安全等專項檢查。
連成“責任線”
健全食品安全監管組織
串聯區、街道、社區三級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線,以建強基層網絡隊伍、建好監管專業隊伍、建優治理綜合隊伍為目標,建成了覆蓋全區123個社區的食品安全基層責任網絡,聘任基層食品安全協管員132名,信息員131名,明確了協管員、信息員工作制度;各街道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委員會,設立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有獨立辦公場所;市、區兩級市場監管局評定食品安全中級檢查員9名,初級檢查員56名,提升了食品安全監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程度;新吳區在全市率先開展食品安全督導員試點工作,在6個街道以現有專職食品安全協管員為基礎,建立食品安全督導員隊伍,聘任食品安全督導員29名,應用監督檢查信息化系統,對轄區內食品經營單位開展全面巡查,開創了新吳區執法人員、食品安全督導員分級分類檢查新模式。
拓展“監管面”
提升食品安全整體水平
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管機制,通過科學編制年度日常監督檢查計劃,將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企業自查與日常巡查、飛行檢查等監管方式相結合,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整合12345、12331、12315、12365等多條線消費者投訴舉報渠道,建立了消費者投訴舉報中心,實現統一受理、統一流轉,切實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建立并完善食品安全誠信管理制度,及時發布違法違規企業“黑名單”。開展餐飲業質量提升工程,加快推進明廚亮灶建設,建成“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建設963家,使市民可以通過網絡實施查看后廚狀況。建立覆蓋全區所有社區的“食品安全科普宣傳站”,作為基層普法宣傳、食品安全教育的哨點,在無錫高新區在線微信公眾號設立食品安全專欄,并開通了“新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眾號,設置了消費提示、明廚亮灶、創建動態等專題,開展食品安全全民監督,逐步形成了“政府領導,部門監管,群眾參與”食品安全監管格局。
創新監管方式
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
一是深入推進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完成高風險單位覆蓋率100%,食品生產企業覆蓋率50%的年度目標,逐步提高社會餐飲企業食品安全責任險覆蓋率。二是繼續實施餐飲業質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年內實現“互聯網+”明廚亮灶餐飲單位總數達1250家。三是推進學校食堂“五常管理”創建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學校食品安全實行校長(園長)負責制,認真落實中小學幼兒園學校相關負責人及家長的集中用餐陪餐制度。四是在全市率先開展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自查制度,保證生產條件和行為持續符合許可時的要求,確保各項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