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食品安全從源頭抓 做消費者放心的酒類交易平臺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里,食品企業應堅決落實安全責任,充分保證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積極承擔健康責任,最大限度地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消費需求。在勇于擔當、誠信經營、創新發展、回報社會等方面,總市場位于天津自貿區的海偉酒類交易市場商業模式值得借鑒,在推動、引導酒類食品安全方面起到了推動作用。
海偉酒類交易市場以先行先試的創新模式,從源頭管理,讓食品安全可追溯,“看得見、摸得著”。結合自貿區政策優勢和交易市場平臺優勢,改變國際貿易交易點,把國際知名產酒國酒莊的產品直接引入到中國各自貿區、保稅區倉庫,從源頭上直接控制了酒類產品的安全性、合法性,對所有酒類產品統一儲存、統一服務管理,建立“國際酒莊-消費者”的垂直銷售,做到從國際酒莊到消費者餐桌整個流通過程都可溯可查。自2009年運營以來,在全國幾十個省份已設立300多家直銷中心。
對比國內酒類市場現狀,進口酒類運營商不規范運作、造假、走私等現象,傳統貿易與多級代理模式導致酒類的最終銷售價虛高,不專業的經營過程使酒的原始品質遭到破壞,溝兌、造假、仿冒等現象普遍……海偉酒類市場價格理性回歸,保障了酒類食品安全和價格真實,從商業模式的運作,規避了走私、造假、惡性競爭等現象,確保國家稅收不流失、食品安全得到保障,對國內進口酒類市場合法化、規范化、標準化運營發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
海偉模式實現酒類商品從酒莊到消費全過程的透明監管,為消費者創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也是中國商業模式發展的必然趨勢。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7-11)茅臺等高端酒走城市包圍農村 酒類O2O雷大雨小
- (2014-09-30)沱牌舍得逆勢發行酒類信托 不為融資為賣酒
- (2014-10-09)創新交易平臺 引導酒類安全消費
- (2014-11-10)民眾的葡萄酒類消費成熟 不再片面追求名牌
- (2014-11-11)“百日行動”打擊食品安全犯罪嚴查酒類等八類食品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