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現虧損 現代牧業變相殺牛倒奶

2016-07-15 10:22:53 來源: 新京報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現代牧業7月13日晚發布盈利警告,預計2016年上半年總營業額將比去年同期減少10%,綜合凈虧損不少于4億元。這是現代牧業首次出現凈虧損?,F代牧業將業績下滑原因歸結為進口大包粉及復原乳的沖擊,導致國內原料奶銷售量價齊跌。復原乳又稱還原奶,通俗地講就是用奶粉勾兌還原而成的牛奶。截至昨日收盤,現代牧業股份報跌6.2%。 
 


 
    另據知情人士向新京報記者透露,作為現代牧業的第一大單一股東,蒙牛集團自今年開始未按協議如量收購現代牧業原奶,且收購比例及收購量均在下降,這也直接導致了現代牧業的虧損,而“拒收”事件也曾在蒙牛與其他合作牧場中上演。
 

  復原乳沖擊致賣奶難

  現代牧業在此次盈利預警中特別提到,截至6月30日,由于受進口大包粉和復原乳的沖擊,原料奶銷售困難,導致其上半年生產的原料奶中有11%被噴制成奶粉,同時需要控制奶牛數量。此外,受國內奶價普遍下跌影響,現代牧業每噸原料奶的平均售價也下跌了11%。

  作為以奶牛養殖為主營業務的大型上游乳企,現代牧業并非首次在公告中提及復原乳的沖擊。針對2015年的業績雙降,現代牧業表示,由于進口大包粉、復原乳大量涌入中國市場,制約奶價回升,導致奶農生存空間不斷受到擠壓,部分地區出現拒收鮮奶現象。

  現代牧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復原乳的使用導致國內上游養殖企業出現“賣奶難”,“由于會造成污染,規模牧場奶量大無處倒奶,只能每天噴粉并加大奶牛淘汰力度,其實也等同于殺牛倒奶”。

  消費疲軟是根本原因

  據乳業專家王丁棉測算,2015年我國生產成品液態奶2850萬噸,但原料奶產量卻遠低于此,至少有500萬噸液態奶是由奶粉還原而成。去年我國生產及進口大包粉共計207萬噸,由此計算,大包粉中約有30%添加到了成品液奶中。

  業內認為,與十年前因奶源緊缺使用復原乳不同,如今乳企使用大包粉更基于降低成本考慮。數據顯示,進口大包粉到岸價格長時間保持在1.5萬-2.5萬元/噸,而國內乳品企業用生鮮乳的成本在3.3萬-3.5萬元/噸,價格相差近一倍。

  受原料奶市場疲軟影響,包括現代牧業、圣牧高科等上游乳企紛紛轉戰下游市場,推出自有成品液態奶品牌,也使得零售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高級乳業分析師宋亮認為,現代牧業業績下滑的根本原因是國內市場整體消費疲軟,“尤其是三四線市場,乳品市場銷量正在快速下滑,而這些地區的乳企也是使用大包粉最多的。對于以生產原奶為主的大型牧場來說,下游產品對其營收的貢獻也只是杯水車薪。”

  ■ 相關

  蒙牛對現代牧業營業額貢獻率連降

  除復原乳沖擊外,一位知情人士還向新京報記者透露,蒙牛作為現代牧業的最大單一股東及最大客戶,自今年以來無論在原奶收購比例及收購總量方面都比協議量有所下降,這也是導致現代牧業虧損的一大原因。

  公開資料顯示,現代牧業與蒙牛在2008年簽訂了十年戰略合作協議,其間現代牧業所產70%以上的原料奶須供給蒙牛。2013年5月,蒙牛以現金方式間接收購現代牧業約27%的股權,成為其最大單一股東。

  然而根據現代牧業公布的近三年數據,蒙牛對現代牧業總營業額的貢獻已從2013年的70.8%下降至2014年的59.82%及2015年的47.75%?,F代牧業一位內部人士也向新京報記者證實,近幾年無論是蒙牛還是其他下游客戶,對原料奶的需求都在減少。

  不過蒙牛方面在回應新京報記者采訪時對“拒收”情況予以否認,并表示“蒙牛目前仍是現代牧業的最大收奶方,今年上半年收奶量較去年同期略有增長,”目前中國乳業低迷疲軟,幾年來蒙牛乳業堅持超量收奶,承受噴粉導致的巨額費用壓力,遵守協議,全力維護上下游的共同發展。

  不過,這并非蒙牛首次傳出與上游乳企產生“拒收”摩擦。去年有權威媒體報道,蒙牛唐山工廠與中鼎牧業托管的2家牧場產生糾紛,起因正是兩家牧場增產,而蒙牛方面以對方違約在先為由對原料奶進行限收。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牧業 牛倒奶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