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導刊》刊號:CN11-5478/R 國際:ISSN1674-0270

登陸 | 注冊 |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質檢總局:添加劑不合格成上半年進口食品主要問題

2015-08-03 09:19:45 來源: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5年上半年中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狀況》(以下稱“白皮書”),其中顯示,共有1255批、4960噸、1452萬美元的不合格進口食品被檢出,批次同比減少12.3%,從不合格的項目來看,共有318批次產品涉及食品添加劑不合格,成為不合格進口食品的最主要原因。

  白皮書顯示,多年來,我國進口食品質量安全總體情況一直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過重大進口食品質量安全問題。2015年上半年,從57個國家或地區的進口食品中共退運或銷毀不合格進口食品1225批、4960噸、1452萬美元,同比分別減少12.3%、31.8%和增長67.6%。
    中國經濟網記者在白皮書中還看到,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進口食品共涉及19類不合格原因,列前10位的分別為:食品添加劑不合格、微生物污染、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污染物超標、貨證不符、包裝不合格、非食用添加物、轉基因成分等,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7.4%。在安全衛生問題中,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污染、污染物超標較為突出,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8.0%;非安全衛生問題中,品質不合格、標簽不合格、證書不合格較為突出,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43.6%。

  中國經濟網記者還了解到,不同種類進口食品的不合格原因有所不同,飲料類、糕點餅干類和糖類等進口食品不合格主要原因是酸性紅、苯甲酸、硅鋁酸鈉等食品添加劑超標或超范圍使用,酒類和糧谷制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銅、鐵等重金屬超標,進口水產及制品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單增李斯特菌、沙門氏菌等有害微生物污染。

  另據白皮書顯示,2015年上半年,不合格批次列前10位的進口食品種類分別為:飲料類、糕點餅干類、糧谷及制品類、糖類、其他加工食品類、水產及制品類、酒類、乳制品類、調味品類、干堅果類,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0.1%。而從來源地來看,歐盟、中國臺灣、東盟、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挪威、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則成為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批次數的前10名,占檢出不合格進口食品總批次的91.5%。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添加劑 總局 食品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中國 Copyright ? www.mytravellingguide.com 2012-2015 版權所有 海淀分局網絡備案編號:1101085079,1101055372京ICP備09075303號-1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西四環中路39號萬地名苑2號樓504室(郵編100039) 聯系電話: 010-88825653 業務咨詢:010-88825689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