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力量推動膳食革命
5月12日,中國營養學會牽頭組織的2019年第五屆全民營養周在全國多個城市拉開序幕。本次活動圍繞“吃動平衡行動”和“合理膳食”為核心進行科普宣傳,讓科學膳食以更接地氣、通俗易懂的方式融入普通人生活。
“全民營養周”于2015年創建,2017年7月被列入《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成為落實健康中國的重要舉措,引導全民實現科學膳食并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是一個全社會系統工程,特別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在國家層面首次提出了健康領域中長期戰略規劃,為包括天然健康產品在內的大健康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基礎。
保健食品作為我國大健康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市場規模不斷增長。2017年,我國營養保健品市場銷售收入2445.16億元,2018年測算數據顯示,我國營養保健品市場銷售收入將接近2900億元,較上年增長18%以上。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健康營養品消費市場。有觀點認為,未來十年將會是營養保健品行業的黃金期。
在一片繁榮中,虛高的利潤、較低的技術和管理壁壘、遍地開花的虛假廣告、類同的產品、泛濫的品種,是這個行業突出的問題。虛假宣傳、違法廣告、消費欺詐、制假售假等亂象,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秩序,更讓國家相關部門決定下最大氣力對這一亂象進行“百日”專項整治。此次治理有效遏制了保健品市場亂象,但引發亂象的隱患和一些深層次問題依然存在。
我國保健品市場準入門檻較低,至今批準的注冊保健食品超過1.7 萬個,而日本只有幾百種,在此情況下,健全法規政策、規范標準尤為重要。
保健產品的低水平重復無非是因為科技投入不足、人才缺乏,研發只求短平快。企業應主動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保健”需求,推動保健品技術創新,推進保健品質量改進,嚴格保健品的生產流程,切實改變以往“轟炸式”廣告營銷手法,靠“質量”和“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品質。同時要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規范企業誠信守法自律的行為,來增強“保健”市場的競爭力。
創新監管模式,做到部門協調、地區聯動,樹立全國“一盤棋”的工作格局,從重從嚴做好市場監管。同時,必須加強對保健食品廣告審批力度,并對媒體的一些軟廣告及科普節目加強管理,用更加詳盡的專業知識進行科普宣傳。
健康中國,營養先行。公眾以科學的態度參與到膳食革命中,不斷提升營養素養,也必將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的宏偉目標起到強有力的助推作用。
本刊編輯部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