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檢總局:“十三五”聚焦九大重點領域質量提升
12月27日,記者從質檢總局了解到,近日正式公布的《質量品牌提升“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將聚焦當前質量品牌建設中存在的痛點與不足,實施消費品、進出口商品、電子商務產品、進出口農產品、進出口食品、裝備制造業、服務業、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等9個領域的質量提升行動。
《規劃》著眼于提升供給質量,建設質量強國,充分發揮質量管理、品牌建設、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監督執法、出入境檢驗檢疫等職能作用,統籌布局、綜合施策,是全國質檢系統“十三五”時期推動質量品牌提升的行動綱領。
改善產品和服務質量供給,關系人民群眾生活的各個方面?!兑巹潯妨⒆阌谠鰪娤M者的質量獲得感,設置了明確的目標,提出到2020年,產品和服務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具體來看,制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要達到84.5,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合格率要穩定在92%以上,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要達到94.8%,重點服務業顧客滿意度達到78。而在2015年,這4個指標分別是83.5、91.1%、92.9%和75。
《規劃》的實施將使消費者在國內享受到更多優質優價的商品和服務。根據《規劃》,在“十三五”期間,將著力提高國內消費品供給質量,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全面接軌,促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積極引導海外消費回流,讓國內百姓分享到更多的“質量紅利”。
《規劃》同時提出完善消費維權機制。“十三五”時期,質檢總局將進一步健全質量投訴處理機構,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暢通質量投訴和消費維權渠道。積極推進質量仲裁檢驗和質量鑒定,建立健全社會質量監督員和產品侵權責任制度,支持和鼓勵消費者依法開展質量維權活動,保障質量安全事故受害者得到合理、及時的補償。
以堅持市場決定與政府推動相結合、堅持改善供給與滿足需求相結合、堅持創新驅動與改革當先相結合、堅持統籌規劃與穩步推進相結合為基本原則,《規劃》提出了質量總體水平明顯提升、品牌建設取得較大成效、質量發展基礎更加扎實、質量治理與促進體系進一步健全的三大發展目標。
具體的量化發展指標還包括:建成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200個、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350個、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范區10個、食品農產品認證示范創建區100個、國家級綜合服務業標準化試點1000個、質量風險信息監測點500個。建成全國知名品牌質量提升示范項目(區)50個、全國知名品牌示范區80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40個、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50個、中國知名品牌和國際知名品牌300個。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企業是質量品牌提升工作的主體。為更好地發揮企業作用,《規劃》提出實施質量簡政放權、探索質量制度創新、實施質量獎勵制度、推進質量技術基礎服務示范工程建設這四大措施。
《規劃》提出了七項主要任務,主要包括提升發展質量效益、培育質量品牌優勢、突出重點領域提升等內容,并明確提出了做好統籌協調、強化政策支撐、狠抓工作落實、加強宣傳引導、深化國際交流等五項保障措施。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食藥監總局確定8類食品為今年監管重點品種
- (2014-07-04)食藥監總局:個人微博微信不能當做食品交易平臺
- (2014-07-11)食藥監總局:勿買無中文標簽的進口肯迪醒飲料
- (2014-07-16)食藥監總局:含何首烏保健品不宜長期超量服
- (2014-07-23)食藥監總局提示消費者不要購買“減肚子湯”類產品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