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抓共管?標本兼治 提高餐飲食品保障能力
2016年,江蘇省沛縣食藥監局以打造百姓放心餐飲為目標,以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餐飲問題為出發點,將餐飲業整治作為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凝聚共治合力,扎實推進整治,餐飲食品安全整體上了一個臺階,餐飲綜合整治取得了階段性目標。
堅持統籌推進,迅速掀起餐飲整治實干熱潮。該局出臺了《沛縣餐飲業綜合整治實施意見》,成立了縣餐飲業綜合整治領導小組,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兼任辦公室主任,制定了《2016年沛縣餐飲業綜合整治方案》,明確了整治的工作目標、整治內容、職責分工、具體任務和操作步驟等。堅持堵疏結合、規范試點、標準引導、長效監管,規范了執法人員“六嚴禁”、“六不準”等規章制度,保證了整治工作順利開展。
堅持難點突破,著力化解餐飲整治痼疾難題。按照“規范一批、提升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結合社會網格化管理工作,按照“政府統一領導、街道牽頭組織、日常全面監管、綜合強力執法”的思路,開展聯合執法工作,整合食藥監、城管、公安、衛生、環保等行政執法力量,變被動監管為主動出擊,對不符合標準的餐飲單位開展重點整治,經過8個批次的集中驗收,已整改到位1300余家,取締100余家,驗收合格率95%。
堅持嚴打重處,著力保持餐飲整治監管震懾。針對餐飲業存在問題,該局重拳出擊,敢于“亮劍”,縣鎮聯動,多部門配合,先后組織開展了“掃雷”“清源”“利劍”等18項專項整治。2016年食品安全立案150余起、刑事立案32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2人,其中公安部督辦案件3件,省公安廳督辦案件1件,極大震懾了不法行為,有效地保障群眾飲食安全,全縣未發生食品安全事故。
堅持創新創優,著力提升餐飲環節監管水平。該局把強化餐飲監管與促進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提出了“適應需求、疏堵結合、達標創優、齊抓共管”的工作思路,創新了分級、分類、分等“三分監管”、監管、檢測、執法“三位一體”等監管模式,開展了“明廚亮灶”“遠程監控”“電子追溯系統”“農村宴席申報”等監管工作,有效提升餐飲業服務品質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縣建成明廚亮灶餐飲單位140家、電子追溯系統餐飲單位10家、遠程監控餐飲單位68家。
堅持示范帶動,著力推進餐飲整治提檔升級。面對實際監管難題,該局集中對餐飲單位進行調查摸底,建立全縣餐飲單位監管檔案,將檢查結果量化分級為“優秀”“良好”“一般”3個檔次,分別以“大笑”“微笑”和“平臉”3種“臉譜”標識實時向社會公示,引導消費者逐步形成“看臉譜、鑒等級、進餐館”的良好習慣。向餐飲單位發放信息公示牌1300余塊,制作各類標牌7大類19種1300余套,評選出“優秀”級50戶、“良好”級90戶。
堅持宣傳培訓,著力營造餐飲整治共治格局。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先后與餐飲單位簽訂食品安全承諾書1300余份,覆蓋率100%;對餐飲管理人員培訓14期1100人次,發放《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管理培訓證書》1100余張,新辦健康證6300余張,餐飲從業人員持證上崗率100%。通過電視臺、報紙等新聞媒體,對餐飲店臟亂差、設施設備不齊全等現象曝光300余次;開辟沛縣日報《餐飲安全你我共治》專欄,編印簡報20期。利用沛縣發布、食藥監微信平臺,及時發布整治動態、消費警示提醒等100余條,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圍。
下一步,該局將按照習總書記“四個最嚴”的工作要求,緊緊圍繞“保障食品安全”這一中心任務,緊盯“田間地頭”,嚴格過程監管,推進打假治劣等專項整治,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相關熱詞搜索:齊抓共管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