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問答
1、什么是有礙食品安全的疾???
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是指此類疾病患者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可能污染食品,并通過食品傳播疾病。
2、為什么制定《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
《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是我委落實《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制定的技術性文件,制定的目的是為企業生產經營者及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開展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從而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
3、《目錄》制定的依據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加袊鴦赵盒l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情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處罰。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從業人員開展健康管理,其管理情況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監管,“有礙食品安全疾病”具體由我委組織制定。
4、《目錄》制定原則是什么?
一是在保持延續性的基礎上加以細化?!赌夸洝费赜?009年版《食品安全法》的基本要求并在表述方面更明晰,體現政策與管理的連續性?!赌夸洝穬热輰χ饕芾聿》N予以保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對部分病種進行了細化,如痢疾、病毒性肝炎,修改為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 二是根據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食源性疾病暴發特點,新增有礙食品安全且風險較大的疾病病種:霍亂、副傷寒。
5、在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中如何使用《目錄》?
一是可用于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從業人員的日常健康管理,食品生產經營者通過對患者的暫?;蛘{離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可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傳播,確保食品安全,體現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管理理念;二是為食品安全執法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日?;蚶鞋F場監督檢查時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撐,提高執法效能;三是用于食品從業人員自身健康管理,樹立良好的個人衛生觀。 《目錄》中規定的疾病主要涉及通過食物傳播力很強的食源性疾病和危害較大的傳染病,這些疾病診斷標準明確,從業人員懷疑患有這些疾病時,應當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
6、《目錄》中規定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和危害是什么?
《目錄》中規定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除了常見的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還可見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體征(如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另外,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常見黃疸?;顒有苑谓Y核病人常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帶血、低燒、胸痛等癥狀?;撔曰驖B出性皮膚病主要為皮膚上癤子或化膿性、滲出性病灶,并可反復感染。 《目錄》中規定疾病的危害主要是病原體污染食品,導致食源性疾病的傳播或暴發。
7、《目錄》中為什么沒有包括艾滋病與乙肝?
《目錄》中所列疾病首先要具備可以經食物傳播的特點,艾滋病和乙肝雖然都屬于危害較大的傳染性疾病,其傳播途徑并不包括經食物傳播。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就餐等無血液暴露的行為,不會傳播上述疾病。 我委高度重視保護人民群眾入學、就業等合法權益,2007年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聯合印發《關于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業權利的意見》,201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和原衛生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上述通知明確要求,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的乙肝檢測項目,除特殊規定外,不得強制進行乙肝項目檢測。按照《通知》要求,《目錄》也不應包括乙肝。
8、《目錄》中所列疾病還會調整嗎?
本《目錄》所列疾病將會根據我國食品安全以及食源性疾病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是指此類疾病患者接觸直接入口食品時,可能污染食品,并通過食品傳播疾病。
2、為什么制定《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
《有礙食品安全的疾病目錄》(以下簡稱《目錄》)是我委落實《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制定的技術性文件,制定的目的是為企業生產經營者及食品安全監管人員開展從業人員健康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從而預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
3、《目錄》制定的依據是什么?
《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加袊鴦赵盒l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第一百二十六條規定,有“食品生產經營者安排未取得健康證明或者患有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情形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給予處罰。
根據上述法律規定,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對從業人員開展健康管理,其管理情況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進行監管,“有礙食品安全疾病”具體由我委組織制定。
4、《目錄》制定原則是什么?
一是在保持延續性的基礎上加以細化?!赌夸洝费赜?009年版《食品安全法》的基本要求并在表述方面更明晰,體現政策與管理的連續性?!赌夸洝穬热輰χ饕芾聿》N予以保留,同時,根據實際情況對部分病種進行了細化,如痢疾、病毒性肝炎,修改為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 二是根據我國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食源性疾病暴發特點,新增有礙食品安全且風險較大的疾病病種:霍亂、副傷寒。
5、在食品生產經營從業人員的健康管理中如何使用《目錄》?
一是可用于食品生產經營者對從業人員的日常健康管理,食品生產經營者通過對患者的暫?;蛘{離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可有效預防食源性疾病的傳播,確保食品安全,體現食品生產經營者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管理理念;二是為食品安全執法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日?;蚶鞋F場監督檢查時提供依據和技術支撐,提高執法效能;三是用于食品從業人員自身健康管理,樹立良好的個人衛生觀。 《目錄》中規定的疾病主要涉及通過食物傳播力很強的食源性疾病和危害較大的傳染病,這些疾病診斷標準明確,從業人員懷疑患有這些疾病時,應當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診斷和治療。
6、《目錄》中規定的疾病主要臨床表現和危害是什么?
《目錄》中規定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除了常見的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還可見發熱、全身不適等癥狀體征(如傷寒/副傷寒、病毒性肝炎)。另外,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常見黃疸?;顒有苑谓Y核病人常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痰中帶血、低燒、胸痛等癥狀?;撔曰驖B出性皮膚病主要為皮膚上癤子或化膿性、滲出性病灶,并可反復感染。 《目錄》中規定疾病的危害主要是病原體污染食品,導致食源性疾病的傳播或暴發。
7、《目錄》中為什么沒有包括艾滋病與乙肝?
《目錄》中所列疾病首先要具備可以經食物傳播的特點,艾滋病和乙肝雖然都屬于危害較大的傳染性疾病,其傳播途徑并不包括經食物傳播。艾滋病的傳播途徑主要有:性接觸傳播、血液傳播和母嬰傳播。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有: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和性接觸傳播。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觸,如握手、擁抱、共同就餐等無血液暴露的行為,不會傳播上述疾病。 我委高度重視保護人民群眾入學、就業等合法權益,2007年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原衛生部聯合印發《關于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就業權利的意見》,2010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和原衛生部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上述通知明確要求,取消入學、就業體檢中的乙肝檢測項目,除特殊規定外,不得強制進行乙肝項目檢測。按照《通知》要求,《目錄》也不應包括乙肝。
8、《目錄》中所列疾病還會調整嗎?
本《目錄》所列疾病將會根據我國食品安全以及食源性疾病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調整。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6)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4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
- (2014-06-16)食品安全國家監督抽檢制度確立 11類食品抽檢結果公布
- (2014-06-16)發展改革委:從四方面強化食品安全的能力建設
- (2014-06-16)食品安全標準擬兩年內與國際接軌
- (2014-07-11)《北京市政府信息公開規定》:食品安全信息重點公開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