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裝飲用水的處理方法
調查某企業桶裝飲用水出現銅綠假單胞菌污染的原因,分析發現水源井受到地表滲水污染;灌裝線存在設計缺陷被反沖洗源水污染。同時由于企業錯誤使用反滲透產生的廢水洗刷周轉桶及沖洗地面進而造成交叉污染;查明原因后指導企業對水源、生產車間、灌裝線等受到污染的地方用5%食品級雙氧水進行消毒處理,報廢掉不能用的水源井。全面處理清洗消毒之后,重新取樣檢測,未發現有銅綠假單胞菌污染。
自GB 19298-2014《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包裝飲用水》于2015年5月24日實施以來,包裝飲用水的生產企業對該標準中新增的銅綠假單胞菌指標非常關心,經常送到檢驗部門進行檢測。日前,某企業送檢的桶裝飲用水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且檢出濃度相對較高。該企業質量部門收到結果后立即行動,召回產品,查找分析原因。應企業要求前往現場調查其生產工藝,采集樣品,研究分析受污染原因并結合原因給出相應的處理措施。
銅綠假單胞菌
銅綠假單胞菌,原稱綠膿桿菌是一種常見的條件致病菌,潮濕的環境是其存在的重要條件,屬于非發酵革蘭氏陰性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土壤中最常見的細菌之一。各種水、空氣、正常人的皮膚、呼吸道和腸道等都有該菌的存在,正常情況下一般不致病,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時可致病,嚴重時還可引起病人死亡。除此以外因為該菌具有耐藥質??梢孕纬赡退幮?,因此,強化對該菌的控制是符合食品安全和公共安全需要的。
企業情況
企業使用地下水為水源,共有3口水井供水。水處理和灌裝設備為國產反滲透機組,機組保護性納濾膜更換周期為3個月。灌裝間內空氣經層流凈化,懸掛有紫外燈,自然溫度。桶蓋經二氧化氯溶液浸泡,瀝干后直接使用,純凈水桶回收再次使用前用經反滲透膜過濾過后的廢水人工刷洗,后上流水線在洗瓶/灌裝/封蓋機一體機上經二氧化氯溶液及源水沖洗15秒后灌裝,具體生產流程見圖1。
確定樣品采集點
了解了供水水源、生產工藝、加工環境及操作人員等基本情況之后,按照工序順序確定采集點。
檢驗結果及討論
檢測方法按照GB/T 8538-2008《飲用天然礦泉水檢驗方法》中4.54條款進行,經檢測一類采集點中除2號井未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之外1號和3號井均有檢出,且3號井檢出濃度很高;經過反滲透膜過濾后的純水中未檢出銅綠假單胞菌;三類采集點上的3個采集點的水樣中均有檢出;四類采集點的水中銅綠假單胞菌檢出的濃度最高。從各采樣點的檢驗結果分析,水源1、3號井水已經受到污染,其中3號井污染最為嚴重;灌裝線上的污染來自反沖洗源水,同時在清洗消毒液水箱中也檢出有綠膿桿菌。最為嚴重的是企業本著節水的目的在清洗回收桶時使用了設備排出的廢水,該水經檢測發現存在大量的綠膿桿菌。包裝材料的清洗消毒,是桶裝水生產過程中控制污染的關鍵環節。企業用廢水洗刷大桶及車間地面,導致了地面、包裝材料之間的交叉污染。雖然人工清洗后的桶還需使用消毒液沖洗,但因消毒劑濃度低,時間短,而銅綠假單胞菌對二氧化氯消毒劑具有較強適應性,無法將其完全殺滅,使得污染不斷加劇。
處理措施及結果反饋
首先從水源著手:1號井深65米,周圍是草坪。經過現場放水做滲漏測試發現草坪中的水會通過水管接縫處滲透到井中;3號井深55米,在住家戶院子里,正上方是生活用水的排污水口和小菜園?,F場環境和檢驗結果預期吻合,存在污水滲入問題。建議3號井報廢,不用來作為水源水;將1號井周圍草坪挖開直到水管接縫處,將接縫處理好,周邊用水泥封住。往井中吊入漂白粉片消毒,之后將井中水排盡。因水源水受到污染,源水蓄水罐肯定也受到污染。使用5%的食品級雙氧水對罐內部進行濕法消毒。對設備的粗濾、精濾部分進行5%雙氧水循環消毒處理。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4-22)桶裝飲用水主要質量問題及改進措施
- (2015-08-25)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水質監測
- (2014-10-28)生活小常識:不同冰箱食品的解凍方法
- (2015-03-25)食品中鉛含量檢測方法初探
- (2015-06-04)西瓜的食用禁忌,要注意食用方法喲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