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內食材過度囤積 怕浪費硬吃光引起“三高”
自“光盤行動”發起以來,市民逐漸習慣了在外就餐量力而行,少點幾個菜,少叫一份飯,減少浪費。但采訪中有不少人反映家中浪費其實也挺嚴重,尤其隨著冰箱體積的增大,剩飯剩菜總是面臨“當時不倒隔天倒”的命運。不少家庭喜歡囤貨,卻無意中忽視了食品過期腐敗的問題。對此,營養專家范志紅表示,冰箱儲存保鮮非萬能,不同食物的儲存期限和儲存方法都有差異。此外,專家指出,為了“光盤”而將盤中物都打掃進肚也并非明智之舉,從營養角度來說,不僅是浪費更是有害。歸根結底,光的是“盤”,但實際上從購買、儲備、點菜、做飯上就應理性科學。
支招
冰箱可保鮮 但并非萬能
范志紅說,“常溫存放容易快速繁殖微生物的高水分熟食品,比如剩飯剩菜、巴氏奶,沒有滅菌包裝的各種熟肉、豆制品等,開封后的番茄醬、芥末醬、沙茶醬等調味品,都要放入冰箱。此外,大部分蔬菜和北方水果都適合放在冰箱里儲藏。”但有一些果蔬并不適合冰箱儲藏,比如甘薯、香蕉、芒果和榴蓮等,它們在冷藏溫度下會發生凍傷,很快變黑變爛。適合放在十多度的涼爽處。
冰箱要巧用 分裝很重要
隨著當下家庭中冰箱的容量越來越大,囤積的食品種類越來越豐富,食物串味兒的情況也難以避免。對此,范志紅建議,冰箱里存放食物生熟分開,分類存放,“熟食物和直接入口的食物要放在上面兩層,比如剩飯菜、酸奶、牛奶、熟食等。生食物要放在下面兩層,比如生蔬菜、生豆腐等。所有的剩飯菜,都要加上保鮮膜,或者放在有蓋的保鮮盒里。”范志紅強調,冰箱保鮮食物只是為了應急和避免浪費,并不是“萬能”的,并不建議大家為了“光盤”而無節制地把食物堆在冰箱里,“即便冷藏,綠葉蔬菜也只能保存3天左右,其他蔬菜最好一周內吃完,避免營養價值下降。”
此外,范志紅支招,容易失水的綠葉菜最好用一兩層能吸水的紙包裹,然后放在塑料袋里,松松地扎上袋口,便于維持其中的濕度,既不至于引起腐爛,又不至于很快變干。茄子、蘿卜、土豆之類適合用保鮮膜包裹起來再冷藏,避免表面干皺。
看法
科學“光盤” 不是清了盤子滿了肚子
除了習慣于在冰箱里“囤貨”,還有不少人為了“光盤”而在吃飯的最后階段“超標進食”。今年60歲的趙先生今年年初查出心血管疾病后,才意識到自己平時的飲食習慣有問題,“我就像家里的‘清潔器’,經常飯后打掃戰場,剩下幾口要倒掉,所幸干脆吃進肚。久而久之,每頓飯多吃一口,攢著攢著就‘三高’了。”
對此,范志紅也有話說,“僅僅吃光盤子里的食物就叫做不浪費嗎?食物進入人體之后,如果超過了人體的利用能力,不僅會變成脂肪,還會引發疾病、縮短壽命,不僅讓人們增加痛苦,也是一種‘隱性’的浪費”。
范志紅告訴記者,很多調查都發現,郊區居民的肥胖率往往超過城區居民。在50歲以下居民中,男性比女性肥胖率高;而在50歲以上居民中,女性的肥胖率明顯高于男性。其中一個重要的導致肥胖的行為因素,就是當媽媽的總喜歡收盤子、吃剩菜。
所以說,“光盤”也要做得科學得法。對此,范志紅建議,要想真正地節約糧食,做到“光盤”,人們要從自家采購、配菜、做飯時就應提高意識,量力而行。不能等到飯菜上桌,才想起來糧食的可貴,最后強硬地“光盤”。

相關熱詞搜索:冰箱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