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到底,保衛“舌尖安全”

A
人人心中有個“楊貴妃”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累死駿馬無數的唐朝皇家生鮮物流,曾經讓多少古今人士一邊憤怒于帝王的勞民傷財,一邊又羨慕楊玉環的萬千寵愛集于一身以及口福無邊。
唐朝通過在驛站更換馬匹來解決干線物流速度問題,那時候沒有冰箱、沒有電力,也就談不上冷鏈物流了,以至于身處北方的楊貴妃吃個荔枝都成了皇家待遇。在沒有冷鏈的古代,海邊小城的水產品連自己的縣城都覆蓋不了,而現在的人們,可以通過快速的生鮮物流吃上黑龍江的開江魚、吉林的查干湖魚、江蘇的小龍蝦,喝到來自山東的原漿啤酒,讓每個人都有成為楊貴妃的可能。
輕點鼠標,就有美國的大櫻桃、廣東的荔枝、挪威的三文魚自動送上門來,成為了懶人加吃貨的福音。
只是,相對薄弱的行業基礎物流能力依舊會時不時“敗”了我們的胃口:打開包裹后發現,等來的海蟹、龍蝦死掉了,荔枝、大櫻桃有不少爛果,牛排也有了異味……對于生鮮電商的印象就變得不那么美好了。
現在的生鮮電商平臺遍地開花,不僅有京東、淘寶這樣的電商巨頭,還有菜到家、賣菜網、優果網等生鮮電商平臺。不過生鮮電商一直被消費者詬病,主要是物流不給力,導致購買到生鮮產品并不新鮮了,甚至普遍存在腐爛的現象。
數據顯示,2014年國內生鮮電商企業有接近4000家,其中僅有1%能夠盈利,7%有巨額虧損,88%略虧,4%持平。行業性巨虧的背后,是標準化程度低、服務難、損耗率高等諸多問題。
其實,車載冷藏技術目前已經很成熟了,像大型超市里的生鮮魚肉也都是冷鏈運輸過來的,只是,傳統零售業的生鮮產品依舊大多數做不到真正的鮮,哪怕他們能夠做到保鮮不腐,卻做不到鮮活味道“猶如昨昔”。
B
“栩栩如生”是挑戰
生鮮產品的物流配送是生鮮O2O的重要一環,調查顯示,56.9%的用戶接受2-3天的物流配送時間;28.7%的用戶接受1天以內的物流配送時間;11.3%的用戶接受4-5天的物流配送時間。
品質是生鮮的靈魂,只有實現全程的冷鏈管理才能最大程度上保障生鮮產品的品質。蘇果相關負責人介紹,只有源頭采“鮮”,中間保“鮮”,門店才能賣“鮮”。
蘇果負責人的這一段話,正是點出了物流對于食品味覺和安全的重要性。
業內人士表示,冷鏈配送是生鮮電商的最大挑戰。
據了解,目前淘寶銷售水果生鮮的網店,大多是通過冷凍包裝、快遞投送的方式,把貨品送到消費者手中。正常情況下,根據各快遞公司的速度,投遞時間少則一兩天,多在三四天。但如果路途較遠,比如從海外采購貨品,發貨時間就可能被拉長到半個月甚至一個月左右,送貨和收貨時間也隨之延長。至于在微店購買生鮮,由于配送方式不同,收貨時間存在比較大的偏差。
亞馬遜中國和京東商城的客服人員透露:兩家電商平臺既有自己的物流配送生鮮,也有第三方物流。如使用自身物流,亞馬遜生鮮館需1至3天,京東1至2天;如果采用第三方物流,則需要跟商家協調確定配送時間。
“因為配送時間較長,生鮮電商損耗比較大,冷鏈配送成為最大痛點。”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說。
C
生鮮物流相對滯后
冷鏈物流左右著生鮮電商市場的發展,也成為各家決勝的關鍵。京東相關負責人認為,生鮮電商作為現在所有電商公司看中的差異化發展方向,未來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主要痛點就是:品質保鮮、冷鏈物流。如何解決這個痛點,是決定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因素。
生鮮市場具有不同于傳統零售商品和3C產品的獨特性:保存不易、對物流配送的條件要求極高、保質期短、用戶消費習慣多樣化。
“生鮮電商市場的前景可觀,但短期內還是會受到冷鏈物流的限制。”易觀智庫分析師王小星表示,由于冷鏈物流需要用到冷庫、冷藏車輛等一系列非常專業的基礎設施,建設成本很高,不可能像服裝和其他快速消費品一樣,借助近兩年電商市場的迅速膨脹而爆發。
“網購生鮮的市場潛力很大,但冷鏈物流和質量管控是未來業內競爭的關鍵點。”順豐優選相關負責人說,冷鏈物流在我國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順豐冷運雖在業內處于領先地位,但也存在不足,個別不新鮮的情況難以避免,但未來會不斷提升冷鏈保鮮技術和效率。
損耗率高增加了生鮮電商的成本,如果再遇到消費者退貨,那就是穩賠不賺的買賣。因此,生鮮市場前期所需的投入巨大,包括對物流供應鏈技術的極高要求、對生鮮產品產地與質量的監控以及對用戶習慣的培育等。
縮短供應鏈是電商容易實現的,但要做到快速高效的全程冷鏈物流配送,卻讓大多數生鮮創業者望而卻步。
D
全程冷鏈難度不小
業內流傳著“不做生鮮等死,做了生鮮找死”的說法,國內第一批生鮮電商的試水者幾乎都因供應鏈、物流、管理等原因夭折。“農產品配送是電子商務的皇冠,生鮮配送又是農產品配送的皇冠。”業內專家分析,“現在還沒有真正全國性的全程生鮮冷鏈配送,配送尚不成體系。但是,冷鏈配送的‘珠峰’不是不可翻越,需要將冷鏈配送上升到新型城鎮化的高度,重點解決進城難、用地難、通行難、車輛??侩y等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
由于冷鏈物流設備設施投入大,配套不完善,再加上生鮮產品易損耗,在一定期間內不能按時配送到位,產品可能不再新鮮,客戶體驗就會大打折扣,所以,物流商有必要將產品放置冷庫低溫儲藏,并使用冷藏車、冰袋和泡沫箱等設備。在此情形下,生鮮電商尋求第三方物流合作實為上策。無奈的是,國內許多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符合標準的少之又少,且多數屬地域性企業,目前還沒有能夠覆蓋全國范圍的服務商。
其次,生鮮產品運輸過程損耗更高,要做到保質保鮮必須實行全程冷鏈,這需要先進物流系統支持。對于生鮮電商和物流公司來說,投入先進物流系統需要權衡成本與收益,如無批量訂單優勢和高附加值產品支撐,恐難實行。
據了解,我國的冷鏈物流產生于上世紀50年代,簡單來說,冷鏈物流指冷藏冷凍類食品在生產、貯藏運輸、銷售,到消費前的各個環節中始終處于規定的低溫環境下,以保證食品質量的一項系統工程。經過多年發展,目前我國的冷鏈物流行業雖具有一定規模,但同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單從行業發展空間來看,當前我國綜合冷鏈流通率僅為19%,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冷鏈流通率達到85%以上。
E
市場前景光明可期
據羅蘭貝格咨詢公司預測,中國冷鏈物流行業未來五年將保持年均25%的高速增長,至2017-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700和5800億元。
菜鳥網絡便是看到了該市場其中的商機,正動作頻頻切入。6月17日,菜鳥網絡宣布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推出生鮮倉儲配送中心,全球各地的新鮮水果、水產海鮮及肉類,在24小時內通過冷鏈配送到達消費者。截至本月底,全國將有18個城市能實現該服務。
菜鳥網絡生鮮物流負責人蕭湄表示,生鮮配送目前最大的難點是電商缺乏專業生鮮倉,且很多城市沒有冷鏈配送資源。菜鳥網絡在全國重要城市設立生鮮倉儲中心,整合菜鳥網絡上的訂單、倉儲、配送資源,通過將商家訂單分倉來縮短物流線路、降低成本,為生鮮電商搭建社會化的冷鏈倉配后臺,在一個核心城市設立倉儲服務可以輻射周邊幾十個市。
蕭湄說,北京、上海、廣州三個配送中心投入使用后,可實現18個核心城市24小時送達,隨著更多城市的生鮮倉儲中心投入運營,菜鳥計劃今年內覆蓋50個城市。
F
物流安全責任重大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顧問丁俊發認為,食品安全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全流程。
其中,物流涉及到五大環節,一是包裝,二是貯存,三是運輸,四是流通加工,五是城市配送。專家認為,不管是哪個環節,必須認真抓好以下四件事:第一,認識食品。如果搞物流的人員,連基本的食品分類都搞不清,它們的物理性能也不知道,如何去保證食品安全呢?食品不是一般的工業品,所以國內外都把食品與藥品一起管理,因為與人的生命相關;第二,嚴格標準。既然食品是一種特殊商品,在包裝、貯存、運輸、流通加工、城市配送過程中,必須制定行業標準與國家標準,并嚴格執行,對違規者處于重罰;第三,風險防范。物流是食品安全供應鏈中的重要環節,必然產生供應鏈風險,要建立風險評估制度,風險有可控與非可控兩部分,凡可控的風險一定要運用互聯網技術與提高管理水平加以控制;第四,全程追溯。食品在物流環節一旦出了問題,要全程追溯,要建立責任制,執行人要負責,執行人企業負責人也要問責。
“食品安全也是一個供應鏈,保護‘舌尖上安全’需要科學的物流管理,要確保食品安全,第一責任是生產企業,但經銷商、物流商責任也很重大,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缺一不可,只有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做到預防為主,風險管理,全程控制,社會共治。”一位業內的專家說。
· 物流新聞
內蒙古最大公鐵聯運物流基地將試運營
據科技日報報道 8月1日起,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公鐵聯運現代化物流基地——沙良鐵路現代綜合物流園區將進入試運營階段。該物流園區已于今年3月15日正式開工建設,建成后年吞吐能力可達1500萬噸。
沙良鐵路現代綜合物流園區位于呼和浩特市賽罕區金河鎮內,毗鄰呼市繞城高速、呼和浩特到殺虎口高速、主城區快速通道科爾沁路,與京包、包蘭、呼準及呼市繞城鐵路相連接,具有融干線鐵路、高速公路于一體的獨特優勢,是都市功能拓展區與城市發展新區粘連地帶,也是布局大型批發市場、物流園區、物流場站的重點區域。
據悉,該物流園區全面運營后可帶動周邊地區制造業、商業的快速發展,創造大量創業機會和就業機會,大幅降低呼和浩特商貿、制造業的物流成本。

相關熱詞搜索:舌尖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7-02-09)舌尖上的美味與安全,把握餐飲企業的制勝之道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