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可追溯彰顯盡責企業形象
繼農產品實現質量可追溯后,我市水產品也在推廣生產質量的信息化追溯。昨天,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市第一批20家水產養殖企業質量追溯軟件和二維碼標簽打印設備安裝、調試完畢,開始正式使用。此舉將更有利于落實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提高水產品質量,真正做到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詢,責任可追究。對于企業而言,做好質量可追溯不僅是自身的責任,也向外界彰顯了盡責企業的形象,有利于企業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
“可追溯”是當下食品安全領域的關鍵詞,并業已成為一種發展趨勢。這種判斷來源于現實中食品安全的尷尬處境,很多時候,食品安全領域出了問題,往往找不到相關的責任人,如此便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效應,一些守規、守法的生產者生產的同類產品,即使沒有質量問題,也往往跟著遭殃,得不到消費者的信任,從而使得銷售受到影響。因此,對于企業而言,建立質量可追溯體系,可以樹立良好的誠信的有責任感的企業形象,增加產品的品牌價值,獲得消費者和社會的認同,使其產品獲得更好的銷路。除此之外,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讓消費者對所消費的產品情況明明白白,也是應有之義。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企業對自己所生產的產品情況都不積極向社會公開,又怎能長期在市場中立足呢?所以,企業應順勢而為,主動做好質量可追溯建設。
勇于承擔責任的企業才能最終贏得市場。對于許多企業而言,不愿意參與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是因為對自身產品沒有信心。事實上,通過參與質量可追溯體系,一方面可以借此提升企業自身產品的質量建設,另一方面可以讓企業的差錯影響降至最低。一旦企業相關批次的產品出現質量問題,可以借此及時召回相關批次的產品,不僅減輕了產品的社會影響范圍,也減輕了企業的產品信譽損失程度,如此,不僅樹立了企業負責任的形象和信譽,也提升了消費者對企業的認同度。
建立產品質量可追溯體系,除了企業應積極主動外,相關部門也應搭好平臺。僅拿監管體系建設來說,除了搜集產品在生產環節的信息,在加工、流通、銷售等各個環節也應全程搜集相關信息,各個環節的責任都明確到人,如此才稱得上完整的可追溯體系。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4-06-18)我國將建設肉菜流通可追溯體系
- (2014-06-18)津食品可追溯至原料生產 出問題知道該找誰解決
- (2014-06-18)我國豬肉可追溯體系“名存實亡”
- (2014-07-07)新希望保證所選飼料可追溯
- (2014-07-07)明一奶粉可追溯 與消費者零距離對接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