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精準扶貧,需要消費支持
有機種植對環境要求十分嚴苛,只有山好水好,土地良好才能種出合格的有機農副產品。但往往是山好水好的地方比較偏遠,交通相對不夠發達,經濟欠發展,甚至是貧困地區,所以結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戰略要求,有機種植也廣泛受到各地政府重視。
深圳國際天然與有機產業博覽會(Nope China)作為華南區有機界的國際專業盛會,已經連續舉辦7屆,是國內唯一得到認監委認證認可委員會、環保部有機食品發展中心的支持的展覽,也得到全國有機協會聯盟、環保部有機產品認證中心、深圳市有機產品行業協會(籌)的主辦,并于2017年11月4-6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中國有機產業在政府的拉動下發展依然強勁
近日(9月27日),國家認監委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啟動以“有機產品認證服務精準扶貧”為主題的“全國有機宣傳周”。目前,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中,446個縣域擁有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而在全國84個有機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中,貧困縣就有32個。國家認監委相關負責人透露,該委目前正從示范區創建,培訓幫扶,銷售渠道“疏通”,引導認證機構優化服務等方面探索新常態下的精準扶貧新模式。
當前我國有機產業發展迅速,有機生產面積達到194.5萬公頃,有機產品總產值1364億元。而我國很多貧困地區基本上無污染源頭,具有發展有機農業的先天優勢,因此通過發展有機產業已經成為實現精準扶貧的一種有益嘗試,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本屆展覽來自四川、黑龍江、廣西、貴州、新疆等地有機示范區的產品將帶來各地的特色有機產品,更有認監委的有機精準扶貧展區,需要各界渠道和采購商來支持,更需要更多的消費者來支持!
消費升級,優質、特色、安全、健康的生態、天然、有機產品需求旺盛
粵港澳臺是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中高端收入人群超過5千萬以上,消費者不僅僅是要吃飽,還要吃得安全、有特色更健康!近幾年各大中高端超市果蔬、糧油區都擺上了有機果蔬,消費者接受度也大大提高。加之二胎時代,更多父母更愿意選擇安全天然有機的食品給孩子,媽媽們也更接受進口的天然嬰幼兒食品及護膚品等。
所以對參展商和訪客類別,其業務中最重要的五大類別包括:有機生鮮、有機糧油大米、生態有機用品、天然健康產品和天然有機干貨及茶葉等。
今年針對出口的天然產品也出了相應的標準,今年11月5日,專門邀請了上海色瑞斯認證有限公司的袁總,就《國際潔凈成分、天然和有機化妝品認證標準簡介》演講。
有機市場魚龍混雜,用良心做好的產品,提升服務的增加消費者信任才是有機長足發展的機會
經過調研,消費采購有機產品還是首選高端商超,因為平臺比較大,公信力強,但近幾年真正重視健康和優質產品的消費者,也越來越趨向去專業的特色、有機社區店購買,并對宅配也越來越信任。這和社區店的信任度和方便度有極大的關系,所以怎么更好的建立消費者信任渠道,怎么提升服務是提升有機產品銷售的有效途徑之一。
參展商中仍然有不少即有基地,也有店面的,綜合銷售渠道商,包括悅意、正耕誠品、良食集團等連續7屆參加展覽,他們也帶來更多優質產品和服務,邀請有意向找加盟項目的朋友也可以來洽談。
有機須要更清晰的銷售模式,傳統渠道+互聯網+新零售?還是有更好的模式
總體而言,經過多年的走訪企業,很多有機企業,高舉高打,大手筆投入,但收效也未必可觀;有些企業,細水長流,慢慢積累,也有不錯效果。所以隨著時代變遷,移動互聯網的滲透,電商、微商也大有人參與進來,但也都沒有出現獨角獸,或者航母級有機企業,到底因為什么?
2017年,又是新零售的元年,11月4-5日,展覽期間,舉行有機G20峰會,我們邀請業內代表企業的CEO,總結創業及發展經驗,拋磚引玉,深入淺出的一起來探討,有機產業在移動互聯時代、在新零售時代,我們怎么突破傳統銷售渠道,探索出更有效和直接的銷售模式。
貼有機證的才是真正的有機產品嗎?
有機食品認證標志如同有機產品的身份證,經過各國有機認證機構重重審核把關后,以 核發證明的方式理清消費者的混淆。其證明產品合乎有機標準,能夠更有利的取信于消費者、協助消費者輕松辨別有機產品,增進有機農業之發展,并保障消費者及生產者。到目前為止,國內有機認證機構僅有OFDC(南京國環)得到IFOAM的認可,所以基本上有貼有機證的產品還是信得過的,但是一定要學會買了產品就刮開下邊的碼查一查,不保證確實有不法分子用假的標識,或者過期了還粘貼的。查詢網址:http://ogasearch.food.cnca.cn/oga/query/index.jsp
深圳國際天然與有機產業博覽會,將于2017年11月4-6日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預計規模1萬平,超過350家有機企業參加,持有機證的企業占大多數。有機產業的長足發展,需要更多消費的支持!只要攜手共進,我們就能塑造行業未來。
了解深圳國際天然與有機產業博覽會,歡迎瀏覽www.nopechina.com
官方微信
觀眾報名通道

相關熱詞搜索:有機精準扶貧,需要消費支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