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食安“綠平線論壇”暨蒙牛乳制品研討會舉行

企業與院校面對面 多方專家匯聚“綠平線”論壇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在一年一度“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到來之際,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率先攜手北京安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5月13日在偉倫樓舉辦了 “清華食安綠平線論壇暨蒙牛乳制品微生物控制技術研討會”。論壇邀請了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張巖副院長、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王振華博士、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及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張翀副教授、北京安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高倩等乳制品行業微生物方向專家參與論壇,蒙牛集團一行領導也應邀出席活動。


本次論壇上,專家及企業代表針對乳制品行業微生物控制進行面對面溝通交流,分別就乳制品國家標準發展趨勢、服務食品安全體系建設及創新食品安全檢測技術、微生物快檢與控制技術前沿、CIP清洗過程及關鍵點控制、車間消毒技術等五大問題進行針對性的分享與討論,意在了解與實際生產的契合程度,為乳制品工廠質量安全管理提供實際有效的幫助和針對性的前沿性技術指引。
微生物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正在顛覆創新的路上
張翀副教授在課堂中深入淺出的從微生物檢測、控制、利用三個方面,對相關領域研究前沿帶來一場顛覆性的技術分享。從基于cas蛋白的超靈敏核酸檢測技術,到基于微流控技術的移動數字微生物檢測新方法,再到噬菌體專一性殺菌技術,將完全改變現有微生物檢測與控制技術,實現檢測產品便攜、檢測快、方法簡單、精確度高,殺菌專一可靠的目標,形成一系列顛覆性創新應用。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及清華大學化學工程系張翀副教授
產品標準、產品監管、快檢技術邊界需重新定義
張巖副院長通過目前乳制品標準是產品標準還是產品安全標準這一問題將現場嘉賓帶入思考,產品監管逐步轉向過程監管,分別通過案例分享冷鏈物流、消費者存儲、生產工藝和食品包裝等多方面潛藏的食品安全風險,進一步論證在標準、監管、技術的層面,過程控制邊界需重新定義和延伸。

河北省食品檢驗研究院張巖副院長
檢測技術結合大數據建立全產業鏈風險評估模型
王振華博士從抗生素檢測、重金屬檢測、毒素檢測、營養成分檢測、營養成分檢測、微生物相關檢測分析、基于電子鼻的檢測、小型質譜儀等方面介紹了不同檢測技術的應用,檢測技術結合大數據可建立風險評估模型,從而實現乳制品全產業鏈風險過程控制。

清華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王振華博士
乳制品生產微生物過程控制重在“洗干凈,消徹底”
從乳制品車間的實際狀況出發,提出了“洗干凈,消徹底”的洗消觀點,分享了CIP清洗中的過程及關鍵點控制和車間消毒技術,將安潔康完整CIP清洗與消毒的驗證程序分享給大家,帶給大家一種全新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實現了過程控制與結果控制的融合。

北京安潔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部高倩
論壇過程中,針對乳制品快檢和CPI工藝清洗方面,專家和嘉賓根據目前工廠的實際需求多次互動探討,好的觀點和想法會務組已摘錄,將在年底清華食安“互聯網+食品安全白皮書”的重要成果中體現。


現場互動環節
本次蒙牛團隊代表趙軍和安潔康團隊代表李偉都表示多方交流的研討會能夠使大家脫離繁忙工作的同時,重新審視行業問題,蒙牛代表表示基于乳制品行業特性,在快檢方面確實有很大需求,通過技術前沿分享也更清晰行業未來方向,而安潔康代表也表示愿同清華互聯網產業研究院一起推動顛覆性技術的落地。

蒙牛代表趙軍
在與會嘉賓的支持下,會務組也收到了大量的活動分享反饋表。會務組將持續優化和提升,組建優秀的專家顧問團隊,為領軍企業的高端人才培養,貢獻一份力量。論壇結束時,研究院為各位與會嘉賓頒發培訓證書。2017下半年,清華食安綠平線論壇將持續與企業互動,希望得到行業內各界人士持續關注。

會務組收集到的部分反饋表

與會嘉賓培訓證書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簡介: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于2016年12月12日在清華大學正式掛牌,研究院將依托清華大學多學科交叉的綜合優勢,結合互聯網+,重點研究環境保護及食品安全等領域在轉型時期的產業發展和商業模式,為行業動態重構服務,為國家經濟決策服務,逐步成為中國乃至國際上深具影響力的新一代互聯網決策智庫。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中心簡介: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食品安全研究中心以清華互聯網產業研究院為依托,發揮互聯網優勢,定期舉辦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食品安全互聯網創新論壇,整合資源,搭建平臺,創新模式,用互聯網+推動食品安全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11-07)蒙牛NBA包裝牛奶面市 首批10億包正式鋪貨
- (2015-07-31)蒙牛達能整合奶粉業務 君樂寶奶粉或成下一個
- (2015-09-02)蒙?;貞何磸母3绅B殖場采購“有機奶”
- (2015-09-23)雅士利擬收購歐世蒙牛 蒙牛全面整合奶粉業務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