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奢侈食品行業亂象:姬松茸冒充松茸 進口燕窩多水貨
前不久,淘寶燕窩品類的銷量第一的燕格格被消費者舉報有假,并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鑒定確認。由此,網售名貴食材潛在的風險和問題也被暴露出來。
新京報記者近日選取神戶牛肉、燕窩、松茸、海參這4種“奢食品”進一步重點調查發現,這些“奢食品”價格不一,同種商品的價格之差甚至高達30倍,以假亂真、傍名牌、虛假宣傳等亂象叢生。
早在2001年就被我國禁止進口的日本神戶牛肉,網購平臺上不少見,原來多是澳洲牛肉借著“神戶”的名氣;近兩年才剛解禁的進口燕窩,網上也涌現大量水貨;長得相似、實則不同類的姬松茸則常被拿來冒充昂貴的松茸;山東海參、福建海參冒充大連海參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那么,如何鑒別真假呢?以燕窩為例,正規渠道引進的燕窩都有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頒發的16位追溯碼。因此,無論在線下還是線上購買燕窩,認準和查詢燕窩最小銷售包裝加貼的CAIQ溯源標簽,這是判斷合法渠道燕窩的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此外,因對燕窩深加工制品國家并未強制實施CAIQ溯源標簽,消費者可認準包裝上有無“QS”標志,企業生產標準和生產許可證號。

[責任編輯:]

參與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