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發牛肚不斷添毒 虹口檢察院連訴三起食品案
涉事水發食品經漂白處理
今年1月22日,吳先生來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中午在一家正規菜場的攤位購買了牛肚、海參、蹄筋等水發食品?;氐郊抑?,越看越感覺產品白得異常,仔細聞一聞似乎還有刺鼻的味道。
接到報案后,警方將吳先生拿來的水發食品送往檢測,證實里面確實含有甲醛成分。2月3日,警方將正在兜售有毒有害水發食品的攤主抓獲。被抓獲的是一對夫妻,他們在菜市場做了10年分割禽生意。2012年起,看著水發產品銷量好,他們附帶做起了水發產品的銷售。
為節省成本,夫妻倆選擇從一家沒有營業執照的小店進貨。依照他們的原話,這個店里的貨價錢便宜、品相討人喜歡、保存時間也長。雖然夫妻倆明白,這些討人喜歡的貨經過了漂白與防腐處理。但是,每天仍有至少十余斤有毒有害水發食品,從他們的這個小攤流向市民的餐桌。
加工無執照 經營無資質
3月5日,這起案件被移送至虹口區檢察院,而這已經是虹口區檢察院今年受理的第三起類似案件。之前兩起所查獲的均為既生產又銷售有毒有害水發食品的小作坊——從上家批進原料后,熟練地將工業燒堿、雙氧粉勾兌起來用來清洗和漂白食材;有時為了給食材“保鮮”,還將食材浸泡于甲醛中。
承辦檢察官介紹,三起案件均以家庭為單位從事犯罪活動。所查處的加工作坊無營業執照,銷售攤位也無經營資質。更令人擔憂的是,他們從上家購來原材料時,里面已經被添加過部分有毒有害物質。這也就是說,涉案水發食品在流轉過程中,基本上每一環節都被添加了有害物質。

[責任編輯:]

相關閱讀
- (2015-01-27)食安犯罪不能罰款了事?檢察院正與食藥局建信息共享平臺
- (2015-07-16)5人走私凍肉涉嫌犯罪被長沙市檢察院批捕
參與評論