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受重罰 拒不認錯 美贊臣,你高興啥?
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7月29日披露,美贊臣因在華行賄違反美國《反海外腐敗法》,SEC對其處以1203萬美元的罰款。按理說,犯錯遭罰本正常不過,無可厚非。然而美贊臣拒不認錯,云里霧繞的官方聲明更引發了媒體和公眾的不滿與質疑。
在聲明中,美贊臣表示“根據和解協議的條款,美贊臣公司并沒承認或否認有關指控,但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總計1200萬美元”,同時,美贊臣認為,此次和解是對美贊臣配合調查,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完善其合規功能和流程的一種肯定。
本是因罪交罰款,演化到最后罰款變成了其“配合調查”,“采取一系列措施”的“一種肯定”。更有意思的是,美贊臣公司首席執行官Kasper Jakobsen站出來發聲稱,“誠信和遵守法律是美贊臣在全球獲得成功的關鍵”,“中國是美贊臣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我們有信心繼續保持在中國市場的長期增長。” 他還由衷地表示,“我們很高興與美國證券交易監督委員會達成最終協議”。
以上,美贊臣的態度總結為一句話,我為和解買單,此事無需道歉。
態度問題似乎可以用什么“文化差異”搪塞蔽之,可是行賄對行業發展的惡劣影響卻不容忽視。
據悉,美贊臣此次之所以被重罰,是因該公司被發現在中國內地涉嫌在醫務渠道賄賂醫生,有業內人士指出,其行為與當年多美滋在醫務渠道壟斷新生兒“第一口奶”事件類似。
暫且不說,其賄賂醫務人員搶奪母乳“第一口奶”,剝奪新生嬰兒對天然母乳依賴所帶來的后續影響,只說此次事件對乳業發展帶來的惡劣示范,美贊臣的調查無疑應該繼續下去。
SEC在文件中稱,美贊臣在2008年到2013年間,在中國以207萬美元行賄,并從中獲得了777萬美元利潤。如果將消費連鎖效應和產品銷售利潤計算進去,特別是該行為對市場份額占有率的極大提升,按照此種維度計算,美贊臣交出的罰款并不算多。
而更惡劣的是,美贊臣“拍錢了事”的態度,會變相激勵其他競爭者在“第一口奶”上的黑暗營銷,促使整個乳業的發展異變愈演愈烈。試問,如果嬰幼兒奶粉企業只專注于渠道為王,那么不但市場價格體系面臨混戰,“質量制勝”無疑也將成為一張空頭支票。
美國的法律對于跨國公司的行賄案例,通常允許拿錢“和解”,不再深究。然則,我們的主管部門對于深入我國市場與下一代“口糧”的乳企,無論內外,都應堅定立場,亮出利劍,去糟粕,取精華,為行業健康發展,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扛起監督重任。
而對于美贊臣的“很高興”,筆者想問,在經濟放緩,中國本土品牌趕超之下,銷售業績下滑的美贊臣如何信心滿滿?如果想比肩曾經“犯事”的多美滋,那么是否也想踏上其“被甩”的結局?
美贊臣,真不知道你在高興啥?

相關熱詞搜索:贊臣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8-03)律師舉報美贊臣稱應受到中方處罰
- (2015-08-10)美贊臣被罰為啥“很高興”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