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堅果及籽類中硼本底含量調查研究
□ 馮煒 田洪蕓 張海紅 于艷艷 任雪梅 田麗君 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
摘 要:食品中硼元素本底值對于判斷食品中是否添加硼砂或硼酸至關重要。本文使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對硼本底值含量較高的豆類、堅果及其籽類進行測定,旨在為食品安全監管判定非法添加行為提供數據支持。檢測結果顯示,豆類、堅果及籽類中硼的本底含量相比于文獻報道的蔬菜、水果、肉類等食品均較高。
關鍵詞:硼 豆類 堅果及籽類 本底值 硼酸 硼砂
硼是一種非金屬元素,主要以硼酸鹽(如硼砂)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其在糧食、蔬菜、水果等農產品中具有一定的天然本底[1-3]。將硼砂/硼酸加入食品中能起到防腐、增加彈性、膨脹等作用,但硼砂有致癌風險,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危害。雖然世界各國均已禁止使用硼砂作為食品添加劑[4-8],但是鑒于硼砂/硼酸具有防腐、增加食物韌性、改善食物口感等顯著作用,在食品中違法添加硼砂及硼酸的現象仍屢禁不止,給食品安全帶來一定風險。為嚴厲打擊這種違法行為,原衛生部在2008年將硼酸/硼砂列入《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 。對于硼砂/硼酸含量的測定目前尚無直接檢驗方法,對于樣品中硼砂/硼酸含量的檢測只能通過測定樣品中的硼含量,然后按照換算成硼砂/硼酸的系數進行折算。由于部分食物(尤其是豆類、堅果及籽類)中天然存在一定含量的硼,因此在食物中硼本底含量不確定的情況下難以界定其中硼酸或硼砂的含量,給食品安全監管造成一定困擾。由此可見,了解食品中硼的本底含量是正確解釋檢驗結果和判斷違法添加行為的關鍵。
本文選取在食品工業中廣泛使用的豆類(黃豆、紅豆、黑豆、綠豆),堅果及籽類(杏仁、核桃、葵花籽),對它們的硼本底含量進行研究,并首次對紅豆、黑豆、綠豆、杏仁、核桃、葵花籽等文獻中尚未進行過相關報道的食品種類進行檢測,擬通過本底值的測定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提高監管的科學性及效率。
1 樣品采集情況
考慮到食品原料的使用范圍及其本底值范圍,本文最終確定采集應用較為廣泛且本底含量較高的食品進行檢測,主要涉及豆類(黃豆、紅豆、黑豆、綠豆)、堅果及其籽類(杏仁、核桃、瓜子)等。本次調查共在山東省17地級市采集樣品276批次,其中黃豆32批次、綠豆50批次、紅豆52批次、葵花籽35批次、杏仁23批次、黑豆45批次、核桃17批次、花生22批次。
2 檢測方法
樣品檢測按照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多元素的測定》第一法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ICP-MS)進行樣品的測定,方法的檢出限為0.01mg/kg,定量限為0.03mg/kg。
3 檢測結果
檢測發現,選取的8類食品中硼全部存在檢出值。豆類中黃豆、黑豆的硼含量相對較高;堅果及其籽類中杏仁、花生的檢測結果相對較高,各類型樣品的硼含量檢測結果如表1。
4 各類食品中硼含量分布及本底值的建議
由于本次調查的樣品均為食品原料,人為添加的可能很小,檢測值即代表受檢食品中硼的本底值,各類食品中硼的含量分布如圖1。
圖1 各類食品中硼含量分布范圍
根據統計學原則,某類食品樣品的硼含量均值加3倍標準差可以代表99%的該類食品的硼本底含量[10],故建議選用均值加3倍標準差作為所調查的每類食品硼的本底值。但是,對于均值加3倍標準差仍小于檢測最大值的食品類或亞類,考慮到所有檢測值受人為添加因素影響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基于保守原則,建議選用最大值作為該類或亞類食品硼的本底值。
由表2可知,各類食品硼本底含量建議值分別為:杏仁硼含量≤51.39mg/kg、黑豆硼含量≤41.63mg/kg、大豆硼含量≤33.39mg/kg、瓜子硼含量≤23.65mg/kg、綠豆硼含量≤19.78mg/kg、核桃硼含量≤18.56mg/kg、紅豆硼含量≤17.76mg/kg。
5 建議
本調查僅檢測了食品原料中硼的本底值水平,不能反映加工食品中的硼含量。此外,本次調查的樣品多采自市售產品,對生產過程中是否施用硼肥等信息不明,因此未考慮硼肥施用對結果的影響。
在監管過程中,若產品的硼檢測值高于該值則可以考慮存在人為添加的可能,但監管應考慮地域差異、加工過程中硼的減損或帶入、原料與加工食品間干濕重的轉換等因素,制訂合理的監管值。
參考文獻:
[1] 秦俊法.硼的生物必需性及人體健康效應[J].廣東微量元素科學,1999,6:1-16.
[2] 劉平,胡偉,吳國盛等.硼的生物學效應及健康影響研究進展[J].世界科技研究與發展,2003,25(6):6-11.
[3] EFSA.Boric Acid and Sodium borate as nutrient sources of boron[R].2004.
[4] 胡捷敏.豆制品中硼的調查分析與風險評估[D].江西農業大學,2012.
[5] 王竹天,楊大進.食品中化學污染物及有害因素監測技術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1:91-93.
[6] 宋筱瑜,李鳳琴,劉兆平等.中國12省市部分食品中硼本底含量調查及居民攝入量初估[J].衛生研究,2011.40(4):431-433.
[7] 鄧偉雅,湯璐,張念等.面條及其原料中硼本底含量的調查研究[J].廣東化工,2014,41(3):48-48.
[8] 鄧宏玉,張念,張貴偉等.深圳市食品中硼本底含量的調查研究[J].廣東化工,2014,41(3):35-36.
[9]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食品整治辦〔2008〕3號,關于印發《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名單(第一批)》的通知.2008.
[10] 周秀錦,周向陽,邵宏宏等.舟山出口海產品硼酸本底及市場調查[J].天津農業科學,2012,18(2):30-31.
[11] 陸美斌,王步軍.小麥粉中硼元素本底值測定研究[J].食品科學,2013:1-5.

相關熱詞搜索: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