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學領域最新研究:基因修飾讓玉米無殼且美味

2015-07-17 16:17:08 來源: 中國食品科技網

評論0  我來說兩句
  科學家表示,今天的玉米之所以長成現在的樣子是因為該作物的基因發生了一種小變化。大約在距今9000年前,墨西哥人利用野生墨西哥類蜀黍培育出了玉米,那時的玉米粒被一層堅硬的外殼包裹著,使其不適宜人類食用。數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研究野生苞谷如何生長成現在人們食用的玉米。

  現在,一項遺傳學領域的新研究進一步對比了玉米和墨西哥類蜀黍的特征,研究發現在隨后數千年內發生的一種DNA基礎交換——即通過tga1基因的C—G序列的基礎交換產生了柔軟的、裸露在外的玉米粒。這項研究發現表明了古代作物馴化者如何通過人工選育對作物遺傳基因作出小幅改變,從而讓玉米進化成人們今天所熟悉的樣子。

微信關注

相關熱詞搜索:遺傳學 基因 玉米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

食安觀察網 ? 2012-2025 健食視界版權所有

京ICP備2023024400號 京公網安備11010702002614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城通街26號院(郵編100043)

值班電話:18500121702

国产美女自卫慰视频福利app|伊人久久大杳蕉综合|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国产精品香蕉在线的人|dwoman亚洲老熟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