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許昌市 黨政同責聚合力 眾志成城保食安
黨政同責聚合力 眾志成城保食安
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持續開展
陳貫宇 本刊記者 柴占陽
“公眾期盼即漸開,食安創建正未艾。賴有許昌雄健師,示范城市干中來”。11月24日,許昌市人民政府召開第17次常務工作會議專題對食品安全工作做出安排。本刊記者從中得知,許昌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進展順利,相關工作正在鞏固和完善中。
本刊記者了解到,2016年5月,許昌市被國務院食安辦確定為河南省首批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試點后,許昌市委、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把創建工作做為黨政“一把手”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成立了由市委書記任第一組長、市人民政府市長任組長的創建領導組織。按照創建標準,制定實施“健全五大體系、搭建三大平臺、實施八大工程”的“538”創建促進計劃,建立周通報、半月督導、每月調度工作推進機制,創建工作健康有序開展,群眾對食品安全和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滿意度和支持度持續攀升,各項工作走在全省前列。2017年8月份,通過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許昌市創建工作進行了滿意度調查,群眾對創建支持率為92%。在同年的9月份,由中國醫藥報社組織的全國67個創建城市滿意度調查中,群眾對許昌市創建滿意度僅次于深圳、濟南市,位居全國第三,河南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3月份,作為創建先進城市新華網就許昌市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對許昌市人民政府市長胡五岳進行了專訪。
2017年6月份,許昌市參加河南省全省食品安全宣傳周啟動儀式和國家“雙安雙創”成果展。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總局局長畢井泉、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戴柏華均給予了充分肯定。
尤其是2017年10月12日-13日,河南全省“雙安雙創”工作會議在許昌市召開。河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領導及與會代表對許昌市創建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其主要做法和取得的工作成績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按照國家創建標準(2017版)7大項,39小項要求,許昌市人民政府食安辦、許昌市食藥監局細化為具體100項指標,截至目前,已經完成并需要長期堅持93項,7項工作進展緩慢,創建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一)“黨政同責”落實到位。一是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在全省率先出臺了《許昌市食品安全黨政同責實施辦法》,將食品安全納入黨委政府年度綜合目標考核,權重在3%以上,將食品安全納入對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及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實施食品安全事故“一票否決”。二是健全統一權威的監管體制。市、縣兩級獨立設置食品安全監管機構,加掛食品安全辦牌子,在全市98個鄉鎮(街道)或區域設立食品安全監管派出機構,全市基層監管機構規范化建設位居河南省食藥監系統第一,示范所建設全省第一。新增監管人員850人,在全市2177個行政村配備2455名協管員,縣、鄉、村監管全覆蓋,打造了“30分鐘監管服務圈”。三是經費保障到位。2016年創建投入5800余萬元,較2015年增長62.5%,2017年財政預算9200余萬元,每年日常監管3元/人,監督抽檢4份/千人的經費充分保障。四是專業執法裝備配備達標?;鶎颖O管機構辦公用房、執法車輛、快速檢測、執法取證、應急處置、通信交通等執法裝備、設施配備均達到相應建設標準要求。五是許昌市、縣兩級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健全。投資2600萬元的許昌市食品藥品檢測中心建設項目已于今年6月底完成,具備22個大類、185個品種、1025個參數檢測能力,檢測參數居省轄市第一。與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畜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共同構建食品全鏈條檢驗檢測體系;整合檢驗檢測資源,建立5個縣級食品檢測機構;在89個基層監管所和20個農貿市場、商場、超市設立快檢室,建成“30分鐘食品快檢服務圈”。
(二)食品安全源頭治理有效。
一是扎實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活動。建立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開展禁限用農藥、水產品違法添加、農資打假“三整治”行動。二是嚴格執行定點屠宰制度。及時查處私屠濫宰行為。共改造禽類屠宰場點23個,取締15個。規劃建設的兩個肉羊屠宰場已建成投產,12家生豬屠宰企業實現了對屠宰過程的24小時遠程視頻監控。生豬定點屠宰肉品上市率達到100%。啟動了病死畜禽集中無害化處理項目。三是實施農貿市場提升工程。規范提升了15個農貿市場,建立實施市場準入、退市和信息通報制度。四是助推食品產業集約化、規?;l展。實施食品產業孵育培育工程,推進食品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了“三個一批,兩個基地”發展目標,即:建設一批特色食品產業園區、培育一批龍頭食品企業、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打造全國最大的冷鏈物流基地、打造全省重要的農產品出口基地。襄城縣已建成一個占地100畝的豆制品產業園,實佳、帥潔等面粉品牌獲得全國“放心糧油”稱號;成功爭創長葛市出口豬肉國家級質量安全示范區,長葛市出口蜂產品、建安區出口食用菌省級質量安全示范區。依托鮮易控股這一品牌,全力打造全國最大的冷鏈物流基地。
(三)監督執法檢查全面覆蓋。創新工作方法,不斷提升監管能力水平。一是全面推行網格化監管。畜牧部門出臺《畜產品質量安全網格化監管工作方案》,制作縣、鄉監管地圖,監管對象懸掛監管公示牌;農業部門建立層層分片包干責任制度;食藥部門實施“兩圖兩檔一承諾”網格化監管辦法,建立健全監管檔案,全面消除監管死角。
二是全力實施餐飲提升工程。
早在2016年,許昌市財政投入700萬元將400家規模以上餐飲單位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工程納入民生實事進行打造。今年,許昌市人民政府又投入400萬元將打造市區10條食品安全示范街、提升400家小餐飲店納入民生實事,截至6月底,各項任務全面完成。各縣(市)也將示范街、示范店創建納入民生實事,截至2017年9月底,許昌市已打造食品安全示范街18條,示范店3106家,拉動社會投資6000多萬元。強化農村集體聚餐監管,打造206家農村集體聚餐“百姓食堂”,實施網上備案管理。成立農村紅白理事會,建立農村流動廚師合作社,許昌市農村集體聚餐管理工作走在全國、全省前列。在河南省率先推行了學校食堂“4D”管理辦法,全面落實校長陪餐制度,管理水平明顯提升。三是積極實施先進質量管理模式。農業、畜牧部門指導支持種養殖基地開展“三品一標”認證,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生產基地60個,產品110個,新增“三品一標”認證基地12個,產品23個。食藥監部門指導支持食品生產企業開展質量體系認證,許昌市87家規模以上食品企業全部通過HACCP或ISO 22000企業認證,居全省第一位。四是信息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實施“機器換人”,全市城鄉1024家餐飲單位實施“互聯網+明廚亮灶”;12家生豬屠宰企業實現遠程視頻實時監控;“1+8+N智慧食藥監”項目納入智慧城市建設;117家食品生產企業建立了信息化追溯體系。實施食品生產“陽光工程”,在406家食品生產企業已實現生產環境、過程全方位、無死角監控。 五是加大抽檢力度。建立健全食品抽檢工作機制。農業部門把小麥、玉米等大宗糧食作物納入監測范圍。2016年食用農產品合格率98.81%;畜產品合格率達97%;食品合格率均達98%,出口食品合格率達99.3%;2017年,全市新增食品安全抽驗經費3000多萬元,安排食品抽驗2.3萬批次,居全省第一位。
(四)違法犯罪行為有效控制。
全市各食品安全監管職能部門嚴懲重處,合力打擊違法犯罪。一是強化問題食品處置。農業、畜牧、食品藥品監督等各環節配套出臺了相關工作制度,規范了問題食品處置流程,強化了對問題食品的上下游追溯。二是建立聯合整治機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12331”投訴舉報中心和視頻會商系統,建立每天投訴研判機制,單筆投訴舉報金額提高到30萬元。建立12331投訴舉報與110、12315等聯動機制,建立村、鄉、縣、市每日信息收集上報研判機制;初步建立了區域間、部門間多層面、全方位的溝通協調機制,推動在信息共享、執法聯動等方面實現規范化和常態化的協作。及時解決了“盯不準”“震不住”和“打不死”的問題;三是打擊違法犯罪行為。在全省率先建立市、縣公安機關食品安全犯罪偵查專門機構。各監管部門積極引入績效考核激勵機制,開展了“執法辦案能手”和“優秀案件”評選活動,每月對全市執法辦案情況進行通報,并以飛行檢查的形式深入各縣(市、區)開展督促檢查,真正將監管工作的責任和壓力傳遞到了基層。食品安全涉刑案件100%移交,100%查處到位。截止目前,全市共辦理食品類違法案件1178起,移交公安機關16起,公安機關立案7起。
(五)社會共治格局基本形成。
一是接受許昌人大政協監督。2016年以來,許昌市人大、許昌市政協每年進行1-2次專題調研,對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食品安全法》落實情況進行專題問詢和執法檢查。二是強化培訓。認真落實食品產業人員40小時培訓制度,落實中小學校每年10學時食品安全知識教育課程。三是強化宣傳。量身打造了“食安許昌”“食品藥品之窗”等欄目,定期發布食品安全信息。大力推進新聞發布的制度化,累計舉辦新聞發布通氣會12次。截止2017年10月底,全市累計設置戶外大型宣傳牌434個,交通宣傳1847輛,設置食品藥品科普宣傳站2984個,累計開展“五進”活動2666次,累計電視播報4001次,極大提升了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和支持率,提振了群眾對我市食品安全的信心;四是實施行業自律。積極推進新型行業協會建立,食品安全員協會、腐竹協會、薯制品協會、蜂產品協會、桶裝水協會等10家相繼成立。五是積極推進“五進”活動。建立食品安全志愿者、食品安全社會監督員、食品安全專家三支隊伍,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開展各類面向廣大基層群眾的食品安全科普宣傳活動1602次,平均每月開展活動43次。六是“結對子”經驗交流。自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省內外先后有56個單位蒞臨許昌市交流學習。
二、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補齊的短扳
盡管許昌市通過不懈努力,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但對照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標準,還存在一些問題和需要補齊短板。特別是近期由于國務院食安辦要對創建標準進行修改,對創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倒逼許昌市決不能掉以輕心,清醒地看到這些需要補齊的短板。一是食品安全源頭治理的任務、目標還比較繁重和艱巨;二是信息化監管的能力、水平有待加強和提升;三是食品從業者、食品企業誠信意識有待提高和增強;四是宣傳工作的意識、水平有待強化和遞進,群眾對食品的安全的滿意度還有待提升。
三、下步打算
本刊記者在這里得知,按照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標準和工作安排,國務院食安辦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將組織第三方評估組對創建城市開展中期評估,評估結果直接影響下一步的創建工作最佟驗收,許昌市將在前期創建基礎上,按照新標準的要求,修訂創建方案,補齊完善創建短扳,進一步細化工作責任,科學合理制定創建工作臺帳,找弱點、抓重點、克難點、創亮點,持續開展標準更嚴、水平更高、民意度商的創建活動,不斷提升食品監管現代化治理水平,為河南省建設“食品安全大省”做出應有的貢獻。一是對照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標準,對許昌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以來的各項創建工作進行全面梳理,創新創建,補足短板,打造亮點,全力以赴做好迎接國務院食安辦評估組中期評估工作;二是持續抓好食品安全問題治理整頓,嚴厲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確保全市食品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向好,堅決杜絕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大力開展食品安全進“千家萬戶”活動,增強群眾對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支持度和知曉率,確保群眾滿意度不斷提升;三是認真做好河南省政府2017年對許昌市食品安全考核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全市在今年考核不丟分、得高分、得滿分;做好對各縣(市、區)食品安全年度考評、創建工作考評工作;精心謀劃明年工作,為創建工作打下堅實基礎;扎實做好雙節食品安全工作,確保全市人民群眾飲食安全;四是強化督導檢查,堅持問題導向,提升周通報、半月督導、每月調度的針對性。對個別領導不重視、工作不落實的單位、個人,給予通報、約談、責任追究,對發生食品安全事件、事故或重大負面輿情的,堅持實施“一票否決”。
本刊記者在許昌感受到,一個好的政治生態是進行各項工作的保障、保證 。對于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這項堅巨的工作來說更是如此。實行“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守土追責”不失為創建工作的有效之方、持守之法。許昌在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種種舉措,彰顯了許昌正在貫徹落實許昌市委、市人民政府及河南省食藥監局年初提出的工作要求和十九大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 :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藥品安全需求。緊緊抓住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藥品安全需求與食品藥品監管工作發展不平衡、保障群眾權益不充分之間的矛盾,不斷完善監管為民的舉措,以更加科學、合理、有效的新機制、新方式、新手段、保障食品藥品安全,以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7-10-18)全省食品安全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創建工作在許昌市召開
- (2017-10-24)許昌市食藥監局 創建食安城市意識強 學習交流進步相互幫
- (2017-11-01)河南省許昌市 打造食品安全工程 保障人民吃得放心
- (2017-11-01)河南省許昌市食藥監局 安全用藥進校院 專家學者開講壇
- (2017-12-05)許昌市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得到總局領導稱贊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